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归一手头永远不缺饥民。【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不够就去抓好了。
    哪怕他围攻真定府已经超过两个月。
    主力部队从没有正经动过。
    死在城头下的,全是被刀子逼著上的老百姓。
    知府黄炳仁的城防军都杀得手软了。
    只要三次冲城而不死的饥民,就得以活命。
    他们会被立刻整编入赵归一的大部队。
    这么血腥的练兵之法,对於贼寇而言。
    省时省力还省粮食,何乐而不为呢?
    各头目带了一半儿人肆虐真定下属各县,无人能挡。
    最远的,都跑到更南边的邢州城下了。
    如今的赵归一,哪里还缺军队?
    他的信心都膨胀的没边儿了。
    “才七万?”
    “上次的情报,不是说,匯集十万大军剿匪呢?”
    “哈哈哈,咱老子明白了。”
    “还得算上相州、真定的守城班军吧?”
    “老三,你挡住了他们的水军,给二哥爭取十天就够了。”
    “说说,你咋办到的?”
    杨成良卖了个关子。
    拉著赵归一,装上步人甲就出发了。
    一路上,老赵越看越糊涂。
    老三隨身就带著五千骑兵,显然,都穿了半身铁甲。
    但他一点都没意见。
    守家也得好底子才行。
    “不对呀?”
    “你留守马氏、尉氏县的新军也就五万人吧?”
    “其他的呢?”
    杨成良没好气地道。
    “二哥,那可是装著七万大军的船队。”
    “挡住他们不需要作足准备么?”
    “咱的四万五千新军,这些日子,啥也不干,就砍木头了。”
    等两人坐船路过瀘水、沁水河口的时候。
    赵归一看到无数士卒划著名木排,小船。
    把一根根长约两丈的尖木头,使劲儿敲进河底。
    他才恍然大悟。
    “啊呀呀,你这土办法真不错!”
    “別看木桩尖儿都不冒。”
    “可大船吃水深,必然寸步难行啊!”
    杨成良得意地抚摸著三尺青髯。
    他很满意这个部署。
    “临漳、夹山、忠县相交的三十里河段,都插满了。”
    “砸进去很容易,要拔出来就费时费力了。”
    “就算拔光了,也也无所谓。”
    “瀘水下游,咱们可以继续插嘛。”
    “这个点子,还是我们的探子偷听来的。”
    “据说,是沈麟那小子说漏了嘴!”
    赵归一闻言,禁不住哈哈大笑。
    “那小子不敢来,偏偏出个餿主意,为难友军?”
    “这……该不会是他故意的吧!”
    “不不不,不可能!”
    “这么干,对他没好处!”
    杨成良也笑得合不拢嘴。
    此招看似简单。
    却对走支流的战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南下剿匪大军得一根根去清理。
    木桩子隱藏在水下一二尺。
    天气还冷。
    清理的麻烦可不小。
    沈麟怎么可能?故意出这种餿主意?
    南征大军要是全折了。
    富裕的安定还怎么挡住义军?
    “二哥,你的北上大队,还有多久才到?”
    赵归一也卖了个关子。
    “走吧,到了临漳县,你就清楚了。”
    杨成良没打算带著新练的步卒去参战。
    有五千铁甲骑兵就够了。
    两人押著大队马车,下午时分就赶到了临漳县城。
    这里,已经没有几个月前的血腥荒凉了。
    城里重新住进了几万人。
    当然,几乎是清一色的贼寇家属。
    抢了那么多地方,抓了几十上百万人。
    长得过得去的女子,都被贼寇强行收入房中。
    有些甚至还带著孩子。
    於是,几十万家庭就这般草草组成。
    大片的良田也有人管了。
    杨成良很聪明,他知道怎么用人。
    那些断手断脚的伤兵,顺理成章的成了各地的管理者。
    不忠心的话,他们后半辈子怎么过?
    “拜见安定王!”
    一帮贼寇首领齐齐拱手。
    杨成良呵呵笑著,一个个拍著肩膀走过去,態度温和。
    “哈哈哈,不错。”
    “陆大江,你小子当上红翎了统领官了?好!”
    “沈铁柱、沈铁山,还有陆丰、陈清源……”
    “都不错,全都成了黄翎万夫长,好好好!”
    贼寇的万夫长,实打实领一万步卒。
    红翎统制官率五个万夫长,还另编三千骑兵。
    这样的的人。
    目前,赵归一手下只有四个。
    因为,五万中军,是他亲自统带的。
    杨成良的新军没有红翎统制官,全是清一色的万夫长。
    表面上,能打的老兄弟,全被赵归一带走了。
    这也是杨成良一手推动的。
    看似大方。
    实则是他看不上那些只知道烧杀抢掠的老兄弟。
    新军军规第一条,不得滥杀无辜。
    老兄弟也不愿意受这禁令的约束。
    大家好聚好散。
    跟著归一王吃香的喝辣的,岂不痛快?
    “好啦!”
    赵归一喝道。
    “安定王这次送来两千步人甲,製作精良。”
    “陆大江,赵奢,你二部平分!”
    赵奢是赵归一的独生子。
    而陆大江从一介混混当上五万人的统制官。
    跟赵奢平级。
    没点本事,他怎会被赵归一提拔重用?
    两人连忙跪下称谢。
    这帮统兵大將虽说骄狂自大。
    他们一向觉得安定王太囉嗦,太妇人之仁了。
    可安定王出品的甲冑,大家还是满喜欢的。
    无他。
    杨成良实在,做出的东西也实在。
    赵归一根本不废话,直接发兵北上。
    浩浩荡荡的十五万大军,连一个饥民都没有。
    老赵是打算跟南下的剿匪大军堂堂正正干一仗。
    虚头巴脑的东西就不需要了。
    饥民大军只適合攻城练兵。
    野战,就是给对方送人头,送俘虏了。
    已故的燕王,燕胜北不就是个活生生的教训?
    此时的南下大军確实遇到了麻烦。
    狗入的贼寇太阴险。
    这他娘的,到底插了多少木桩子?
    三百来艘舰船刚出忠县地界,就走不动了。
    不管是统兵大帅马原,还是水军的副帅邹明贤。
    一帮將帅都愁眉苦脸。
    “报!”
    几艘百担哨船狼狈的跑了回来。
    有两艘的船帆都烧掉了。
    还好回程逆水,划桨也行。
    “大帅,已经探明,沁水河至瀘水交匯口的清河镇。”
    “三十里路,全是木桩。”
    “贼寇还在继续插呢,我们……被敌人哨船伏击。”
    “折损三艘,伤亡四十四人!”
    嘶?
    这可咋办?
    三十里水域,你拔桩子还没人家插得快。
    那要折腾到猴年马月去?
    七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就在这浪费时间?
    李广利拱手道:“大帅,弃船上岸吧!”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