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不服气,昂著脖子抗辩道。【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爹……”
    赵归一豹眼一瞪。
    “军中,没有你爹。”
    怎么忘了这茬?
    赵奢有点不好意思了。
    “归一王,官军有不下五百的重骑冲阵。”
    “后面还有四五千铁甲骑兵掩杀。”
    “咱们根本挡不住!”
    赵归一跳著脚骂道。
    “藉口!”
    “你个混蛋,绝对是藉口!”
    “他有铁甲骑兵,咱们没有么?”
    “老子怎么教你们的?”
    “遇到重骑,中间分两翼,绕著打。”
    “谁叫尔等去硬抗了?”
    这倒是在理。
    就算骑墙挨挨挤挤,不好转向。
    只要军官及时调整,三箭之地,避开中央还是没问题的。
    奔走两翼,就算碰上对方的铁甲骑兵,也可堪一战。
    重骑冲阵就那么两三趟。
    遛著遛著,他们自己都得累屁了。
    大军交锋,他们换马再战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官军只有五百重骑,数量太少。
    要是当初张峰奇战败燕王的三千重骑都来了。
    赵归一打都不敢打。
    他直接大踏步后撤,召集大批饥民去拼消耗了。
    这时候,杨成良大步走来。
    “二哥,真怪不著小奢他们。”
    “第一次碰上重骑这种无敌怪物,谁都得懵。”
    “小弟还不是率领本部人马,缓缓后撤了?”
    “真不敢硬拼啊!”
    赵归一怪眼一翻,很想发作!
    一开始,他就客气一下。
    说自己上万骑兵足够了。
    哪知道杨成良就坡下驴,说新军太嫩。
    先观摩观摩,涨点见识。
    驴球子的,你这是五千铁甲骑兵好吧?
    如果一起上,怎么也能抗住一会儿吧?
    没准这场仗,就逆转了。
    那些铁罐子再厉害,逼近二三十步。
    自家人不慌,破甲箭齐发。
    咱老子就不信,射不穿。
    这下可好?
    老子的骑兵损失大半,指望不上了。
    “老二,说说吧,接下来该怎么弄?”
    “你一向足智多谋,出出主意。”
    杨成良笑道。
    “二哥,你这里还有十几万步卒啊!”
    “无他!”
    “结硬寨,打呆仗!”
    “就用床弩,投石机轰!”
    “官军那点人,別想前进一步。”
    “小弟立刻带人回去。”
    “一是防著官军轻骑过河,偷袭咱们老巢。”
    “另一方面,咱也得继续在瀘水河上做文章,守住你的后路。”
    “他骑兵白天护得住瀘水东岸,晚上总不行吧?”
    什么?
    你要走?
    赵归一闷哼一声,却也无可奈何。
    大家都是王爷,老三未必就要听他这个老二的。
    再者,杨成良说的也有那么点道理。
    水路不同。
    官军只得走陆路南下。
    四方镇就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十几万劲卒结寨,就等你来攻。
    好像,这场仗,咱老子的贏面不小。
    於是两人半途分道扬鑣,各干各的去了。
    望著远去的大队铁骑。
    陆大江靠近赵归一,低声稟报导。
    “归一王,那庄家大公子,被安定王活捉了。”
    “还是末將带队引过去的呢!”
    赵归一横眉怒目。
    “当真?”
    陆大江肯定地道。
    “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赵归一打马不停的转圈子。
    驴球子的,老三別有用心啊!
    活捉了澶州总督的儿子?
    这么大事儿,为何不告诉咱老子?
    难道?
    他打算跟庄子才私下做什么交易?
    那他说什么结硬寨,打呆仗,看似有理,是否別有居心?
    不行,咱老子得多长个心眼。
    老三翅膀硬了。
    兄弟之间,已经不是一条心了。
    这场大仗,必须换个打法。
    杨成良哪知道赵归一的想法?
    他故意留下庄名扬,自然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
    他给赵归一出的主意,也確实是真心的。
    有庄名扬在手。
    官军总会投鼠忌器。
    他只不过是,不想官军踏上瀘水西岸罢了。
    之所以这么著急回去。
    因为他收到急报。
    辽军突袭太原府,在內奸和密谍的配合下。
    仅仅三天,诺大的府城就被拿下了。
    三四万残兵一路败退,往南边、东边跑了。
    这是个好机会啊!
    何必跟官军在澶州纠缠呢?
    老二好战,让他顶著好了。
    自己的十万新军,也该亮亮相了。
    北邙山西南那七八个县,完全可以取了。
    必须扩大地盘,多几分迴旋余地。
    万一辽军发疯,直接奔著黄家堡而来。
    咋整?
    杨成良可不想再过上四处漂泊的日子。
    几十万军属,都是死心塌地跟著他的。
    要是挡不住辽军,总不都撤进北邙山吧?
    穷山恶水的,哪里养得活那么多人?
    必须西征,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
    至少,他杨成良靠著自己,也要拥有足以自保的本事。
    十万新军太少。
    多了又养不起。
    那就增加铁甲骑兵的比例。
    最好能搞两三千重骑兵。
    马鎧他能打造。
    但肩高五尺的良马,就只能找辽军要了。
    早晚,他都会跟辽军硬碰硬。
    跟大周官军打?
    杨成良不是赵归一,他不是斗战圣王。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周人,当了贼寇,是迫不得已。
    外敌入侵了,当然得有个主次之分。
    因此,活著的庄名扬,作用就大了。
    给赵归一?
    没准老二钢刀一挥,就把庄大公子砍了祭旗。
    他那样的莽汉,手下一帮杀坯,做出这种选择。
    再正常不过。
    他们,哪里知道利益最大化?
    一天后,巡逻瀘水东岸的李家骑兵,碰到了打著白旗的贼寇。
    对方送上一封信。
    说是安定王专门写给李广利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帮骑兵大度地放信使西岸。
    李广利和沈毅所部打扫了战场,缴获颇丰。
    暂时驻扎在河口清水镇。
    要是没有庄名扬闹这么一出。
    昨天的遭遇战,堪称大捷。
    缴获的战马近三千,收拢对方尸体五千余。
    这些,可是贼寇最精锐的骑兵啊!
    一个骑兵顶十个步兵都不夸张。
    这不单单是耗费,骑兵用得好了。
    战力绝对超强。
    李广利收到密信,破天荒地邀请沈毅一起看了。
    他跟沈麟的看法一样。
    沈毅年轻单纯,但他比他老子沈忠信更值得信任。
    因为沈毅敢战。
    他以书生转武职,一样操刀子杀敌。
    这就难能可贵了。
    “兄弟,看看吧!”
    “杨成良,所图甚大啊!”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