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国之下虽都为诸侯,但也分三种。
    早前就言过,有像夏大王这样的,印玺上写的是‘予’字的,也有赵王那种诸侯,印玺上写的是‘授’字的。
    甚至更有甚者,那印玺上写的是‘共’字。
    看似毫无差别,碎国也没明面上表明。
    但一字之差便代表着诸侯的实力不同。
    梁王说的夏大王将印玺上的‘予’换成‘授’字,其实本质上还是期许夏国实力的提升。
    能变成真正的一地诸侯,而非眼下,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寒酸的不行。
    所以,实力欠佳的诸侯。
    多以城池强兵为傲。
    看梁王这般慷慨激昂,可见他也是不例外的。
    可见他梁王虽然做不到,但是自己的女婿若是能做到的话,梁王依旧高兴。
    但修建城墙筑城,这不是说着玩的。
    有些大王穷其一生也做不到。
    正如赵王所言,他也是靠着不知道多少祖辈积累,也才勉强到了这般风光的模样。
    不过这般风光,班城周遭也都无不仰望。
    赵王能如此潇洒,夏大王就能做到吗?
    细细想来,也许能。
    梁王也不是无故放矢。
    一般人没有那个本事,但夏大王有那瓷器的生意,瓷器生意源源不绝,单凭瓷器一项,就不怕夏国没有进项。
    且还源源不绝。
    瓷器就现如今而言,可是夏国垄断的生意。
    只要守得住,还怕没钱吗?这城池只要有心,夏大王早早晚晚的时间都能修建出来。
    直到有了那城墙,夏国就不愈有那安危的风险。
    到时候如赵王一般,墙头上站着士卒,来往城门皆有盘问,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大王!
    这一幕,多少令人遐想。
    听梁王一言夏大王还未曾如何,大司空却已激动不堪。
    做为夏国老臣,何尝不想看到这样的一幕?
    他颤声言道。
    “梁王说的不错,大王,这城当修!”
    修,慢慢修。
    一时修不好就两时,片刻修不得,那就再等片刻。
    一旦修成,那夏国就今时不同往日。
    夏大王抬眼看了一眼自己这四处漏风的篱笆皇宫,修墙?那一直是夏大王的梦想。
    自打穿越而来的第一天,夏大王想的就是把自己的王宫,那宫墙给换成砖头的,给那王宫换成不漏雨不漏风的。
    给那宫门,换成厚重实木的。
    只是老丈人一番言语,让夏大王不由的就把自己的梦想给扩大了。
    若是这样的一个王宫位于城池当中。
    那又该如何?
    夏大王还下意识想到。
    “不能学那赵王,赵王审美太差!王宫之中布局不好,也就一个凉亭能看的上言,其他的东西俗不可耐……”
    到时候那场景相信应该非常的好看吧。
    但夏大王还理智着呢。
    正如梁王所说,城池谁不想要,但是你得有资本支撑的起来建设一个城池再说。
    放在以前,夏大王弄一个木头的栅栏把夏国给围起来,做不做的到都两说。
    现在虽然有钱了。
    夏大王苦笑。
    “岳丈所言极是,但就现如今瓷器的生意,虽然夏国现在有不少盈余,但若是要建城墙实在是捉襟见肘啊,莫说是城墙了,便是寡人这王宫,怕都勉为其难。”
    夏国现在是有钱的,钱虽然有,但是要是修城墙的话,这点钱就够用了吗?完全就是杯水车薪啊。
    梁王捋着胡须。
    “你有瓷器生意,于你而言足以。”
    夏大王可能和梁王所想的城墙的概念是不一眼的,夏大王的城墙概念是厚实的青砖所铸的城墙,高约多少丈,雄伟高大。
    但他可能不知道,梁王眼中的城墙,土城也是城墙。
    土到处都是,建造这样的城墙,所耗费的东西就不多了。
    “开支只需人工,另外各种材料需要采买!”
    这种城墙一般都是夯土,其中参杂各种秸秆竹片竹丝等物。
    再用其余方法便可牢固。
    对于梁王等人来说,再高级的城墙还有石头所筑,至于青砖,他们是不知道的。
    也是,青瓷都刚出现,瓷器还是夏大王所造。
    青砖上哪有去。
    也正是没有沟通,所以眼下三人认知有些偏差。
    夏大王觉得不够。
    梁王觉得勉强可造。
    大不了工期的时间拖长一些。
    大司空觉得。
    “造,一定要造!夏国若是有了城墙,便不同往日。”
    甭管耗费多少。
    但无论如何总结下来原因都还是只有一个,钱不够。
    如果瓷器挣来的钱再多一点,那这些所谓的顾虑就没了,立马都可以开工。
    弄来弄去,好像还是要瓷器扩大生产。
    这一点让人头疼不已。
    但忽然,夏大王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若是瓷器没有办法扩大生产,难道就不能想想其他的出路了吗?
    “瓷器价钱可高可低,生产有限的情况下,只卖贵的……”
    那样不就有钱了吗?
    产量有限,那就只卖精品。
    只要是足够好的瓷器,把瓷器的花样拿出来,即便是现在产量不足,但只要把价格提升上去,不也一样可以?
    “还有那城墙,也不是不可以建造。”
    钱不够,主要还是材料上,人工到不算什么。
    如果只是材料的话,夏大王觉得。
    “寡人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啊。”
    怎么生产?
    夯土的城墙需要参杂东西,还需要糯米汁浇筑,但他只要把青砖烧出来,内外辅以青砖,里头放置夯土。
    再用青砖将城墙封顶,做好排水,那问题好像就没有那么大了。
    夏大王激动想到。
    “寡人连瓷器都能烧制出来,还怕烧不出来青砖?”
    烧出来的青砖还可以建设王宫,还可以盖房。
    真要是不会。
    不怕。
    “寡人还有金手指外挂。”
    夏大王怀里还揣着手机呐。
    这么一想,好像建造城墙也没有什么难得了?只需时间。
    话说夏大王烧瓷器人手都不足,青砖就有人手了?
    没关系,人手若是没有,可以令旁人替代。
    青砖不比瓷器没那么珍贵,技术夏大王无所谓。
    真有人眼馋,那也好商量。
    没人?请人就是了。
    不止梁国人,还可以请其他人。
    夏大王想着想着就笑了。
    梁王那边还见夏大王思索,便道。
    “你这孩子,城墙之事利于百世,可不止眼前,既然有能力去做,还有什么可考虑的。
    若有不足,寡人定然不会作壁上观。”
    老丈人的意思是,夏大王遇见麻烦,他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大司空也忙劝道。
    “是啊大王,若是建成了,那可是城墙,夏国的城墙!”
    老头打心眼里希望夏国发展壮大。
    两人还不知夏大王现在想了明白了。
    就听夏大王猛然笑道。
    “说的有理,好,这城,寡人去造!”

章节目录

我有个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又东三百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又东三百里并收藏我有个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