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你的意思是说......”
    “在红作坊不出来干活,就是不务正业吗?”
    陈光明见张婶子闭了嘴,淡淡道。
    张婶子也感受到气氛不对,只敢低声嘀咕道:“我又没说错。”
    她本意是说陈光明,但听到干部们的耳中,就显得很刺耳了。
    张大山嚇了一跳。
    陈光明这话一听就有大问题。
    什么叫在红作坊不出来干活,就是不务正业啊!
    生產大队的大队长和干部们不都在里面没出来!
    他看见大队长和干部们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连忙衝到自家媳妇面前,怒喝道:“你个臭婆娘,在这里说什么鬼话,还不给光明道歉!”
    张婶子忽然被骂,整个人都有些懵了。
    她瞪大眼睛,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说几句大实话,竟然会被男人吼,还要她向那二流子道歉!
    这时陈村长蹙著眉看不下去了,“光明在红作坊,是在帮村里搭灶台。”
    听到这话,村民们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渐渐回过味来,他们满脸都露出惊讶,有些不相信自己听到的。
    陈光明竟然能帮村里搭灶台。
    什么时候这个二流子也能帮村里干正事了?!
    陈村长见大家不相信,忙把事情说了一遍,“村里之前的灶台有问题,幸好光明及时提醒。”
    等他来回讲了两遍,村民才终於相信,看陈光明的目光马上不一样了。
    之前他们就听了陈光明会打猎的事,现在又听说陈光明会建红作坊,竟感觉有些陌生。
    张婶子听了陈村长的话,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恨不得挖个洞直接钻进去。
    张大山羞的都想再给婆娘几个大逼兜。
    陈母在人群里红光满面,周围围著几个要好的也都在夸陈光明。
    “以前他不懂事,就知道出去乱跑。”
    “幸好,没学那些不好的,有些本事还有点用。”
    陈母乐呵呵的讲好话。
    以前她说这些,村里人肯定不信。
    但现在又是打猎又是建红作坊的,很多人就都信了。
    说起来,陈光明除了不务正业和懒了点,似乎確实没沾那些坏习惯,跟那些烂人完全不一样。
    加上现在政策变化,连小买卖都放开了,很多被叫不务正业、资本家尾巴的营生,竟然也都合法了。
    村里人又看看站在一堆干部旁边都有模有样的陈光明,感觉这个后生竟然还挺不错。
    林雨溪也在人群中看著陈光明,想到昨夜的话,心里盪起一阵阵涟漪。
    “好了,好了,都去干活啦。”
    好不容易將事情讲清楚,村长就让大家都散了。
    陈光明见预想结果达到,嘴角微微翘起,冷冷看了眼不知所措的张婶子,转身往红作坊去。
    小半天时间后。
    红作坊里土灶终於成功砌起来了。
    村长也去买来了合適的铁锅,安放在了土灶上。
    接下去就是尝试时间,干部们已经提早让人压榨甘蔗取汁,並且进行处理。
    场中,十一口连环锅一字排开。
    直风枪灶的口子已经点燃柴火,灶內温度不断上升。
    陈父等几个会熬红的,就將处理好的甘蔗汁倒入第一个最大的锅內。
    大火煮沸甘蔗汁,再不断去除表面浮沫,提高汁纯度。
    隨后,汁液依次转移至更小的锅中。
    这一步就需要全程依赖师傅经验来把控火候,陈父等人就有些手忙脚乱,最后甚至都来问陈光明。
    陈光明也不知道啊,大家只能蹲在锅前商量著来。
    汁水不断转移到小锅,持续搅拌蒸发水分,逐步浓缩至粘稠状。
    “可以了,可以了。”
    陈父高兴的叫起来,这一步他有经验。
    见浆已经浓缩到可拉丝,他快速顺时针搅拌,进行打沙。
    陈光明鬆口气,接下去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能把红做出来了。
    不管做出来的红跟那些老作坊的有多少差距,最少不会比陈父自己做的差。
    只要质量合格,他就能挑著出去卖。
    而事实证明,第一次做出的红质量比大家想像中的还要好。
    村长和干部见了,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心里头的那颗大石头也终於落了地。
    “光明,你这次立大功了。”村长重重拍了下陈光明的肩膀。
    “应该的。”陈光明表现的很平静。
    前世也是做过老板的人,这点事儿真没法影响他的心態。
    落在村长等人眼里,都觉得陈光明稳重,真的没有一点二流子的样子。
    陈父在一旁见了很得意,腰板儿都挺直了。
    等一行人离开红作坊,外面的太阳都要落山了,甘蔗地里的活也停了。
    村长就让大家先回去歇著,明天继续去红作坊熬红。
    隨著大家散去,各家各户在饭桌上都说起了红作坊的事儿,也都讲到了陈光明。
    到了第二天,村民们还在讲这件事。
    整个村子都因为红作坊的成功沸腾了,毕竟这关乎著村子里的每一个人。
    一次次红熬下来,陈父等红师傅越干越熟练。
    这时候已经没陈光明什么事了,他看著外面的甘蔗又琢磨起来。
    “村长,这甘蔗全都拿来熬红吗?”
    “你有其他想法?”
    “可以拉到市场上去卖啊。”
    “试过了,镇上太多人种甘蔗,根本卖不上价。”
    “这样啊,那就不能拉远点,其他地方不一定有种甘蔗。”
    听到这话,村长意外的看了眼面前的年轻人,自己也在思索可行性。
    最后,他还是摇摇头,现在政策还是不明朗,路上的风险也很大。
    “其实吧,我感觉可以试试。”
    陈光明知道这个年代大多数人还是不敢尝试。
    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一个个敢闯敢拼发家致富的故事。
    他试探道:“大队给开个村集体的证明,证明大队委託我售卖超產的甘蔗就成。”
    村长再次沉思。
    这还真有一些可行性。
    陈光明看上去就是经常在外混的。
    加上大队开的集体证明,政策上也有保证。
    如果陈光明真能把大队里的这些甘蔗卖出去,也能给大队减轻负担。

章节目录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冒奶的小键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冒奶的小键盘并收藏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