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初二回娘家
    转眼就是新的一年。
    初一拜庙门,初二拜丈人。
    陈光明和林雨溪初一的时候没有出门。
    两人早上又温存了一番后,打算把钱算一下。
    在之前卖鰻眷前,他们一共赚了两千块左右。
    然后拿了一千五百块钱去进了一千五百斤鰻。
    之前都有帐本记下来。
    他们算一下,总共赚了一千一百六十七块钱。
    其中大部分都一块五给了陈明勇、林晓和耗子等二级挑货郎,剩余的则都是林雨溪的摊位卖出去的。
    再加上林雨溪最近卖兔皮帽子和小商品也赚了些。
    夫妻俩一起数了钱现在他们手头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块了。
    “这么多钱!”
    林雨溪满脸激动。
    虽然有所预料,但真看到这么多钱,还是很兴奋。
    可惜鰻就过年几天好卖。
    如果每天都能有鰻眷卖的话,钱还不是隨便赚。
    “三千块啊,倒是可以买个二手拖拉机了。”
    陈光明心里琢磨。
    只是现在就算有钱了,也没有买拖拉机的门路。
    这事儿不能急。
    “媳妇,我感觉我们需要庆祝一下。”
    陈光明嘿嘿一笑。
    林雨溪听了,脸一下子红了,但还是乖乖闭上眼。
    初二一大早。
    陈光明就陪著林雨溪回去。
    拜年礼自然不会少,陈光明礼节一直很到位。
    特別要提一下的是。
    林雨溪的后妈还是在年前进了门。
    这个后妈是隔壁村的寡妇,带著一个十岁的女儿。
    林雨溪进去后什么都没有喊,
    送了节礼拜了年,陈光明和林雨溪就直接回去了。
    林父倒是很想留两人吃饭,但还是被拒了。
    以前家里条件差。
    回娘家的时候不在家里吃饭很正常。
    但是现在家里条件都好了。
    加上女婿有出息,林父还是捨得这顿饭的。
    但女儿女婿不愿意留下吃饭,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家里。
    陈光年和陈大嫂也回娘家了。
    陈母也在收拾著。
    她今天也打算回去一趟。
    以前条件差,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了。
    今年家里条件好了,她也想回去看看。
    “么儿,雨溪,你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陈父疑惑道。
    陈母却心中瞭然,警了眼没脸色的陈父。
    “刚好,要不要陪我去外公外婆家?”
    “你也很久没去了,外公外婆肯定想你了。”
    陈光明听了直接应下,“好啊。”
    外公外婆还是很疼他的。
    他记得外公外婆家种著很多果树。
    只要他过去,就会摘很多果子给他吃。
    对小时候的他来说,去外公外婆家等於有好吃的。
    “刚好带雨溪给他们看看。”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上次结婚没有下山。
    “好。”
    陈母满脸都是笑容。
    林雨溪也很高兴的点点头。
    她能感受到,自己在融入这个家。
    “那行,我去准备一下,保管娘这次回去风风光光的。”
    没一会儿,东西都理好了。
    陈光明和陈父各自挑著一个箩筐离开村。
    外公外婆家住在山坳里。
    还有有一段山路,去一趟並不容易。
    一直到了快中午的时候,他们才到了山坳里。
    余平和余安两兄弟早就眼巴巴等著了。
    姑姑在他们走之前说过,今年肯定会回家看看。
    现在初二了,他们一早就等著了。
    “来了。”
    余平忽然开口道。
    余安也发现了一行人,“表哥好像也来了。”
    “太好了,我们赶紧下去。”
    两兄弟连忙跑下山去接人。
    “姑姑,姑父,表哥,表嫂。”两兄弟问好道。
    “臭小子,赶紧来帮忙。”陈光明笑道。
    “好好好。”
    两兄弟连忙接过箩筐。
    陈光明轻鬆了,牵起媳妇往山坳里走去。
    很快就进了村子。
    陈母就不时的碰到一些熟人。
    “阿香,你回来了啊。”
    “真的好久没见了,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村里人见了都和陈母热情的打招呼。
    特別是那些跟陈母同岁的妇女,热情的不得了。
    很多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陈光明,好奇的打量著。
    这段时间。
    余家两个小子去山外面赚钱的事,早传开了。
    余平和余安回来也都是说去找小姑了,然后说表哥怎么怎么厉害,带著他赚了很多钱什么的。
    不过,两兄弟根本不肯说怎么赚钱,让村里人都好奇不已,都想著能不能见到余家的这个能赚钱的外孙。
    陈光明全程保持微笑。
    他能感觉这些人正在打量著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重生后记忆变好了缘故。
    这里很多人他竟然还记得。
    不过,他之前来这里的时候还小,很多人肯定都不记得他了,很难把他跟小时候的样子联繫到一起。
    陈母也不断和相熟的人打招呼。
    她明显也能感受到,村里人变得比以前热情了。
    以往她一个人回来的时候,这些村里人也只是点点头或者停下来简单打个招呼,哪里会主动凑上来说话。
    看来村里人也都知道她们家里变好了。
    当然,仅仅看打扮也能看出来。
    今年家里赚了钱,年前大家全都买了新衣服。
    她身上穿著的布料就是今年最新的款式,价格老贵了,如果不是么儿直接去付了款,
    她是真不舍的买。
    村里人也都在说她有福气,这一身大红色绣衣她们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肯定是商场里的稀罕货。
    “听说你儿子很会赚钱。”
    “说说都怎么赚钱的唄?有机会也带带我家娃?”
    这些妇女们热情的跟陈母攀交情。
    陈母听了这话,虽然一直笑著,但就是不接话。
    赚钱的事情怎么能乱说。
    不过,今天么儿的安排,真的让她感觉舒服。
    幸好这次带了么儿来。
    不然他们两个独自回来,肯定就走个过场。
    就在此时,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也过来了。
    大家聚在一起,又是一阵寒暄。
    这个时候也有村里人凑上来,好奇的想要看看箩筐里带了什么,有些村里人还不客气的想掀开箩筐看看。
    隨后,他们就看到里面的鰻、酱油肉、酱油鸡、山珍,还有菸酒、饼乾和果等东西,装满了一箩筐。
    “哟,带了这么多东西啊。”
    “都说你们家今年发了財,果然没错啊。”
    村民们都羡慕道。
    陈光明心中一笑,把装著饼乾和的袋子交给陈母,让她给这些乡亲们分一分。
    这次他专门多装了点东西,就想让陈母风光一下。
    他可是知道的。
    陈母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
    两个姐姐嫁的近,经常会有回来。
    陈母则是有好多年没回来了,村里不少人说閒话。
    刚好趁看这个机会,堵一下村里人的嘴。
    陈光明准备的东西,確实给陈母挣了脸面。
    外公外婆听到乡亲们不断说著他们有福气,女儿女婿这么孝顺,外孙又有出息,也笑开了。
    等饼乾和果分的差不多了,外公和外婆迎著一家人回了位於半山腰的家里。
    余家现在还没有分家,现在还住在破房子里。
    这种情况跟之前的陈家一样,全都没钱盖新房子。
    外婆回到家后,就连忙让儿媳妇去煮麵。
    今天她们都知道陈母一家人会回来,都等在家里。
    毕竟今年余平和余安每人都给家里赚了好几百回来,一家人都记得这个情,不好意思怠慢了小姑子。
    现在看到陈光明也跟著来了,脸上笑容更甚了。
    “光明,这是你媳妇吧?”
    外婆牵著林雨溪的手,笑的很和蔼。
    林雨溪连忙也喊了外婆,老太太笑眯了眼。
    没一会儿,面烧好了。
    陈光明一家人走了那么久山里,確实也累了。
    隨后一大家子人边吃边聊。
    主要聊的內容还是围绕著余平和余安两兄弟。
    大舅舅家除了余平外,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儿子和十一岁的女儿,二舅舅家则是还有两个十一岁的女儿。
    这两个女儿是双胞胎。
    几个孩子都过来叫姑姑姑父和表哥表嫂。
    “好好好。”
    陈父陈母笑著给应下,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包。
    林雨溪也连忙把红包拿出来。
    “都是同辈,拿什么红包。”外婆连忙道。
    陈光明却说他们已经赚钱了,该给红包的。
    几个小傢伙收了红包,叫的就更热情了。
    “箩筐里面还有果,余平余安,你们去分了吧。”
    陈光明道。
    小傢伙们听了又是一阵欢呼。
    把小孩子都打发走了,他们文开始聊起天。
    两个舅舅平常就是在家里种果树,然后挑著水果下山去卖,每年倒也勉强赚一些钱,
    换些米麵回来吃。
    “光明,你看看我们能不能也跟著做纽扣啊?”
    大舅子问道。
    他已经听说陈光明带村里做皮质纽扣的事情。
    每天每个人能赚一块钱,这可是不少了。
    他们辛辛苦苦种果树,一年都赚不了这么多。
    余平和余安回来说了,他们就动了心思。
    如果不是家里的果园確实要看著,他们都想跟著陈光明一起做挑货郎了,这赚钱速度比种果树快太多了。
    “当然可以了。”
    “到时候你们到我那里挑皮边角料,回来做就成。”
    陈光明一口应下。
    虽然这山路有点不好走。
    但每次可以多挑些皮料回去,半个月送一趟纽扣。
    “好好好。”
    大舅子应下,一家人也都很高兴。
    他们当初听到儿子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惊呆了。
    陈光明確实出息啊。
    陈母见了能够拉拔娘家,也很高兴。
    这样,她也时常能得到家里人的消息了。
    “大舅,能不能带我去山上看看。”陈光明道。
    “行啊。”
    大舅笑著点点头。
    刚好吃饱了出去转转。
    陈光明牵著林雨溪的手,跟著一起出去了。
    山坳四面环山,周围全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
    不过现在这年头果树產量都不高。
    加上已经过了採摘期,树上的果子已经不多了。
    陈光明问了果子的价格。
    果然非常低,这年代果子卖不上什么价。
    其实想要靠果子赚钱,还是需要对果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比如做成罐头,就能多赚十几倍的利润。
    但这非常难。
    他自己也没有做过相关的產业。
    “咦,这味道—”
    忽然,陈光明了下眉,闻到了一股臭味。
    “那是自家养的兔子,味大,就都养在了果园这边。”大舅介绍道。
    除了种果树,他们也就只能养养鸡,养养兔了。
    陈光明牵著林雨溪过去看。
    这些兔子雪白雪白的,被养的著实不错。
    “等会抓两只回去烧了。”大舅笑道。
    他们养兔子就是为了吃肉,很少卖出去的。
    “行啊。”
    “等会我来杀。”
    “哈哈,好。”
    大舅应下,直接去抓了肥嘟嘟的兔子。
    等又逛了一阵,三个人提著兔子回了家。
    陈光明直接让烧水。
    自己则是先给兔子放血,等看杀。
    原本大家都只是想看杀了兔子吃肉的。
    但陈光明却是把整张兔皮剥了下来,让余家所有人都非常吃惊,这兔子也剥的太乾净了吧?
    “么儿,这兔皮也能用吗?”陈母忽然开口道。
    最近这段时间,她可做了不少的兔皮帽子。
    现在看到兔皮,下意识就想到了。
    “嗯,处理处理,確实可以用。”陈光明道。
    陈母眼睛一亮。
    此时,余家人还听的很迷糊,
    陈母就把陈光明收野兔。
    然后剥皮后做兔皮帽的事情说了。
    只要有兔皮,他们就能製作成兔皮帽子卖。
    “我感觉大舅你们可以试著养兔子。”
    “兔子养大后,我有酒楼的门路,可以直接卖给酒楼,然后兔皮可以卖给我,我拿来做兔皮帽。”
    陈光明开口道。
    “这行吗?”大舅有些意动了。
    小舅也凑了上来,“给我们具体说说里面的门道。”
    陈光明点点头。
    想要养殖兔子,首先一步就是买种兔。
    现在养的兔子虽然能吃,兔皮也能用,但质量差了很多,他想要进行特定的处理也有些麻烦。
    製作出来的兔皮帽也只能卖低价。
    但如果买来专门的种兔,那养大后不仅肉多,兔皮和兔毛的质量都会高很多,卖的价格自然也会更高。
    不过,具体怎么养殖兔子,陈光明也不懂。
    他只是知道怎么收兔皮,怎么样的兔子兔皮最好。
    “这確实是个不错的门路。”
    “我回头就去镇上的畜牧站问问。”
    大舅兴致勃勃道。
    兔子他们也有一些养殖的经验。
    陈光明现在已经把销路都想好了,真可以试试!
    “我也感觉行。”
    “还能种果树和养兔子一起弄。”
    “对了,光明你有酒楼的门路,那我们再养些鸡怎么样?能不能找到门路卖出去?”小舅询问道。
    “我回头去问问。”
    陈光明来了兴趣。
    “对了,小舅你们可以把果园圈起来。”
    “到时候那些鸡就散养在果园里,让这些鸡多跑跑,口味上不会比野鸡差,也会更好卖。”
    “养在果园里?”外公疑惑开口。
    鸡养在果园里,果树上的果树肯定会被吃完吧?
    “这个做好管理就行了。”
    “果树结果的时候,这些鸡早就出栏了。”
    陈光明把自己知道的说了一遍。
    鸡群养在果园里,能咳食果园內的杂草、昆虫。
    鸡粪还富含各种营养,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果树生长。
    而这种散养的鸡,肉质紧实,会比普通鸡好的多。
    前世的走地鸡就比普通鸡贵不少。
    他感觉走地鸡的话,龙马老板肯定会感兴趣。
    “好处这么多?”大家都很惊讶。
    “嗯,我听人提到过,绝对靠谱。”
    大舅和小舅对视一眼,脸色认真的点点头。
    “行,就按你说的办。”
    “对了,光明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干?”
    “这事儿没有你参与,我总是有点不踏实。”
    “你放心,养殖肯定我们来,就是这个卖的事情,我怕兔子和鸡出栏后没人要,还是要靠你解决。”
    大舅道。
    这段时间听儿子说多了,他知道陈光明眼光好。
    陈光明就是个天生的生意人。
    如果陈光明能接手出货的话,他们肯定放心。
    “行,到时候我负责卖。”
    “还有去买种兔的时候,这钱我先垫著。”
    陈光明来了兴趣。
    在这个年代,养殖业同样也事个赚钱的行业。
    如果外公家里养兔和养鸡都能搞起来,绝对能够大赚一笔,甚至比那些小作坊赚的还要多。
    “哈哈,那就这么办。”
    事情定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来。
    主要还是完善接下去的养殖计划。
    中午,陈光明在外公外婆家吃了一顿兔肉大餐。
    等到了下午三点多。
    陈父陈母起身告別,要在天黑前赶回去。
    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也没有拦著。
    接下去他们打交道的时间肯定会越来越多。
    回去的路上,陈母很轻鬆。
    今天不仅仅是回娘家看了,还给娘家带来的希望。
    她真的感觉么儿今天真的是让她大大的长脸了。

章节目录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冒奶的小键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冒奶的小键盘并收藏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