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意外的大惊喜(修)(求订阅!)
    “大家好,我是陈浮生。”
    “很开心能够加入作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和一直以来敬仰的前辈们、志同道合的文友们并肩而行……”
    “能够加入作协,对我而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我也会始终保持对文学的敬畏心和真诚,一方面多向各位前辈学习,另一方面也会沉下心来,努力写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
    “谢谢大家。”
    今天周一,作协开了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会议第一项便是欢迎今年入会的新会员。
    刚好陈浮生就是。
    除了他之外,今年的新会员还有写了《乔厂长上任记》的蒋梓龙,刚凭借《瞧啊,那片树叶》拿了今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小说奖的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徒,朝鲜族诗人惊蛰……
    陈浮生因为是所有人当中最后一个入会的,所以他也是最后一个发言。
    而且他是提前准备的发言稿,显得比较官方。
    当然其他人也都大差不差。
    反而这种场合,自己临场发挥的话,说得好不会太加分,但要是说的磕磕巴巴,就会显得不够重视。
    哗哗哗~
    陈浮生说完坐下,还是收获了一波掌声。
    今天的这场议会主要有三个议题。
    刚刚结束了第一个。
    第二个议题是评选下一届作协的领导班子。
    像巴金先生,他虽然从四月份开始就已经接手了作协的主导工作,但就身份来说,他还只是代理主席。
    然后在今天的第三届理事会第五会议上,他也就顺理成章的被选举为了下一届的作协主席。
    历史上,他连续干到了第六届。
    当第四届的领导班子选举完之后,这一项议题还没有结束。
    还有一个提名副主席的环节。
    当然提名的是名誉副主席,没有什么实权的。
    所以每一届都可以提名很多个,并没有名额限制。
    至于提名名单,当然由新选举出来的第四届主席巴金先生公布。
    “下面,我提名以下名字,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名誉副主席,他们分别是丁零、马峰、王濛、冯志、艾情……张光年、陈荒梅、铁衣浦江、陈浮生!”
    “……让我们用掌声祝贺他们。”
    听到大家都在鼓掌,陈浮生也在拍着巴掌。
    但是此时他整个人是有点懵的。
    因为,他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又感觉不敢置信,以为是幻听了。
    直到,坐在他旁边的同样是新会员的蒋梓龙提醒了他一下,他才反应过来,好像自己真的被巴金先生给提名成了名誉副主席。
    “浮生同志,恭喜恭喜。”
    “……谢谢。”
    陈浮生见名誉副主席似乎要上台领个东西,也就跟着站了起来。
    同时,他的目光看向了坐在主席台上的巴金老爷子,发现对方此时也在看着他,而且注意到他的目光看过去时,还冲他笑了笑。
    陈浮生则回了对方一抹苦笑。
    因为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一个新加入的会员,居然直接被提名成了名誉副主席。
    而且也没有提前和他说,哪怕只是一点暗示都没有。
    真就是突然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陈浮生当然也知道,此时会场里,肯定会有人对他这次被提名名誉副主席表示不服的。
    不过他也不是太在乎。
    如果自己今天没有提名,他也不会觉得沮丧,或者怎么滴。
    但是既然把这个名誉给了他,以陈浮生的性格,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德不配位,更加不会为了照顾某些人的感受,说是拒绝这份荣誉啥的。
    他的态度就是——既然你给我,那我就要。
    ‘区区’一个作协的名誉副主席的重量,陈浮生表示,自己还是背的起的。
    当然,惊喜也是真的。
    所以当他上台的时候,握住巴金先生的手,还是特别的激动。
    “先生,您直接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啊。”
    “哈哈,年轻人这点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要有的嘛,而且浮生同志你四部作品的影响力,以及你在电影届的地位,足以配得上一个名誉副主席的身份了,当然你的年龄还是比较吃亏的,所以一部分同志认为浮生同志你尚需再锻炼两年,但是大多数同志,也包括我,还是觉得应该将你提名为下一届名誉副主席,希望浮生同志你能够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像《忠犬八公》这样优秀的作品,同时也希望你继续用电影,为国家创汇任务添砖加瓦。”
    巴金先生说完,亲自将名誉副主席的证书递到了陈浮生手里。
    “感谢先生的教诲和叮嘱,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不辜负先生和各位革命前辈的殷切期待。”
    陈浮生双手接过证书,郑重说道。
    “好样的,我们国家想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向浮生同志你这样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
    说到这的时候,巴金先生也变得有些感性了起来,拍了拍陈浮生的肩膀道:
    “加油,我们这代人已经逐渐老了,将来就看你们的了!”
    “……嗯!”陈浮生想说点什么,可是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也就只是望着对方的眼睛,郑重的点了点头。
    这个流程不需要发言,合了一张影,他们也就下台回到了各自的座位。
    陈浮生刚坐下,本次会议也就来到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议题。
    这个议题的结果也就是正式确定了茅盾文学奖!
    之所以这个奖叫做茅盾文学奖,是因为这个奖和茅盾先生有关。
    今年3月14日,茅盾先生在病榻上口授遗嘱,将自己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不过今年虽然确定了奖项,但是评奖的话,要从明年才开始。
    接下来作协需要做的是全国各单位发函,请他们推荐优秀长篇小说参赛。
    至于多少字算是长篇小说,今天的这场作协会议上,也给出了一个标准。
    那就是十万字以上,界定为长篇小说。
    不过这标准仅适用于传统小说,如果是后世的网文,没有个一百万字以上,你也好意思说是长篇?
    会议开了一早上,中午大家在作协的食堂里用餐,这会儿陈浮生才正式认识了一些这个时代的作家。
    比如经常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冰心,比如凌子那部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的作者曹禺,比如现在《燕京文艺》的主编王濛、再比如《班主任》的作者刘鑫武、同为新会员的蒋梓龙、《灵与肉》的作者张贤亮……
    “浮生同志你那部《忠犬八公》写得太动人了,但我发现你的时间跨度好像是从1981年到1991年对吧?”王濛和陈浮生相互认识之后,也就主动把话题聊到了他那部火得一塌糊涂的小说上。
    “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用已经发生的时代背景作为你的小说背景呢?这样会让你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一点吧?”王濛紧接着追问道。
    这个同样也是他们这张餐桌上其他人好奇的点,所以纷纷都停下筷子,抬头朝陈浮生看来,等待他的一个解惑。
    而陈浮生想了想,才回答道:“因为我这个故事,它也不是真的呀!”
    “……”
    众人显然都没想到陈浮生会这么回答,一时都有些不知该接什么话。
    但是气氛尴尬了两秒过后,大家又用笑声打破了这份沉默。
    “哈哈哈,浮生同志的思路新奇,难怪总是能够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哪里哪里,我就是说了句实话而已。”
    “唉,虽然是实话,但正常人的思路应该是解释这样设定的用意,而你不一样,你的思路没有被圈定在问题的答案里,更像是站在一个全局观的角度来回答……”
    陈浮生摆了摆手,用半开玩笑的口吻打趣道:“好嘛,我算是听出了,梓龙你这是在变着法的说我不是正常人吧?”
    蒋梓龙微微一愣,也很快反应过来,接着说道:“看吧,我就说他思路新奇……”
    他两这番对话,也引起了周围人的哈哈大笑。
    带着食堂里的气氛一时也特别的欢快。
    下午,作协没有再开大会,但是各种小会就没有断过。
    而陈浮生作为名誉副主席,基本上各种小会也都会邀请他。
    所以,这一个下午,他都很忙。
    好在忙也是有收获的。
    他还真从作协这里挖到了一个编剧。
    对方笔名叫李凖。
    原名叫李铁生。
    陈浮生一开始也不认识这人,但是和他聊过才知道,原来他担任过《老兵新传》《大河奔流》以及《牧马人》的编剧。
    嗯,没错,《牧马人》已经在拍了。
    而且这部电影的原创小说作者也在现场,就是张贤亮。
    《牧马人》是根据他的《灵与肉》改编的。
    当听说李凖现在是在作协工作,陈浮生终于不在卖关子了,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
    “李凖同志,有没有兴趣为国家创汇任务出一份绵薄之力?”
    陈浮生在邀请别人的时候,当然也是讲究一点语言艺术的。
    比如同样一句话,如果他说的是“有没有兴趣来我手底下当小弟?”,别人就算有那个意思,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不过陈浮生突如其来的招揽,还是让李凖一愣。
    “浮生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理解的意思。”陈浮生道。
    李凖刚刚没反应过来,这下终于是确认了面前这位刚加入作协就被提名名誉副主席的年轻人是在招揽自己。
    这既让他有些受宠若惊,又有点不敢置信。
    考虑了一会儿后,还是问道:“陈……陈导,虽然我也很想和你们一起为国家创汇任务贡献一点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但作协比我厉害的作家和编剧多了去了,不知道陈导为什么会邀请我呢?”
    “李凖同志这话就太谦虚了,《老兵新传》我虽然不了解,但是你改编的《大河奔流》我还是看过的,加上你刚才也说了,就连谢敬导演正在拍的《牧马人》也是你改编的,足可见得你是一个优秀编剧。”
    说到这,陈浮生看了对方一眼,又继续道:“实不相瞒,眼下我们‘小组’进行了扩编,但是拍电影不能只有导演,编剧同样重要,所以这次扩编会增设编剧文学部,我们也诚邀像李凖同志你这样优秀的编剧能够加入我们,一起为国家电影创汇工作发光发热,同时也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李凖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但是被陈浮生左一句为国家创汇,右一句帮助中国电影走向全世界给说得热血沸腾。
    于是调职这么重大的决定,他本该好好考虑考虑的,但是冲动之下,直接就答应了。
    “好,既然陈导还用得上我这把老骨头,那我也就不犹豫了,希望以后能够和你们一起并肩战斗!”
    “欢迎欢迎,不过李凖同志哪里老了?你看着也就刚好中年而已,正是当打之年,一点儿也不老。”
    陈浮生见李凖被说服后,也就起身主动握住了对方的手,郑重的表示了一下欢迎。
    至于作协这边会不会答应放人?
    那当然会放啦!
    毕竟陈浮生这次获得的名誉副主席,除了他的作品具有影响力之外,他现在的身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作协其实还巴不得陈浮生多挑些人手过去。
    因为这样才能扩大作协的影响力。
    ……
    便是在陈浮生参加作协,并且意外成为作协的名誉副主席的时候,吴天鸣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已经在香港上映了三天,但是票房可以用凄凄惨惨戚戚来形容。
    三天只有不到三十万港币,确切地说,是二十五万八千。
    之前同为大陆来的《调音师》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成为了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突破两千万票房的电影。
    为‘奄奄一息’的左派电影续了一波命。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天鸣带着他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也来香港跑宣传。
    右派当然很紧张了,电影还没上映,各种脏水先扑了过来。
    加上《没有航标的河流》确实不太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于是,这部上映之前让右派紧张兮兮的电影,就这样以一个华丽的姿势,扑进了水里。
    就溅起来了几滴水滴。
    这结果,不光打了右派一个措手不及,左派也是意想不到,当然最受打击的还是吴天鸣。
    他放下一份今天早上嘲讽自己的香港报纸,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这次香港行,比起上次去威尼斯之行,对他的打击更加严重。
    以至于让他都有点怀疑起了自己。
    这也使得他原计划在香港待上一周的行程,最后只待了四天就回国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部步高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部步高升并收藏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