第136章 身世之谜
天刚蒙蒙亮,裴涇便已站在怀塘县一处偏僻院落前。
晨雾未散,青砖小院隱在朦朧中,显得格外寂静。
“王爷,就是这里了。”段酒低声道:“平王殿下的乳母自离京后东躲西藏,近两年才在此处安顿下来,身边有一个收养的小姑娘,今年十八,其余身边再没人了。”
裴涇喉结动了动,向后摆了摆手,一眾护卫顷刻间就消失在了林间。
裴涇理了理衣襟,深吸了一口气,抬手叩门。
半晌,屋里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他收回手,负於身后静静等待。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是个年轻姑娘,乌髮松松挽著,素净的脸上带著几分戒备。
“这位公子,有何贵干?”那姑娘手紧紧攥著门边。
裴涇微微頷首,“在下姓裴,特来拜访曲嬤嬤。”
姑娘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慌乱,“你找错人了,这里没有姓曲的。”
说著就要关门。
裴涇抬手抵住门板,“我叫裴涇,字松年,是……”
话音未落,屋子里传来屋子里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茶盏摔碎的声音。
紧接著,一个苍老颤抖的声音传来:“松年……是松年吗?”
那姑娘一愣,犹豫地看了裴涇一眼,终於缓缓让开了门。
裴涇走进屋內,屋子里光线昏暗,一位白髮苍苍的老妇人扶著桌角站著,脚边是摔碎的茶碗。
“曲嬤嬤。”
曲嬤嬤浑身一颤,踉蹌著上前,伸手往前摸索,“真是松年啊,真的是你……”
裴涇试探著伸出手,被曲嬤嬤一把紧紧握住。
她身形瘦削,双眼浑浊,凑得极近才能看清裴涇的脸,顿时老泪纵横。
“你都,你都长这么大了啊,当年……当年我逃离京城的时候,你才刚刚出生。”曲嬤嬤抓著裴涇边哭边道。
裴涇喉头微哽,扶著曲嬤嬤坐下,曲嬤嬤便凑近了看裴涇,他向来不与人多接触,不太適应地往后拉开些距离。
那姑娘在一旁低声解释道:“婆婆年纪大了,眼睛早不中用了,只能凑近了才看得清人。”
裴涇止住后退的身体,任曲嬤嬤將他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
“你这眉眼,还是生得像你母亲,鼻子像阿鈺。”
曲嬤嬤看他看得眼泪簌簌往下落,枯瘦的手指紧紧攥著他的袖子:“二十年了……二十年了啊!我当年走的时候你才这么大……”
她比划著名,又哭又笑,“如今都长成大人了……”
裴涇垂下眼,“我此次来的目的想必嬤嬤应该清楚。”
“我知道,我知道。”曲嬤嬤轻拍著他的手背,“你能来就好,否则这个秘密我怕是得带到地底下去。”
她缓了口气,道:“当年平王走后,你母亲便催我离京,那时她已有了身孕,就是腹中的你,可阿鈺刚走,留下你母亲和你孤儿寡母我怎么忍得下心,在王府留到你出生那日。”
曲嬤嬤半晌没说话,好似陷入回忆中难以抽身,裴涇也並不打扰,好似不慌不忙,又好似害怕听到那个最终的结果。
半晌,曲嬤嬤才继续说:“平王死后七个月,你母亲诞下了你。”
裴涇眼里那最后一丝霎时熄灭了。
所以,他就是皇上的儿子,不是平王的儿子。
他垂著眼,喃喃念出一段话:“史载:平王崩殂前三月,平王妃奉旨入宫,值天寒气冽,偶感风邪,缠绵病榻。遂留居禁中调理,歷月余方返王府。越两月,平王薨逝。七月后,平王妃诞——”
“不是!你不是那人的孩子!”曲嬤嬤突然急急打断,抓著裴涇的手,激动道:“你就是平王的孩子,你是阿鈺的孩子,你知道吗?你是早產啊!”
裴涇猛地抬起头来。
若他是足月而生,平王妃怀上他的时间则刚好和她在宫中的那段时间吻合,可如果他是早產的话……
裴涇脑中轰然作响,心口猛地狂跳起来。
“你確实是平王殿下的骨肉!”曲嬤嬤急得咳嗽了两声,巧娘连忙端过水。
“婆婆您別急,先喝口水慢慢说。”
曲嬤嬤喝了水,继续说:“王妃回府之后曾来过月事,后来才怀上了你,只是你比预计早產了整整一个月。”
她颤抖著比划,“你真是爭气,早產一个月生下来还足足有七斤重,白白胖胖的,哭声洪亮,任谁都看不出是早產,这才瞒过了宫里派来的稳婆,保住了一条命啊。”
裴涇的手开始颤抖,说不清是震惊还激动,“我是……平王的孩子。”
“可是,她为什么……要如此对我?为何要让我以为……”
曲嬤嬤已是老泪纵横,“你『必须』是皇上的孩子才能活下来,孩子,你懂吗?你若是平王的孩子,皇上只会对你赶尽杀绝!可你既是皇上的孩子,她又怎能亲近於你?所以她才在生產之后便出家为尼,一是想著你的父王,二是皇上生性多疑,只有如此才能让皇上相信你是他的孩子。”
裴涇眼眶发红,指尖不自觉地掐进掌心,想起那个女人哭著站在他面前对他说自己有苦衷。
忽然之间,从前所有的点滴都有了重新解读的意义。
读懂了居士转身时颤抖的背影,从前以为是厌恶,如今方知刻意疏远的目光里,藏著滚烫的泪。
得知自己的母亲尚在人世时,他满心欢喜奔向佛堂,却见她垂眸念诵经文,连看都不愿看他一眼,不是不愿,而是怕被人窥见眼底的眷恋。
那些年匆匆掠过的眼神,实则是在暗数他又长高了几分。
那个女人决然踏入庵堂,是用余生的禁錮换取他活著的权利。
晨雾未散,青砖小院隱在朦朧中,显得格外寂静。
“王爷,就是这里了。”段酒低声道:“平王殿下的乳母自离京后东躲西藏,近两年才在此处安顿下来,身边有一个收养的小姑娘,今年十八,其余身边再没人了。”
裴涇喉结动了动,向后摆了摆手,一眾护卫顷刻间就消失在了林间。
裴涇理了理衣襟,深吸了一口气,抬手叩门。
半晌,屋里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他收回手,负於身后静静等待。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是个年轻姑娘,乌髮松松挽著,素净的脸上带著几分戒备。
“这位公子,有何贵干?”那姑娘手紧紧攥著门边。
裴涇微微頷首,“在下姓裴,特来拜访曲嬤嬤。”
姑娘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慌乱,“你找错人了,这里没有姓曲的。”
说著就要关门。
裴涇抬手抵住门板,“我叫裴涇,字松年,是……”
话音未落,屋子里传来屋子里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茶盏摔碎的声音。
紧接著,一个苍老颤抖的声音传来:“松年……是松年吗?”
那姑娘一愣,犹豫地看了裴涇一眼,终於缓缓让开了门。
裴涇走进屋內,屋子里光线昏暗,一位白髮苍苍的老妇人扶著桌角站著,脚边是摔碎的茶碗。
“曲嬤嬤。”
曲嬤嬤浑身一颤,踉蹌著上前,伸手往前摸索,“真是松年啊,真的是你……”
裴涇试探著伸出手,被曲嬤嬤一把紧紧握住。
她身形瘦削,双眼浑浊,凑得极近才能看清裴涇的脸,顿时老泪纵横。
“你都,你都长这么大了啊,当年……当年我逃离京城的时候,你才刚刚出生。”曲嬤嬤抓著裴涇边哭边道。
裴涇喉头微哽,扶著曲嬤嬤坐下,曲嬤嬤便凑近了看裴涇,他向来不与人多接触,不太適应地往后拉开些距离。
那姑娘在一旁低声解释道:“婆婆年纪大了,眼睛早不中用了,只能凑近了才看得清人。”
裴涇止住后退的身体,任曲嬤嬤將他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
“你这眉眼,还是生得像你母亲,鼻子像阿鈺。”
曲嬤嬤看他看得眼泪簌簌往下落,枯瘦的手指紧紧攥著他的袖子:“二十年了……二十年了啊!我当年走的时候你才这么大……”
她比划著名,又哭又笑,“如今都长成大人了……”
裴涇垂下眼,“我此次来的目的想必嬤嬤应该清楚。”
“我知道,我知道。”曲嬤嬤轻拍著他的手背,“你能来就好,否则这个秘密我怕是得带到地底下去。”
她缓了口气,道:“当年平王走后,你母亲便催我离京,那时她已有了身孕,就是腹中的你,可阿鈺刚走,留下你母亲和你孤儿寡母我怎么忍得下心,在王府留到你出生那日。”
曲嬤嬤半晌没说话,好似陷入回忆中难以抽身,裴涇也並不打扰,好似不慌不忙,又好似害怕听到那个最终的结果。
半晌,曲嬤嬤才继续说:“平王死后七个月,你母亲诞下了你。”
裴涇眼里那最后一丝霎时熄灭了。
所以,他就是皇上的儿子,不是平王的儿子。
他垂著眼,喃喃念出一段话:“史载:平王崩殂前三月,平王妃奉旨入宫,值天寒气冽,偶感风邪,缠绵病榻。遂留居禁中调理,歷月余方返王府。越两月,平王薨逝。七月后,平王妃诞——”
“不是!你不是那人的孩子!”曲嬤嬤突然急急打断,抓著裴涇的手,激动道:“你就是平王的孩子,你是阿鈺的孩子,你知道吗?你是早產啊!”
裴涇猛地抬起头来。
若他是足月而生,平王妃怀上他的时间则刚好和她在宫中的那段时间吻合,可如果他是早產的话……
裴涇脑中轰然作响,心口猛地狂跳起来。
“你確实是平王殿下的骨肉!”曲嬤嬤急得咳嗽了两声,巧娘连忙端过水。
“婆婆您別急,先喝口水慢慢说。”
曲嬤嬤喝了水,继续说:“王妃回府之后曾来过月事,后来才怀上了你,只是你比预计早產了整整一个月。”
她颤抖著比划,“你真是爭气,早產一个月生下来还足足有七斤重,白白胖胖的,哭声洪亮,任谁都看不出是早產,这才瞒过了宫里派来的稳婆,保住了一条命啊。”
裴涇的手开始颤抖,说不清是震惊还激动,“我是……平王的孩子。”
“可是,她为什么……要如此对我?为何要让我以为……”
曲嬤嬤已是老泪纵横,“你『必须』是皇上的孩子才能活下来,孩子,你懂吗?你若是平王的孩子,皇上只会对你赶尽杀绝!可你既是皇上的孩子,她又怎能亲近於你?所以她才在生產之后便出家为尼,一是想著你的父王,二是皇上生性多疑,只有如此才能让皇上相信你是他的孩子。”
裴涇眼眶发红,指尖不自觉地掐进掌心,想起那个女人哭著站在他面前对他说自己有苦衷。
忽然之间,从前所有的点滴都有了重新解读的意义。
读懂了居士转身时颤抖的背影,从前以为是厌恶,如今方知刻意疏远的目光里,藏著滚烫的泪。
得知自己的母亲尚在人世时,他满心欢喜奔向佛堂,却见她垂眸念诵经文,连看都不愿看他一眼,不是不愿,而是怕被人窥见眼底的眷恋。
那些年匆匆掠过的眼神,实则是在暗数他又长高了几分。
那个女人决然踏入庵堂,是用余生的禁錮换取他活著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