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城歷五年,腊月底了。【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北邙山內外,一片白雪皑皑。
    寒冷的天气,阻挡不住年节的气氛。
    百姓们纷纷上街,置办年货的积极性行很高。
    学校也开始放假,孩子们提著红灯笼,挥舞著小红旗满街跑,欢呼雀跃。
    河东的收尾之战,依然在继续。
    铁锋日报上好消息不断。
    今天收了几个县,明天又和平接收了哪个府。
    不是督战的韃子军官被杀,就是守城的汉儿军集体跑路反正。
    铁城百姓早就习惯了自家军队的战无不胜,並不觉得意外。
    新光復的相州、怀州,真定,邢州、平城、雄州和大名府等地,七八百万军民都震惊得不行。
    这位大都督了不起啊!
    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占领了两个路的地盘?
    不管是辽韃子,还是汉儿军、偽周军,都跟麵团似的,任由铁锋军揉搓。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且不说杀敌多少,光是被俘的就不下三十万人了吧?
    俘虏可做不得假。
    新近光復的地方,到处都能看到俘虏在修路挖渠干苦力呢!
    铁锋军的兵力足够多,铁城系的体量也足够大了。
    过去不收降纳叛,是照顾不过来,怕出乱子。
    现在有多少俘虏都要。
    只要保证温饱,月餉都不需要发,多好的苦力?
    韃子肆虐好几年,原本各地就缺乏劳力。能把重新分配下去的土地伺候好,就不错了。
    你指望百姓农閒时节修路修渠修水库?
    时间上根本来不及,也没那么多人去干数不完的大工程。
    僱佣百姓不得付工钱么?
    造福於民当然有必要。
    村镇级的道路和水渠可以让百姓农閒去干。
    可主干道、河防、大型水渠水库,还是俘虏大军用著划算。
    大几十万人,不可能一股脑儿都杀了。
    沈麟更不会白养著这些人。
    “各位,以后的战爭中,俘虏只会越来越多。”
    “我铁锋军的装备和战斗力,不是其他势力能比的。”
    “不对称作战,他们还剩下多少战心斗志?”
    “所以,如何消化、利用俘虏,是以后的一项长期政策。”
    “罪大恶极的,不能因为他投降就饶过了。”
    “要举行几千,上万俘虏参加的公审大会。”
    “罪行轻的,可以判处三年或者五年劳役。”
    “其他的,都按照一年標准执行。”
    “我们总结的诉苦大会,要经常开。”
    “那些偽周军、汉儿军的底层士兵,九成九都是苦出身。”
    “诉苦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我们也要给他们甜头。表现好的,可以获得生活上的补助,可以提拔当小队长,中队长么的。一年后,还可以参军或者进入各地工坊嘛!”
    沈麟在政务会议上侃侃而谈。
    “不要怕俘虏多。”
    “不要钱的劳工,上哪里去找?”
    营建司司长沈中平乐呵呵地笑道。
    “上马的大工程太多了,要不是各地军队、官员的配合,老夫还真担心忙不过来呢。”
    “大都督,一年后,你可別把人都划拉走了。”
    “那些活儿,一年未必乾的完。”
    “河北东路,河东路都是百废待兴啊!”
    沈忠元笑骂道。
    “你个老傢伙是不是耳背了?”
    “没听明白大都督的意思?”
    “以后,俘虏只会越来越多。”
    “难道,咱们养著那么多军队,就不打仗了?”
    沈麟点点头道。
    “仗肯定要打。”
    “明年,怎么的也得把第五、第六、第七军扩充成集团军。”
    “海军也得扩编才支应得过来。”
    “新增兵力一大半会从俘虏中挑选。”
    “这是政务会议,队伍上的事儿不细谈。”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四路建设。”
    一说到这个四路建设,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倒吸一口凉气。
    东边,会修一条双轨铁路,从巨鹿南下,通行整个平城地界。
    南边,经和县的铁路会南下真定,邢州,再绕道往东,跟平城线相交,然后再继续往东,往北,经大名府到雄州。
    铁城还得开一条路线经过荒草滩边缘往南过相州、怀州绕一圈,再通过中牟山到河东。
    河东那边还得修一条连通的丁字型铁路。
    总里程算起来,恐怕不下五千公里。
    铁路蒸汽机已经换成三千马力了,能掛20—30个车厢,速度也提升到了80公里每小时。
    在场官员,没有人质疑铁路建设问题。
    早几个月前,商业司司长沈忠和就喊出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口號。
    毕竟,一条铁路线会连通无数的府城、县镇,带来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
    水运当然也不错。
    但不是每个府县,都有能通行船舶的河流。
    公路干线自然必不可少。
    但公路哪里赶得上铁路的运载量和速度?
    铁路运输的成本也低很多。
    別看一次投入高的离谱,但铁路的使用年限,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年计。
    你哪条水泥路,包括最新开建的沥青路比得上铁路耐操?
    沈中平之所以担心人手不够,就因为建设的大头是铁路。
    好在,沈麟治下的人口过千万,已经大大缓解了丁壮短缺的问题。
    要在古代把各城翻新改建,变成近现代城市。
    哪怕你有足够的钢筋水泥,光是付工钱,也足以让官府入不敷出。
    说实话,这两年来,单单是让唐州、澶州、安定府各县赶上铁城的发展速度,铁城银庄贷出去的银子,都堪称天文数字。
    为何?
    还不是沈麟想要这些当地的老百姓受益?
    他们是建设的主力,当然,工钱也让他们赚走了。
    新光復的诺大地盘,再这么搞,显然不行。
    银庄的存银也吃紧了。
    回流总得有个过程,巨额贷款很多都是以五年、十年为期的。
    为何以往的官府都要安排百姓服劳役?
    说白了,就是给不起工钱。
    沈麟也快给不起了。
    以后,更加出不起,毕竟,这个时代太落后。
    不管是那一个外地人到了铁城,即便是去差了一筹的安定、唐州和澶州三府,都让人觉得是进了另一个世界。
    无他,都是银子堆起来的。
    以后,最省钱的办法,唯有抓俘虏,搞基础大建设!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