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军大帅马原,神色凝重。【google搜索】
    这才出了忠县境,距离真定府还远著呢。
    如果走水路,顶多三日就能到达。
    陆路看似更近一些。
    却不得不走个五六天。
    因为七万大军,步卒就就有四万多。
    輜重粮草都得靠车马。
    行进速度如何快得了?
    关键是,一开始就计划走水路去真定。
    哪有多少马车可用?
    一路过去,都是贼寇攻占了三四个月的县镇。
    要不要逐一拔掉?
    几百里的补给线路,再分散一批兵源。
    打仗的人,还剩多少?
    “李参將,能否清理出单向航道来?”
    “先让大军通行,剩下的,再慢慢考虑?”
    水军副將邹明贤断然否决道。
    “大帅,不成的!”
    “我们还要考虑夜间行进,很容易出事。”
    “现在每艘船上,都满载士兵和粮草。”
    “折腾不起啊!”
    “更何况,贼寇还在瀘水河下游继续栽桩子。”
    “这么拔下去,何时是个头?”
    参將蒋先定赞同道。
    “大帅,走陆路吧!”
    “俺们从临漳、曲周一路打过去。”
    “贼寇匯攻真定府,后方能留下几个兵?”
    “打下一城,多少有些缴获。”
    “钱粮物资车马,要啥没有?”
    “总比死等著好吧?”
    沈毅起身道。
    “其实还有个折中之法!”
    “就是集合我们所有的骑兵,不下一万吧?”
    “先行赶往清水镇河口。
    “別的不管,先利用火箭驱赶。”
    “保证瀘水东岸,二三百步的水域的安全总没问题。”
    “贼寇还怎么封锁?”
    嗯?
    这是个好办法!
    如果只是疏通三十里沁水河道。
    其实也算不得多难,不就是消耗十天八天么?
    正好带著步兵去把临漳、曲周两县收復了。
    骑兵维持水路,多远不敢保证。
    一二百里总可以吧?
    见到不少人頷首赞同,庄名扬著急了。
    他大声道。
    “喂喂,为何非要顺瀘水而下呢?”
    “到了两河交匯的清江镇,咱们直接往西攻打马氏、尉氏不行么?”
    “黄家堡不是贼寇的老巢么?”
    “断了他们的炼铁和兵甲製造源头,围魏救赵不好?”
    他没明说的就是。
    与其去打曲周、临漳这等被贼寇搜颳了无数遍的地方。
    黄家堡才是真的聚宝盆啊!
    一旦大军西进,就不信贼寇不回援。
    那时候,怎么打都成。
    反正大伙儿是来剿匪的,隨便杀就是了。
    眾人討论了半天。
    最终確定,先按照沈毅的法子搞。
    至少能省却一半的后勤运输之难。
    船运,才是最方便快捷的。
    官军的想法,正中了杨成良等人的下怀。
    当日,十五万大军北行到四方镇就安营扎寨了。
    因为这地方一马平川。
    是丘陵县临漳,最好的战场之选。
    官军要是弃船上岸,必然经过四方镇。
    贼寇以逸待劳,兵家上策也!
    当然,骑兵队伍不会閒著。
    贼寇的探马也流水价地撒出去。
    双方的斥候战,第三天就打响了。
    杨成良也没料到。
    官军的大队骑兵会沿著沁水一直往南突进。
    这下不好搞了。
    在瀘水继续插桩子,好像作用不大。
    赵归一却哈哈大笑道。
    “怕个屁呀?”
    “你我兄弟匯聚各部骑兵,足有一万五。”
    “官军能有多少?”
    “顶天了万把人。”
    “走,迎上去,打掉他的先头人马!”
    第四天一早,双方骑兵在清水镇一带遭遇上了。
    这次马原没有来,负责带队的是李广利。
    谁叫他手下也有四千轻骑呢。
    其他几位参將合力抽出一千骑兵。
    大部队也需要哨骑警戒。
    能有一万骑南下就不错了。
    望见对面乌泱泱的人马横衝直撞而来。
    李广利轻蔑一笑。
    “乌合之眾!”
    “沈毅老弟,看到了么?”
    “咱们的精甲要到手了!”
    沈毅手搭凉棚,他不但看到了赵归一,杨成良的王旗。
    还有红色的陆字认旗一面。
    黄色的沈字认旗两面。
    好傢伙,沈麟悬赏的几颗人头都到齐了?
    难怪李广利乐得不行。
    就连一边的庄名扬都跃跃欲试。
    “李老哥,不管他几路来,咱们就一路杀过去。”
    “我的五百重骑开道。”
    “四千五铁铁掩杀。”
    “你率大部队跟紧了,包抄他们,擒贼先擒王。”
    李广利抚掌大笑道。
    “好!”
    “沈老弟豪气!”
    “那就冲一把!”
    轰隆隆!
    万马奔腾,气势惊人。
    还有二百步之遥。
    双方的白羽轻箭射得满天飞。
    人喊马嘶,狂冲而至。
    杨成良的五千铁甲轻骑没有妄动。
    赵归一有心显摆,直接把他麾下的上万骑兵全派出去了。
    贼寇的应对跟官军差不多。
    有铁甲的,披了了皮甲马鎧的肯定冲前面。
    这帮人也有三四千。
    临敌三箭,双方倒下的人並不多。
    这让彼此都吃惊不小。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身著精甲马鎧的沈毅紧隨重骑之后。
    “三十步,拔刀!”
    “呛啷!”
    仿造沈麟铁军制式的斩马刀。
    即便十炼標准,重量也高达二十斤。
    重骑衝进贼寇阵营。
    刀光挥舞,对方一样人马俱碎。
    隨后衝进的铁甲骑兵更是得势不饶人。
    赵归一的骑兵完全就是凭著一股凶悍和血气。
    平常根本没多少像样的马战训练。
    安定东路军可不同。
    他们原本就跟辽人大战过,胆气、勇气不缺。
    旁边还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瀘水铁军做榜样。
    沈毅部的训练就算赶不上铁军。
    也比寻常的大周军队强了好几倍。
    更比说只知道打顺风仗的贼寇骑兵了。
    率队顶在最前面的是陆大江。
    他一看自家的三千骑被杀的人仰马翻,就有些心慌慌了。
    待得近一些。
    娘的,官军哪来的这些铁罐子?
    人穿著步人甲就算了,连战马都是精铁马鎧?
    这还怎么打?
    但是骑兵一旦衝锋,就不是想停就能停的。
    双方对於骑战都是一知半解,但也有意无意地排成了杂乱的骑墙队形。
    这下好了。
    连转身的机会都不多。
    没办法,先杀著。
    死的人多了,转身而走的空间也大些。
    至少,贼寇骑兵都是这般想的。
    他们不就是一路杀出来的么?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