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天子亲祭
    鲍勛的劝说,不光没有取到效果,反而让校事府行事更加毫无顾忌,短短三日,下了校事府大狱的人,便超过三百人了。
    而这些人中,除了个別是江东、刘备等人的探子外,其余人大多是朝中的那些心向汉室的大臣或者宫里的內侍、宫女。
    至此大家方才明白,曹轩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直到此事牵连到伏后身上,身处深宫的刘协终於坐不住了。
    杨彪、司马防这些汉室老臣,想要联诀上门劝说曹轩,最终却连魏王府的大门都没进去。
    他们只见到了最近炙手可热的尚书令庞统,
    “庞尚书,不知世子何时能见老朽等人?”司马防缓缓问道。
    庞统揉了揉眼角,轻嘆一声道:“最近几日,世子为魏王守孝,不吃不喝,已经病倒了,几位还是改日再来吧。”
    “魏王仙逝,实乃我大汉一大损失,不光世子如此,老朽等也是日夜难眠。
    但如今朝中不寧,竟然有小人把主意打到了陛下身上,世子身为魏王的继承人,总得出来给大家一个交代吧。”杨彪不卑不亢的回道。
    听了这番话,庞统也不再装了,冷笑一声道:“杨公、司马公,您二人皆是我大汉德高望重的老臣。
    有些话统也不妨直言了。”
    “还请庞尚书明言。”
    “其一,魏王留有遗詔,曹家子孙决不会做弒君之事,由此可见魏王对陛下的忠心。
    其二,魏王已逝三日,那为何不见陛下亲临?世子的魏王之位又如何说?子承父爵难道不是天经地义?
    其三,两位的儿子可都是尚书台中的一员,两位老大人固然忠诚可嘉,但也要为子孙后代想一下啊。
    前几日校事府带走的汪侍郎,长子刚选入羽林卫,如今听说在校事府詔狱里,十指已被夹断三根。”庞统冷笑一声道。
    “你竟然敢威胁老夫?”听了这话,杨彪不禁大怒道。
    “笑话,如今灵堂外白幡已掛,陛下却连遣个內官致祭都不肯,这是要寒了文武大臣的心么?
    如此不仁不义之辈,怎堪为君?”庞统不屑的回道。
    “你大胆,竟然敢对陛下不敬?”
    庞统摆了摆手道:“如今府中事务繁忙,统没时间和两位在这里扯皮。
    但有句话,还请两位转告陛下。”
    司马防拉住暴怒的杨彪,满脸笑容的说道:“庞尚书但说无妨。”
    “魏王病逝了,那个最庇护陛下的人便走了,何去何从?还请陛下想清楚,莫要犯糊涂。”
    此言一出,二人顿时面色大变。
    同马防轻嘆一声道:“尚书的意思老朽明白了。
    如今魏王新丧,正是君臣相恤之时,老朽定会好好劝说陛下的。”
    “那就多谢杨公和司马公了。”庞统拱手谢道就在曹操停棺的第四日,刘协终於姍姍来迟了。
    建安十四年正月廿六,洛阳城飘著细雪,
    汉献帝刘协的车停在魏王府外时,八名黄门官垂首掀开帘幕,天子扶著宦者的手缓缓而下。
    王府正门洞开,白幡如林,三百甲士按剑而立,一身丧服的曹轩亲自在大门处迎接。
    刘协望著门內影壁上巨大的“奠”字,忽然想起建安三年,他初登皇位时,曹操也是在这样的雪天率军勤王的。
    “陛下,请。”典仪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刘协抬头,见曹轩已带著曹氏宗亲跪迎在灵堂前。
    刘协上前,轻嘆一声,然后便虚扶起曹轩“魏王一生”刘协开口,喉间却像塞了团雪,发不出声。
    他想起建安五年衣带詔事发,曹操捧著带血的詔书跪在他面前,说“臣非汉贼,实乃汉臣也”:建安七年,曹操收復冀州得胜回朝时,曾带他登铜雀台。
    那日秋风卷著战袍猎猎作响,曹操指著远处连绵的河山,声音里裹著酒气与豪气道:“陛下看这冀州粮仓,足够养活十万大军!
    待臣荡平袁绍余孽,便带陛下重返故都,看新修的太庙!”
    此时曹轩忽然叩首道:“谢陛下亲临。”
    这一叩打断了刘协的思绪“朕维建安十四年正月廿六,皇帝刘协,敢以玄牡太牢之礼,祭於故魏王曹操之灵魏王操匡扶汉室,功高日月-特赐金缕玉衣一套,准百官哭灵送葬。”刘协深吸一口气,从宦者手中接过祭文缓缓读道。
    曹轩伏地不起道:“臣与祖父受此殊荣,必以死报汉!”
    “爱卿言重了。
    魏王病逝,这大汉朝廷就靠爱卿了,朕希望爱卿能继承魏王遗志,保我大汉太平安康。
    这是封卿为王的詔书,还请爱卿莫要负朕。”刘禪朗声说道。
    “臣曹轩再谢皇恩。”
    说罢便拿著詔书缓缓来到了曹操的棺木前,以荀或、伏完、曹仁为首的文武大臣,立刻上前大礼参拜道:“臣等拜见魏王。”
    “诸位大人请起。
    孤继承魏王之位,当以祖父为鑑,上辅天子,下安黎民。
    还望诸位助孤一臂之力。”曹轩豪迈的说道。
    “臣等遵命。”眾臣再次拜道,
    看著意气风发的曹轩,刘协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白髮,不禁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苍凉。
    殿外的雪光映在曹轩腰间的魏王印上,折射出冷冽的光,恰如他数十载帝王生涯中,那些无数次被权臣阴影笼罩的清晨与黄昏。
    “陛下可是身子不適?”曹轩的声音忽然传来,带著恰到好处的关心。
    “魏王他临终前可有话留给朕?”刘协鼓起勇气来问道。
    曹轩轻嘆一声,然后拍了拍手,典满便捧著几本竹简缓缓而来,
    “陛下,这是祖父晚年编撰的《孟德新书》,这其中既有治军之术,亦有治国之道,今日臣便替祖父送予陛下了。
    臣想祖父想说的话应该都在这里面。”
    “劳烦爱卿转告魏王在天之灵,朕会好好读的。”刘协点头应道。
    曹轩忽然凑近,压低声音说道:“陛下,祖父还说,他要做周文王,不做王莽,还请陛下做好准备。”
    听到此话,刘协镇定自若的回道:“其实朕自从继位的那一日起,便已经做好了当这个亡国之君的准备。”
    “陛下英明。
    若无前汉宣帝灭霍光三族之事,臣或许会老老实实当个-权臣。”曹轩微微一笑道。

章节目录

三国之家祖是曹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轩辕浩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辕浩然并收藏三国之家祖是曹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