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组织谈话,小组改革(修)(求订阅
第135章 组织谈话,小组改革(修)(求订阅!)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尤其是当吴天鸣从香港回来,立马听说陈浮生成为了作协的名誉副主席之后……
“陈导今天去哪了?”吴天鸣好奇问道。
凌子回答:“去部里开会了。”
“去部里开会?”吴天鸣对于这个回答更加疑惑。
“嗯。”凌子点了点头,然后笑着打趣道:“应该是组织上找他谈话吧,估计再过不久,就要叫他陈处了。”
“他今年才刚升的吧?有那么快吗?”吴天鸣带着震惊和怀疑。
“更快的都有。”凌子接着又补充道:“不过我也不确认,只是猜测而已……话说吴导你的电影在香港上映的结果怎么样?我记得你不是说去一周的嘛,怎么提前回来了?”
“唉,别说了,我得好好回去舔舐一下伤口。”
吴天鸣这样说,凌子心里有数了。
也不再追问细节,而是安慰了一句:“没事,你这电影再惨还能有我的《原野》惨吗?”
不过她这安慰显然没起到什么效果。
……
部里。
陈浮生不知道吴天鸣已经提前回来了,当然就算他知道现在也不可能回去。
因为还在接受组织上谈话。
在他对面,坐着的是朱书记,丁书记,还有组织部的几位领导。
“浮生同志,你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成立至今,也有一年多了,确实成绩斐然,但是我们注意到,主要做出成绩来的,几乎都是你的电影,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吗?”一位组织部的周领导问道。
“我的电影确实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否认其他导演的贡献。比如吴天鸣导演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不是在刚刚过去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为国家挣了13万美元的外汇吗?而陈怀开导演的《朱门玉碎》才刚杀青……至于凌子导演的第一部《原野》虽然赔了,可那是小组成立之前立项的电影,眼下她这部《木袈裟》作为一部武侠片,我认为哪怕放在香港上映,也能取得不错的票房,而且接下来包括我自己的电影在内,都会送去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参赛,我相信我们都可以不会空手而归的。”
说到这,陈浮生顿了一下,总结道:“所以,我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做出来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大家的。”
“好,谢谢浮生同志你的回答。”
这位周领导点点头后,然后对着朱书记轻声道:“我这边没问题了。”
朱书记又看了眼其他几人,收到的都是点头之后,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好,我们的问题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我猜浮生同志你也肯定好奇组织上接下来会怎么安排你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在这呢,我们也就不跟你卖关子了。”
陈浮生听到提问环节终于是过去了,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朱书记接下来的话带上了几分期待。
“想来浮生同志你也知道,你们之前的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只是一个试点,随着你们的工作越来越突出,规模也越来越壮大,老是挂靠在人家电影局里面也有点不像话,所以经过部里面开会讨论,上面大家长的亲自批准,准备将你们小组单独拎出来,给你们成立一家独立的电影对外创汇公司,而陈浮生同志,你将担任这家创汇公司的首任总经理,对此,你有何看法啊?”
“给我们成立公司?”
说实话,陈浮生对于这个结果是有些意外的。
毕竟他们小组从成立以来,一直都属于电影局,所以他也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次改革,会在电影局里面,为他们另设一个部门出来。
没想到,居然是将他们小组分割了出来,单独为他们成立一家公司。
好吧,仔细想想,好像这样也合理。
毕竟他们是拍电影的,老是和管理电影的搅合在一起,确实不太符合规矩。
以前只是试点也就罢了,如今看样子是要走上正轨了。
还是穿一条裤子的话,也容易遭人诟病。
而想通这些道理之后,陈浮生也就理解了国家为什么要给他们成立公司了。
“对,给你们成立公司,也是为了方便你们更好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你们内部的管理。”
陈浮生点了点头,心中还有不少疑惑,此时一件一件的问道:“朱书记,那我们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你觉得叫什么好呢?”朱书记不答反问。
陈浮生还真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报出了一个名字:“叫中国电影出口创汇公司可以吗?”
朱书记还在思考他的这个名字,一旁的丁书记却摇摇头道:“浮生同志,还是换一个吧,虽然你这个名字挺贴切,但我们要是同意了,他们中影该跑来闹了。”
朱书记闻言也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就说中国电影出口创汇公司这名字怎么不对劲,原来是和他们中影的职能冲突了……”
陈浮生见两位领导都这样说,也没有非要坚持使用他临时想出来的一个名字,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更好的,于是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名字的事,不如等我回去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吧?”
“嗯,也可以,反正这事也没那么着急。”
朱书记接着问道:“浮生同志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有的,既然给我们成立了公司,那这公司的地址在哪?接下来我们总不能还是在电影局里办公吧?”
“这你放心,会给你们安排新的房子,不过你们暂时还是先在电影局工作着,等房管局那边将你们的公司位置安排下来以后,会通知你们的。”
说到这,朱书记又补充了一句:“最迟年底肯定让你们公司开业。”
“谢谢朱书记!”
如果说一开始是几位领导轮流问陈浮生问题,那么接下来刚好反过来了。
“请问公司的上级部门是哪个单位?”
“电影局。”
“公司级别呢?”
“处级单位!”
“让我一个正科级管理一家处级单位?”
“呵呵,很快你就不是了。”
“……”陈浮生:(#^.^#)
(本章完)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尤其是当吴天鸣从香港回来,立马听说陈浮生成为了作协的名誉副主席之后……
“陈导今天去哪了?”吴天鸣好奇问道。
凌子回答:“去部里开会了。”
“去部里开会?”吴天鸣对于这个回答更加疑惑。
“嗯。”凌子点了点头,然后笑着打趣道:“应该是组织上找他谈话吧,估计再过不久,就要叫他陈处了。”
“他今年才刚升的吧?有那么快吗?”吴天鸣带着震惊和怀疑。
“更快的都有。”凌子接着又补充道:“不过我也不确认,只是猜测而已……话说吴导你的电影在香港上映的结果怎么样?我记得你不是说去一周的嘛,怎么提前回来了?”
“唉,别说了,我得好好回去舔舐一下伤口。”
吴天鸣这样说,凌子心里有数了。
也不再追问细节,而是安慰了一句:“没事,你这电影再惨还能有我的《原野》惨吗?”
不过她这安慰显然没起到什么效果。
……
部里。
陈浮生不知道吴天鸣已经提前回来了,当然就算他知道现在也不可能回去。
因为还在接受组织上谈话。
在他对面,坐着的是朱书记,丁书记,还有组织部的几位领导。
“浮生同志,你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成立至今,也有一年多了,确实成绩斐然,但是我们注意到,主要做出成绩来的,几乎都是你的电影,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吗?”一位组织部的周领导问道。
“我的电影确实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否认其他导演的贡献。比如吴天鸣导演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不是在刚刚过去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为国家挣了13万美元的外汇吗?而陈怀开导演的《朱门玉碎》才刚杀青……至于凌子导演的第一部《原野》虽然赔了,可那是小组成立之前立项的电影,眼下她这部《木袈裟》作为一部武侠片,我认为哪怕放在香港上映,也能取得不错的票房,而且接下来包括我自己的电影在内,都会送去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参赛,我相信我们都可以不会空手而归的。”
说到这,陈浮生顿了一下,总结道:“所以,我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做出来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大家的。”
“好,谢谢浮生同志你的回答。”
这位周领导点点头后,然后对着朱书记轻声道:“我这边没问题了。”
朱书记又看了眼其他几人,收到的都是点头之后,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好,我们的问题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我猜浮生同志你也肯定好奇组织上接下来会怎么安排你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在这呢,我们也就不跟你卖关子了。”
陈浮生听到提问环节终于是过去了,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朱书记接下来的话带上了几分期待。
“想来浮生同志你也知道,你们之前的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只是一个试点,随着你们的工作越来越突出,规模也越来越壮大,老是挂靠在人家电影局里面也有点不像话,所以经过部里面开会讨论,上面大家长的亲自批准,准备将你们小组单独拎出来,给你们成立一家独立的电影对外创汇公司,而陈浮生同志,你将担任这家创汇公司的首任总经理,对此,你有何看法啊?”
“给我们成立公司?”
说实话,陈浮生对于这个结果是有些意外的。
毕竟他们小组从成立以来,一直都属于电影局,所以他也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次改革,会在电影局里面,为他们另设一个部门出来。
没想到,居然是将他们小组分割了出来,单独为他们成立一家公司。
好吧,仔细想想,好像这样也合理。
毕竟他们是拍电影的,老是和管理电影的搅合在一起,确实不太符合规矩。
以前只是试点也就罢了,如今看样子是要走上正轨了。
还是穿一条裤子的话,也容易遭人诟病。
而想通这些道理之后,陈浮生也就理解了国家为什么要给他们成立公司了。
“对,给你们成立公司,也是为了方便你们更好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你们内部的管理。”
陈浮生点了点头,心中还有不少疑惑,此时一件一件的问道:“朱书记,那我们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你觉得叫什么好呢?”朱书记不答反问。
陈浮生还真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报出了一个名字:“叫中国电影出口创汇公司可以吗?”
朱书记还在思考他的这个名字,一旁的丁书记却摇摇头道:“浮生同志,还是换一个吧,虽然你这个名字挺贴切,但我们要是同意了,他们中影该跑来闹了。”
朱书记闻言也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就说中国电影出口创汇公司这名字怎么不对劲,原来是和他们中影的职能冲突了……”
陈浮生见两位领导都这样说,也没有非要坚持使用他临时想出来的一个名字,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更好的,于是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名字的事,不如等我回去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吧?”
“嗯,也可以,反正这事也没那么着急。”
朱书记接着问道:“浮生同志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有的,既然给我们成立了公司,那这公司的地址在哪?接下来我们总不能还是在电影局里办公吧?”
“这你放心,会给你们安排新的房子,不过你们暂时还是先在电影局工作着,等房管局那边将你们的公司位置安排下来以后,会通知你们的。”
说到这,朱书记又补充了一句:“最迟年底肯定让你们公司开业。”
“谢谢朱书记!”
如果说一开始是几位领导轮流问陈浮生问题,那么接下来刚好反过来了。
“请问公司的上级部门是哪个单位?”
“电影局。”
“公司级别呢?”
“处级单位!”
“让我一个正科级管理一家处级单位?”
“呵呵,很快你就不是了。”
“……”陈浮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