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被将军
和林南边是浩瀚的瀚海盆地,人畜很难越过,强行穿越需要付出极大代价。
一般情况下,大军需要往东,不能直接南下。
需要到其东边七八百里之处,一处极大的湖泊,这里是目的地。因为这处湖泊非常大,人们看不到边际,因此称为海,叫做双泉海。
双泉海是瀚海盆地东北角最远的地方。
与极南边的京畿蓟州外的东部走廊,形成如一个漏斗的地形。
北部宽,南部窄。
可见双泉海的重要性,这般地理没人会忽视。
最有名的一处遗址之一,行宫遗址,曾经的主人是成吉思汗。
以前蒙古人的时候,称作萨里川,按照汉人的话是平川的意思。
因为这里一片平川,适合大军南下。
寇可往,我亦可往。
前明永乐大帝亲自率领大军抵达此处,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忽兰忽失温大捷。
几百年后。
这里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欧彦虎北征生胡,经过此处的时候,手里不足三万人马,此次归来,带回来七万余大军,实际不足八万,更后方还有数万妇孺。
驱赶着庞大的牛羊群,急需一块丰盛的土地来休养生息。
“本汗曾经在大板升有不下于五万人口,那是本汗大半辈子见过最肥沃的土地,养活十万人都不在话下。”
随着大军的迁移,抱怨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
欧彦虎在曾经的遗址搭起新的金帐。
各部的台吉和将领来到欧彦虎的身前,谁也不敢当着欧彦虎反对他。
欧彦虎脸色平静,没有想象中的愤慨。
这份平静给了很多人勇气,也让很多人不敢妄动。
不理会下面人们的心思,欧彦虎仿佛不担心人们会动摇,感慨道:“没想到本汗会失去这块土地,如今本汗要夺回来,还要报复大周,让大周赔偿本汗的损失。”
苏赫、麻里、额刺蒽这些来自生胡的将领,对自家的大汗信心满满。
无论多生猛的部落,都会被大汗征服。
大汗是他们见过最强大的敌人。
毕昇脸上露出迟疑。
对于大周,毕昇知道的更多。
以前那个令人头疼的王信,刚来到大同就把关外各部搅的痛苦不堪,更让人没想到此人如此胆大,竟然虎口拔牙,也让人惊叹。
此人抓的时机太过巧合。
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让人无可奈何。
欧彦虎扫了一眼众人,众人越发安静,见众人没有话说,欧彦虎自信的伸出三根手指。
“三年。”
“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到时候我们会更加强大,统一的大业不但不会受阻,只会更加的迅猛,势不可挡。”
欧彦虎斩钉截铁的说道。
听到三年的承诺,许多人松了口气,连年的征战,看不到尽头,厌倦的人并不少。
但是出乎人们意外的是,欧彦虎安排留在后方的人不是他最信任的苏赫等,反而是毕昇。
在人们诧异的眼神中,欧彦虎留下毕昇。
“已经过去了三年,莫必胜的事情却还有余波,遇上周军的动静,有些人蠢蠢欲动,以我年轻些时候的脾气,这些人都会被我杀掉。”
毕昇咽了口口水,连忙说道:“我对大汗忠心耿耿。”
欧彦虎没有回应。
现场宁静的有些可怕,毕昇心里有些后悔。
他也听过一些风言风语,只不过看在原来一个部落的份上,毕昇没有告诉大汗。
并不是对大汗不忠心,而是这件事,他也有私心。
如果大汗因此发怒,惩罚原来莫必胜部的人,这些人又何尝不是他的势力,把这些人清理掉了,等同于削弱了他毕昇的实力。
大草原上没有道理可讲。
谁的实力强,谁就可以立规矩。
没有实力的,只会被人盯上,随时等待机会吞并。
“你和莱恩留下来,守住此地。”
毕昇愣住了。
他实在不明白可汗的想法。
既然不放心他们,为何不督促他们南下去打仗,反而把他们留在后方?
欧彦虎突然笑了。
毕昇越发委屈。
天啊。
可汗竟然在嘲笑自己。
可汗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已经不像当初在大板升地区,那时候的欧彦虎台吉,还是孔武有力的勇士,才过了几年时间,岁月不饶人啊。
毕昇低下头。
欧彦虎看着毕昇的后脑勺,眼神里竟露出满意。
以前的时候,他对手下要求苛刻。
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你是有大局观的人,知道我们面临什么,也知道我们的机遇所在,因此才留下你。你辅助莱恩,稳住后方,本汗亲自带着苏赫他们去打败周军。”
欧彦虎盯着毕昇。
毕昇直面压力,大气都不敢喘,憋得难受,突然灵光一闪。
用熟胡对付生胡,用生胡去对付周军。
为什么感到熟悉了。
毕昇没有想出来,但是已经明白了可汗的安排。
思来想去,万般佩服。
朝鲁和铁木他们虽然是生胡,但并不是庸人,反而是生胡中难得的聪明人,他们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趁着大汗率领大军南下,他们绝对会偷袭后部的妇孺。
不光俘虏走妇孺,杀死孩童,还会抢走牛羊。
这就是他们面临的难题。
一边是周军,一边是生胡残部。
哪一边都不能轻视。
周军兵力强,实力雄厚,可汗必要全力出击才行。
生胡虽然兵力少,实力弱,但是仗着地利等优势,一样让人不能轻视,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大好局面尽毁。
这样的局势下,难免人心惶惶。
那些对可汗不满的人,更是一个个暗中勾连。
现在好了。
按照可汗的计划。
他们这些大板升地区的人来对抗朝鲁等生胡部,因为双方的血海深仇,哪怕是对可汗不满的人,也只能尽力,绝对不敢投降生胡。
而那些吸收自生胡的部落,他们并不畏惧周军,也不可能和周军有往来。
大周那边有人私通可汗,他们这边难道就没人私通大周?
能私通大周的人,必然来自熟部。
杜绝了两边最大的风险,又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妇孺和牛羊。
“可汗的智慧如天上的太阳令人叹服。”
毕昇服气的说道。
欧彦虎没有露出笑容,而是脸色复杂,毕昇还以为自己说错话。
“哒荣死了、赛罕也死了。宁隆雄、巴特尔、硕尔辉、、阿木尔、达尔岱、阿尔岱”欧彦虎念起一串他记得的名字,还有很多名字不记得。
“自从王信来后,一个又一个死在他的手里,此人不可小觑,本汗这次南下,一定会杀了他。”
欧彦虎仿佛下了决心。
毕昇本想提醒可汗,永兴军才是最大的敌人,不过想到可汗的英明,因此没有反驳。
而且也感到忧惧。
王信此人与别的周军将领不一样,那些周军将领的作风,在此人身上一点也不灵,如果能消灭此人,的确是大好事。
“只怕此人不好对付。”
毕昇皱起眉头。
欧彦虎却露出笑容。
如何对付周军,不用告诉毕昇,毕昇保护好后部妇孺就算是大功。
不久。
大军加快了速度。
一部一部离开双泉海扑向那边。
走了两千里,抵达赛音山达后,欧彦虎又放慢了脚步,以此地为根基,一部一部的被他派了出去。
小黄河太大了。
比起北边的双泉海地形,小黄河一带已经缩小了十倍,但是仍然很大。
所以小黄河不是关卡。
很快。
小黄河周边犹如一道洪流,四处都在告急,到处都有胡情示警。
连归化城都发现了胡骑踪迹。
不少的牧民遭了灾。
“砰砰砰。”
一名汉子回到帐篷,取下挂着的鸟铳,从盒子里取出火绳,三寸长的火绳用火绳钩钩住,离开帐篷出去的时候,顺便把落到腰间的火绳一头用火盆里的明火引燃。
然后把火绳一拉,引燃的那端靠近火门后,压下火盖。
特制药水浸泡晒干的火绳,犹如蚊香似的缓慢燃烧,只需要扣下扳机,燃烧的火绳头会被火盖压到火药室中,点燃里面的火药。
对手里的鸟铳非常熟悉。
那汉子毫不畏惧的站到帐篷口,在妻女惊慌失措的哭喊声中,朝着胡人射击。
鸟铳使用简单,虽然繁琐,但是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力气。
一名胡人被射下马,痛苦的连哀嚎声音叫不出。
同伴大惊,纷纷拉弓。
那汉子被射成了筛子,很快就断了气。
胡人那边杀了这一户牧民,自身却死了一人,因此并不开心。
——
战争已经开始。
王信皱起眉头,没想到欧彦虎的选择,不是永兴军,也不是自己,更不是天成军,而是聚众昌商号下的牧民们。
“我觉得这样不错。”
胡立勇故意说道,还向王信扬了扬眉。
聚众昌背景很复杂,在大同这边,可以说背后是王信,而且在大同并不是秘密。
曾经胡立勇也很羡慕。
还有几名外地来的商人联系他,不过很快被本地大户排挤走,没有了商人出资和经营,胡立勇一个人玩不转,最后彻底黄了。
不但没有捞到钱,还赔了一笔。
那些本地大户是聚众昌的东家,胡立勇当然算到王信头上,他们背后一定有王信的同意。
王信看向张文锦。
张文锦脸色为难,拿不出主意。
知兵是一回事,第一次指挥作战又是一回事。
帐内的几名总兵互相看了看,神色不明,意犹未尽。
王信知道矛盾在何处。
文官负责作战并不是稀奇事,特别是大明中晚期,文官负责作战是常态,任何武官都要受文官指挥,包括戚继光。
武将只负责在战场上具体怎么打。
大军调动,粮草安排,对敌方略等等,一切都是文官来指挥。
坏处是什么呢。
再厉害的文官总督,与军队基层也隔了一层,并不能如臂指使,和军队永远融入不到一体。
所以哪怕大明以文制武的程度到了那般地步,晚明依然只有武将成为军阀,没有文官成为军阀的事情发生。
永兴军直接归张文锦掌领,下面的人仍然认几位总兵和将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揉成一条心。
如何做得到如臂指使。
更做不到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不过这些是张文锦的麻烦,自己说出来改变不了事实,只会惹人厌烦,自己只能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王信很清楚这一点。
“大同这几年的稳定,离不开关外对灾民的安置。”
“大同何来不稳。”
胡立勇不等王信说完反驳。
王信看着胡立勇。
见两人气氛不对,帐内一名游击忍不住说道:“比起别的地方,大同这边的确要安稳一些。”
胡立勇闻言大怒,朝着那名游击骂道:“小小的游击,此处有你说话的份?”
魏毅被胡立勇羞辱,两人身份差距太远,满脸通红的低下头。
不过有人不乐意了。
“还不能让人说话?”
胡立勇朝那人瞪去,那人毫不相让的瞪回来。
“胡总兵,冯总兵,大战即起,你们二人要内讧吗?”张文锦一脸的不满。
冯蒙是永兴军左路总兵。
永兴军和天成军不和多年,一直是永兴军仗着冯庸的势欺负天成军,胡立勇这些年受了不少气,自从冯庸调走后,日子才好过了不少。
不过永兴军和天成军之间的梁子并未结开。
也不知张文锦是真没看见,还是假没看见,任由两军私下闹一些小动作,只有闹到明面上的时候,张文锦才会出手压一压。
胡立勇知道自己势单力弱,真不愿意旁生枝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向张文锦拱了拱手。
“胡人杀牧民,牧民也能杀胡人,趁着胡人主力未至,由牧民消耗一波胡人才是上策,某人妇人之仁,总制大人万万不能轻信。”
张文锦很谨慎,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经常询问王信和胡立勇,包括冯蒙等总兵的意见。
虽然没有出彩的地方,但也没有出错。
果然。
闻言后,张文锦动容。
如果能用牧民换取生胡性命,这笔买卖对他而言实在划算。
胡立勇看出张文锦心动,连忙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算死一万个牧民,只要打败欧彦虎就是对的。”
说完。
胡立勇藐视了一眼王信,“常听闻王将军说得一句话,为了打胜仗,一切手段都在所不辞,难道要自食其言?”
众人纷纷看向王信。
(本章完)
和林南边是浩瀚的瀚海盆地,人畜很难越过,强行穿越需要付出极大代价。
一般情况下,大军需要往东,不能直接南下。
需要到其东边七八百里之处,一处极大的湖泊,这里是目的地。因为这处湖泊非常大,人们看不到边际,因此称为海,叫做双泉海。
双泉海是瀚海盆地东北角最远的地方。
与极南边的京畿蓟州外的东部走廊,形成如一个漏斗的地形。
北部宽,南部窄。
可见双泉海的重要性,这般地理没人会忽视。
最有名的一处遗址之一,行宫遗址,曾经的主人是成吉思汗。
以前蒙古人的时候,称作萨里川,按照汉人的话是平川的意思。
因为这里一片平川,适合大军南下。
寇可往,我亦可往。
前明永乐大帝亲自率领大军抵达此处,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忽兰忽失温大捷。
几百年后。
这里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欧彦虎北征生胡,经过此处的时候,手里不足三万人马,此次归来,带回来七万余大军,实际不足八万,更后方还有数万妇孺。
驱赶着庞大的牛羊群,急需一块丰盛的土地来休养生息。
“本汗曾经在大板升有不下于五万人口,那是本汗大半辈子见过最肥沃的土地,养活十万人都不在话下。”
随着大军的迁移,抱怨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
欧彦虎在曾经的遗址搭起新的金帐。
各部的台吉和将领来到欧彦虎的身前,谁也不敢当着欧彦虎反对他。
欧彦虎脸色平静,没有想象中的愤慨。
这份平静给了很多人勇气,也让很多人不敢妄动。
不理会下面人们的心思,欧彦虎仿佛不担心人们会动摇,感慨道:“没想到本汗会失去这块土地,如今本汗要夺回来,还要报复大周,让大周赔偿本汗的损失。”
苏赫、麻里、额刺蒽这些来自生胡的将领,对自家的大汗信心满满。
无论多生猛的部落,都会被大汗征服。
大汗是他们见过最强大的敌人。
毕昇脸上露出迟疑。
对于大周,毕昇知道的更多。
以前那个令人头疼的王信,刚来到大同就把关外各部搅的痛苦不堪,更让人没想到此人如此胆大,竟然虎口拔牙,也让人惊叹。
此人抓的时机太过巧合。
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让人无可奈何。
欧彦虎扫了一眼众人,众人越发安静,见众人没有话说,欧彦虎自信的伸出三根手指。
“三年。”
“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到时候我们会更加强大,统一的大业不但不会受阻,只会更加的迅猛,势不可挡。”
欧彦虎斩钉截铁的说道。
听到三年的承诺,许多人松了口气,连年的征战,看不到尽头,厌倦的人并不少。
但是出乎人们意外的是,欧彦虎安排留在后方的人不是他最信任的苏赫等,反而是毕昇。
在人们诧异的眼神中,欧彦虎留下毕昇。
“已经过去了三年,莫必胜的事情却还有余波,遇上周军的动静,有些人蠢蠢欲动,以我年轻些时候的脾气,这些人都会被我杀掉。”
毕昇咽了口口水,连忙说道:“我对大汗忠心耿耿。”
欧彦虎没有回应。
现场宁静的有些可怕,毕昇心里有些后悔。
他也听过一些风言风语,只不过看在原来一个部落的份上,毕昇没有告诉大汗。
并不是对大汗不忠心,而是这件事,他也有私心。
如果大汗因此发怒,惩罚原来莫必胜部的人,这些人又何尝不是他的势力,把这些人清理掉了,等同于削弱了他毕昇的实力。
大草原上没有道理可讲。
谁的实力强,谁就可以立规矩。
没有实力的,只会被人盯上,随时等待机会吞并。
“你和莱恩留下来,守住此地。”
毕昇愣住了。
他实在不明白可汗的想法。
既然不放心他们,为何不督促他们南下去打仗,反而把他们留在后方?
欧彦虎突然笑了。
毕昇越发委屈。
天啊。
可汗竟然在嘲笑自己。
可汗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已经不像当初在大板升地区,那时候的欧彦虎台吉,还是孔武有力的勇士,才过了几年时间,岁月不饶人啊。
毕昇低下头。
欧彦虎看着毕昇的后脑勺,眼神里竟露出满意。
以前的时候,他对手下要求苛刻。
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你是有大局观的人,知道我们面临什么,也知道我们的机遇所在,因此才留下你。你辅助莱恩,稳住后方,本汗亲自带着苏赫他们去打败周军。”
欧彦虎盯着毕昇。
毕昇直面压力,大气都不敢喘,憋得难受,突然灵光一闪。
用熟胡对付生胡,用生胡去对付周军。
为什么感到熟悉了。
毕昇没有想出来,但是已经明白了可汗的安排。
思来想去,万般佩服。
朝鲁和铁木他们虽然是生胡,但并不是庸人,反而是生胡中难得的聪明人,他们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趁着大汗率领大军南下,他们绝对会偷袭后部的妇孺。
不光俘虏走妇孺,杀死孩童,还会抢走牛羊。
这就是他们面临的难题。
一边是周军,一边是生胡残部。
哪一边都不能轻视。
周军兵力强,实力雄厚,可汗必要全力出击才行。
生胡虽然兵力少,实力弱,但是仗着地利等优势,一样让人不能轻视,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大好局面尽毁。
这样的局势下,难免人心惶惶。
那些对可汗不满的人,更是一个个暗中勾连。
现在好了。
按照可汗的计划。
他们这些大板升地区的人来对抗朝鲁等生胡部,因为双方的血海深仇,哪怕是对可汗不满的人,也只能尽力,绝对不敢投降生胡。
而那些吸收自生胡的部落,他们并不畏惧周军,也不可能和周军有往来。
大周那边有人私通可汗,他们这边难道就没人私通大周?
能私通大周的人,必然来自熟部。
杜绝了两边最大的风险,又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妇孺和牛羊。
“可汗的智慧如天上的太阳令人叹服。”
毕昇服气的说道。
欧彦虎没有露出笑容,而是脸色复杂,毕昇还以为自己说错话。
“哒荣死了、赛罕也死了。宁隆雄、巴特尔、硕尔辉、、阿木尔、达尔岱、阿尔岱”欧彦虎念起一串他记得的名字,还有很多名字不记得。
“自从王信来后,一个又一个死在他的手里,此人不可小觑,本汗这次南下,一定会杀了他。”
欧彦虎仿佛下了决心。
毕昇本想提醒可汗,永兴军才是最大的敌人,不过想到可汗的英明,因此没有反驳。
而且也感到忧惧。
王信此人与别的周军将领不一样,那些周军将领的作风,在此人身上一点也不灵,如果能消灭此人,的确是大好事。
“只怕此人不好对付。”
毕昇皱起眉头。
欧彦虎却露出笑容。
如何对付周军,不用告诉毕昇,毕昇保护好后部妇孺就算是大功。
不久。
大军加快了速度。
一部一部离开双泉海扑向那边。
走了两千里,抵达赛音山达后,欧彦虎又放慢了脚步,以此地为根基,一部一部的被他派了出去。
小黄河太大了。
比起北边的双泉海地形,小黄河一带已经缩小了十倍,但是仍然很大。
所以小黄河不是关卡。
很快。
小黄河周边犹如一道洪流,四处都在告急,到处都有胡情示警。
连归化城都发现了胡骑踪迹。
不少的牧民遭了灾。
“砰砰砰。”
一名汉子回到帐篷,取下挂着的鸟铳,从盒子里取出火绳,三寸长的火绳用火绳钩钩住,离开帐篷出去的时候,顺便把落到腰间的火绳一头用火盆里的明火引燃。
然后把火绳一拉,引燃的那端靠近火门后,压下火盖。
特制药水浸泡晒干的火绳,犹如蚊香似的缓慢燃烧,只需要扣下扳机,燃烧的火绳头会被火盖压到火药室中,点燃里面的火药。
对手里的鸟铳非常熟悉。
那汉子毫不畏惧的站到帐篷口,在妻女惊慌失措的哭喊声中,朝着胡人射击。
鸟铳使用简单,虽然繁琐,但是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力气。
一名胡人被射下马,痛苦的连哀嚎声音叫不出。
同伴大惊,纷纷拉弓。
那汉子被射成了筛子,很快就断了气。
胡人那边杀了这一户牧民,自身却死了一人,因此并不开心。
——
战争已经开始。
王信皱起眉头,没想到欧彦虎的选择,不是永兴军,也不是自己,更不是天成军,而是聚众昌商号下的牧民们。
“我觉得这样不错。”
胡立勇故意说道,还向王信扬了扬眉。
聚众昌背景很复杂,在大同这边,可以说背后是王信,而且在大同并不是秘密。
曾经胡立勇也很羡慕。
还有几名外地来的商人联系他,不过很快被本地大户排挤走,没有了商人出资和经营,胡立勇一个人玩不转,最后彻底黄了。
不但没有捞到钱,还赔了一笔。
那些本地大户是聚众昌的东家,胡立勇当然算到王信头上,他们背后一定有王信的同意。
王信看向张文锦。
张文锦脸色为难,拿不出主意。
知兵是一回事,第一次指挥作战又是一回事。
帐内的几名总兵互相看了看,神色不明,意犹未尽。
王信知道矛盾在何处。
文官负责作战并不是稀奇事,特别是大明中晚期,文官负责作战是常态,任何武官都要受文官指挥,包括戚继光。
武将只负责在战场上具体怎么打。
大军调动,粮草安排,对敌方略等等,一切都是文官来指挥。
坏处是什么呢。
再厉害的文官总督,与军队基层也隔了一层,并不能如臂指使,和军队永远融入不到一体。
所以哪怕大明以文制武的程度到了那般地步,晚明依然只有武将成为军阀,没有文官成为军阀的事情发生。
永兴军直接归张文锦掌领,下面的人仍然认几位总兵和将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揉成一条心。
如何做得到如臂指使。
更做不到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不过这些是张文锦的麻烦,自己说出来改变不了事实,只会惹人厌烦,自己只能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王信很清楚这一点。
“大同这几年的稳定,离不开关外对灾民的安置。”
“大同何来不稳。”
胡立勇不等王信说完反驳。
王信看着胡立勇。
见两人气氛不对,帐内一名游击忍不住说道:“比起别的地方,大同这边的确要安稳一些。”
胡立勇闻言大怒,朝着那名游击骂道:“小小的游击,此处有你说话的份?”
魏毅被胡立勇羞辱,两人身份差距太远,满脸通红的低下头。
不过有人不乐意了。
“还不能让人说话?”
胡立勇朝那人瞪去,那人毫不相让的瞪回来。
“胡总兵,冯总兵,大战即起,你们二人要内讧吗?”张文锦一脸的不满。
冯蒙是永兴军左路总兵。
永兴军和天成军不和多年,一直是永兴军仗着冯庸的势欺负天成军,胡立勇这些年受了不少气,自从冯庸调走后,日子才好过了不少。
不过永兴军和天成军之间的梁子并未结开。
也不知张文锦是真没看见,还是假没看见,任由两军私下闹一些小动作,只有闹到明面上的时候,张文锦才会出手压一压。
胡立勇知道自己势单力弱,真不愿意旁生枝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向张文锦拱了拱手。
“胡人杀牧民,牧民也能杀胡人,趁着胡人主力未至,由牧民消耗一波胡人才是上策,某人妇人之仁,总制大人万万不能轻信。”
张文锦很谨慎,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经常询问王信和胡立勇,包括冯蒙等总兵的意见。
虽然没有出彩的地方,但也没有出错。
果然。
闻言后,张文锦动容。
如果能用牧民换取生胡性命,这笔买卖对他而言实在划算。
胡立勇看出张文锦心动,连忙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算死一万个牧民,只要打败欧彦虎就是对的。”
说完。
胡立勇藐视了一眼王信,“常听闻王将军说得一句话,为了打胜仗,一切手段都在所不辞,难道要自食其言?”
众人纷纷看向王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