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收碎布
第120章 收碎布
八一年,年假只有三天。
初四开始,各大国营厂里都开始了上班。
有些小作坊开工的时间还能更早一些。
陈光明在初四这天,前往了蔡师伯的作坊。
他手里提了不少东西,这次过来也当是拜年了。
蔡师伯的製衣作坊就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
门口掛著一块略显破旧的木牌,写著蔡氏製衣。
陈光明到了后,被人引进作坊里。
顿时,一股淡淡布料混合机油味扑面而来。
屋里面摆放看几台沉重笨拙的国產缝纫机。
旁边摊开了几匹灰色和蓝色布料,还有零星散落的剪刀、线团、针盒等製作衣服的东西。
在缝纫机前,工人们正在忙碌看。
“陈光明来了啊,等我一下。”蔡师伯站在作坊中央,一边手里拿著剪刀,一边招呼道。
他看到了陈光明手里提著的东西,感觉这个后生做事情確实周道,难怪洪生愿意收他当徒弟。
“没事,师伯您先忙著。”陈光明笑道。
他打量起作坊,里面的人刚好七个。
这也是作坊能招工人的极限了,不然会被查。
作坊里面的衣服样式很简单,就是灯芯绒背心、劳动布直筒裤、布罩衫和直筒布裤,样式都是黑色和蓝色。
“怎么看,看好了吗?”蔡师伯忙好后走过去。
“嗯。”
“这些衣服裤子看上去確实不错。”
陈光明点点头。
“而且这些衣裤都是针对女工和男工的。
他把作坊里面的衣裤优点都说了一遍。
蔡师伯听闻一愣。
他也没想到,陈光明的自光这么准。
当初他做这些衣裤,確实也是这么考量的。
他脸上露出欣赏,“想好了要什么了吗?”
“嗯。”
“这些我都要一些。”
陈光明道:“各自先来十件吧。”
“可以。”
“灯芯绒背心1.5元、劳动布直筒裤2元、布罩衫1.2元和直筒布裤1.5元。”蔡衣龙直接报了价。
陈光明心里计算了一下,直接点了头。
这些衣裤拿回去,出售的价格能直接翻个倍。
蔡衣龙让人把衣服包起来,陈光明付了六十二块。
“师伯,你这里的残次品卖不卖?”
做衣服肯定会有残次品,这种价格会低很多。
“確实有,你要?”
“嗯,要一些混著一起卖。”
“到时候就算遇到红袖章,也能有个交代。”
陈光明开口道。
正常卖衣服是需要券的。
买卖计划內的东西就是灰產,被查到会很麻烦。
但如果是残次品的话,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另外残次品虽然有很多毛病,但还是能穿的,加上价格上便宜,在山区等贫困的地方反而会更受欢迎。
蔡衣龙看向陈光明的目光越发欣赏了。
陈光明敢做这一行,可以称得上是胆大。
但是胆大外还很心细,竟然能抓住这些细节获利。
他能感受到陈光明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有,那里一堆全都是。”
“有些衣服挑出来,改改还能穿。”蔡师伯道。
“你要的话,全部就当一毛一斤给你了。”
陈光明马上过去查看。
那一堆里面,有残次成衣也有碎布边角料。
全部一起一毛一斤给了,就是按照边角料价格了。
“多谢师伯。”
“那这些残次品和碎布,我就全要了。”
陈光明连忙道。
不管是残次品还是碎布,他都有大用。
蔡师伯满意的点点头,那些碎布本来就要处理。
陈光明没有挑直接全都要了,確实是个懂规矩的。
如果只是碎布的价格,显然高了。
但如果是混入残次品成衣的价格,反而是低了。
陈光明显然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真诚的道谢。
“那我先拉50斤碎布走吧。”他道。
他这次骑著自行车过来,又要运成衣,又要拉碎布,只能先拉这么多,下次过来可以拉著板车。
“可以。”
蔡衣龙点点头,打包了五十斤碎布给他。
陈光明又付了五块钱。
隨后,他告別了师伯,把所有东西绑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骑著自行车离开了作坊。
离开小巷子后,他就使劲蹬著自行车。
这一大包,可是价值上百元。
但是他骑著自行车,后面还载著那么多东西,確实非常的显眼,刚好有戴红袖章的看到了。
“你等一下。”
陈光明被喊住,心里沉了一下。
他马上停下了自行车,笑著脸主动推车过去。
“这麻袋里都是什么?”稽查员问道。
“瞎都是些碎布。”
“我帮村里收些碎布,响应变废为宝的號召呢。”
陈光明笑著。
隨后主动把麻袋打开。
马上就露出了一堆碎布来。
稽查员看了眼远处的小巷,微微頜首。
“行,你可以走了。”
“唉,多谢同志,多谢同志。”
陈光明连忙点头哈腰的道谢,
“嗯。
见陈光明態度好,稽查员还点了点头回应。
陈光明又骑上自行车,快速的驶远。
没多久,他就离开了镇上,不由鬆了口气。
他刚刚把那些成衣都藏在了碎布里面。
如果稽查员再坚持的仔细点,真的可能搜出来。
不过,对方见他骑著自行车,又打著帮村里收废品的名头,对方也没想检查的那么仔细。
小半个小时后。
他骑著自行车回了村子。
村里人见了他,都笑著不断打招呼。
最近做纽扣的活儿也重新开始了,他们每天都能做不少皮质纽扣出来,一天赚个一块还是非常不错的。
“光明,那一大袋是什么啊?”
不断有人盯著自行车后的几个麻袋看。
最近陈光明不时就能找到些赚钱的门路出来。
他们下意识的就感觉,陈光明肯定又找到门路了!
“没啥,就是一些碎布。”陈光明笑道。
变废为宝响应政策,这没什么不能拿出来说的。
“碎布?”
村里人都一愜,没想出来碎布能干啥。
但他们还是留了个心眼,打算等会就让家里的婆娘过去一趟,看看陈光明是不是又有什么赚钱门路了。
陈光明回到家的时候,林雨溪刚从集市回来不久。
刚开年,小商品生意有点差。
见到陈光明回来,林雨溪连忙迎上来帮忙。
“衣服拿回来了?”
陈母也从屋里迎出来。
“嗯,拿回来了。”
陈光明把麻袋拿下来打开。
马上一堆碎布就映入了陈母和林雨溪的眼中。
“怎么都是碎布?”陈母燮著眉。
“刚刚还真多亏了这些碎布。”
陈光明把刚刚遇到红袖章的事情说了一遍。
陈母听了心有余悸。
一次性拿那么多衣服,真被查到就麻烦了。
陈光明让林雨溪去把竹蓆拿出来铺在地上,隨后把麻袋里面的碎布全都倒了出来,铺满了竹蓆。
他走过去扒拉开碎布,把那些衣服扒拉出来。
“你这衣服有问题啊。”
陈母忽然起来,拿了件残次品出来。
“么儿,你不会被骗了吧?
,
林雨溪和陈大嫂也连忙出来看。
“还真是,这袖子都缝错了。”陈大嫂道。
林雨溪则是疑惑的看看陈光明。
“这本来就是残次品啊。”陈光明摊摊手。
“残次品你还要?”
“几毛一斤,为什么不要。”
听到他的话,所有人都是一。
陈母反应过来,忽然瞪大了眼睛。
衣服还能按斤卖的?
这衣服一斤都不到吧?
“这么好的料子,我改改肯定还能穿啊。”
陈母高兴道。
缝错了拆掉重新缝就是了。
虽然会丑很多,有些地方还要用碎布补一下。
这衣服可是一件都要好几块。
卖不出去都没事,她可以自己穿啊!
“赚了,赚了,还是么儿有本事啊。”
陈母的態度马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这些才是我进的货。”
陈光明把几件衣服和裤子找出来。
“这是灯芯绒背心、劳动布直筒裤、布罩衫和直筒布裤啊,质量看著真不错啊。”陈母眼睛一亮。
她拿起了一件布罩衫和直筒布裤,在身上试了试,感觉肯定合身。
“娘,你喜欢就拿一套走。”陈光明笑著说。
他娘的那套工服缝缝补补全是补丁,该换一套了。
“不用不用。”
“这些都是卖钱的,我拿来做什么?”
陈母连忙拒绝,“那件破布罩衫我改改就行。”
这一套肯定值个好几块,她可捨不得。
那个破衣服她怎么穿都不心疼。
“原来是掺在里面了。”
“我们赶紧把这些布都分类一下。”
陈母兴致勃勃的开始干活。
没一会儿,就把所有成衣都找了出来。
隨后,他们又开始找那些残次品,找了十来件。
有几件还能用,但有些就补也补不起来了。
“这些可以改成小孩子的衣服。”陈母直接道。
大人的衣服改下给孩子穿,在农村太常见了。
“这些碎布要怎么弄?”林雨溪询问。
“嗯,这些碎布可以分一下。”
“大块布可以拿来做儿童开襠裤,太小的做纽扣。”
陈光明直接开口。
他回来的时候就把一切都想好了。
“好好好,你的主意好。”陈母听了忍不住拍手。
这碎布一毛一斤,她们赚翻了。
陈大嫂在一旁有些酸,“跟著说一声光明运气好。”
“这哪里是运气,分明是么儿眼光好。”
陈母反驳道。
么儿能低价买到,別人可没这个机会!
陈大嫂听了汕汕一笑。
就在几人聊著天的时候,院外忽然有人敲门。
他们家为了隱私,砌了高墙。
外面人根本就不知道院子里面都发生了什么。
“娘,你去开门吧。”
“就是收了些碎布,没什么好隱藏的。”
陈光明不以为意道。
隨后,他把好的衣服都收了起来,回了房。
陈母就笑著起开了门。
“光明收了这么多碎布啊。”
“是啊,光明这是打算用这些布做什么啊?”
婶子们进了院子,不断打听著。
陈母不知道怎么答,就一直笑著不开口。
陈光明和林雨溪这时也出来,大家连忙追问道。
“我是打算做些布纽扣。”他道。
子们听了眼睛一亮。
但下一刻,她们全都被泼了一盆凉水。
跟皮纽扣能靠敲不一样,布纽扣必须要用缝纫机。
“婶子们买台缝纫机,就能到我这接货。”
陈光明直截了当道。
子们听闻都张张嘴,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了。
缝纫机她们也想要啊。
但是一台缝纫机一百多,还需要券。
她们都有些捨不得。
“哈哈,买缝纫机是大事,还是要回去商量商量。”
陈光明没有再多说什么。
如果这些婶子们愿意买缝纫机,他可以给货。
本身这也对他想要开个加工作坊有益。
到时候东西直接让这些子们自己拿回去做就行。
不然他要开加工作坊,还要买很多台缝纫机。
买地、建作坊,再加上买缝纫机,三千块都不够。
婶子们弄清楚情况,很快各自离开。
陈光明把好的成衣收好,又整理出了残次品。
这些残次品能改的都改一下。
陈母在吃完午饭后,就兴致勃勃的开始改衣服,
等到下午三点,陈明勇等人也回来了。
他们今天也閒不住的进了山,打算儘早开始赚钱。
每个人负责一个村,他们打算用两天时间,把周围逛一遍,可惜刚刚过年大家的消费意愿都不大。
没办法,刚过完年,手头肯定紧。
就连存著的山珍,也都被换成了各种必需品。
他们卖的又都是小商品为主,各家也都存著了。
如果没办法靠收的货在中间再赚一手,赚到钱肯定又要打个折扣,赚的钱可比卖鰻时差远了。
“接下去我们卖衣服吗?”林晓兴致勃勃道。
这些衣服的利润一件恐怕要比鰻还高。
其他人也全都眼晴一亮,有些激动起来。
“嗯,接下去要卖衣服。”
“灯芯绒背心我给你们两块二,你们可以卖三块。”
“劳动布直筒裤给你们三块,你们可以卖四块。”
“布罩衫和直筒布裤一块八,可以卖两块五。”
陈光明把价格都报了。
衣服行业的利润是一倍多。
他还要做二道贩子,又抽了一半的利润。
不过卖衣服是暴利行业,剩下的利润依旧很可观!
八一年,年假只有三天。
初四开始,各大国营厂里都开始了上班。
有些小作坊开工的时间还能更早一些。
陈光明在初四这天,前往了蔡师伯的作坊。
他手里提了不少东西,这次过来也当是拜年了。
蔡师伯的製衣作坊就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
门口掛著一块略显破旧的木牌,写著蔡氏製衣。
陈光明到了后,被人引进作坊里。
顿时,一股淡淡布料混合机油味扑面而来。
屋里面摆放看几台沉重笨拙的国產缝纫机。
旁边摊开了几匹灰色和蓝色布料,还有零星散落的剪刀、线团、针盒等製作衣服的东西。
在缝纫机前,工人们正在忙碌看。
“陈光明来了啊,等我一下。”蔡师伯站在作坊中央,一边手里拿著剪刀,一边招呼道。
他看到了陈光明手里提著的东西,感觉这个后生做事情確实周道,难怪洪生愿意收他当徒弟。
“没事,师伯您先忙著。”陈光明笑道。
他打量起作坊,里面的人刚好七个。
这也是作坊能招工人的极限了,不然会被查。
作坊里面的衣服样式很简单,就是灯芯绒背心、劳动布直筒裤、布罩衫和直筒布裤,样式都是黑色和蓝色。
“怎么看,看好了吗?”蔡师伯忙好后走过去。
“嗯。”
“这些衣服裤子看上去確实不错。”
陈光明点点头。
“而且这些衣裤都是针对女工和男工的。
他把作坊里面的衣裤优点都说了一遍。
蔡师伯听闻一愣。
他也没想到,陈光明的自光这么准。
当初他做这些衣裤,確实也是这么考量的。
他脸上露出欣赏,“想好了要什么了吗?”
“嗯。”
“这些我都要一些。”
陈光明道:“各自先来十件吧。”
“可以。”
“灯芯绒背心1.5元、劳动布直筒裤2元、布罩衫1.2元和直筒布裤1.5元。”蔡衣龙直接报了价。
陈光明心里计算了一下,直接点了头。
这些衣裤拿回去,出售的价格能直接翻个倍。
蔡衣龙让人把衣服包起来,陈光明付了六十二块。
“师伯,你这里的残次品卖不卖?”
做衣服肯定会有残次品,这种价格会低很多。
“確实有,你要?”
“嗯,要一些混著一起卖。”
“到时候就算遇到红袖章,也能有个交代。”
陈光明开口道。
正常卖衣服是需要券的。
买卖计划內的东西就是灰產,被查到会很麻烦。
但如果是残次品的话,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另外残次品虽然有很多毛病,但还是能穿的,加上价格上便宜,在山区等贫困的地方反而会更受欢迎。
蔡衣龙看向陈光明的目光越发欣赏了。
陈光明敢做这一行,可以称得上是胆大。
但是胆大外还很心细,竟然能抓住这些细节获利。
他能感受到陈光明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有,那里一堆全都是。”
“有些衣服挑出来,改改还能穿。”蔡师伯道。
“你要的话,全部就当一毛一斤给你了。”
陈光明马上过去查看。
那一堆里面,有残次成衣也有碎布边角料。
全部一起一毛一斤给了,就是按照边角料价格了。
“多谢师伯。”
“那这些残次品和碎布,我就全要了。”
陈光明连忙道。
不管是残次品还是碎布,他都有大用。
蔡师伯满意的点点头,那些碎布本来就要处理。
陈光明没有挑直接全都要了,確实是个懂规矩的。
如果只是碎布的价格,显然高了。
但如果是混入残次品成衣的价格,反而是低了。
陈光明显然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真诚的道谢。
“那我先拉50斤碎布走吧。”他道。
他这次骑著自行车过来,又要运成衣,又要拉碎布,只能先拉这么多,下次过来可以拉著板车。
“可以。”
蔡衣龙点点头,打包了五十斤碎布给他。
陈光明又付了五块钱。
隨后,他告別了师伯,把所有东西绑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骑著自行车离开了作坊。
离开小巷子后,他就使劲蹬著自行车。
这一大包,可是价值上百元。
但是他骑著自行车,后面还载著那么多东西,確实非常的显眼,刚好有戴红袖章的看到了。
“你等一下。”
陈光明被喊住,心里沉了一下。
他马上停下了自行车,笑著脸主动推车过去。
“这麻袋里都是什么?”稽查员问道。
“瞎都是些碎布。”
“我帮村里收些碎布,响应变废为宝的號召呢。”
陈光明笑著。
隨后主动把麻袋打开。
马上就露出了一堆碎布来。
稽查员看了眼远处的小巷,微微頜首。
“行,你可以走了。”
“唉,多谢同志,多谢同志。”
陈光明连忙点头哈腰的道谢,
“嗯。
见陈光明態度好,稽查员还点了点头回应。
陈光明又骑上自行车,快速的驶远。
没多久,他就离开了镇上,不由鬆了口气。
他刚刚把那些成衣都藏在了碎布里面。
如果稽查员再坚持的仔细点,真的可能搜出来。
不过,对方见他骑著自行车,又打著帮村里收废品的名头,对方也没想检查的那么仔细。
小半个小时后。
他骑著自行车回了村子。
村里人见了他,都笑著不断打招呼。
最近做纽扣的活儿也重新开始了,他们每天都能做不少皮质纽扣出来,一天赚个一块还是非常不错的。
“光明,那一大袋是什么啊?”
不断有人盯著自行车后的几个麻袋看。
最近陈光明不时就能找到些赚钱的门路出来。
他们下意识的就感觉,陈光明肯定又找到门路了!
“没啥,就是一些碎布。”陈光明笑道。
变废为宝响应政策,这没什么不能拿出来说的。
“碎布?”
村里人都一愜,没想出来碎布能干啥。
但他们还是留了个心眼,打算等会就让家里的婆娘过去一趟,看看陈光明是不是又有什么赚钱门路了。
陈光明回到家的时候,林雨溪刚从集市回来不久。
刚开年,小商品生意有点差。
见到陈光明回来,林雨溪连忙迎上来帮忙。
“衣服拿回来了?”
陈母也从屋里迎出来。
“嗯,拿回来了。”
陈光明把麻袋拿下来打开。
马上一堆碎布就映入了陈母和林雨溪的眼中。
“怎么都是碎布?”陈母燮著眉。
“刚刚还真多亏了这些碎布。”
陈光明把刚刚遇到红袖章的事情说了一遍。
陈母听了心有余悸。
一次性拿那么多衣服,真被查到就麻烦了。
陈光明让林雨溪去把竹蓆拿出来铺在地上,隨后把麻袋里面的碎布全都倒了出来,铺满了竹蓆。
他走过去扒拉开碎布,把那些衣服扒拉出来。
“你这衣服有问题啊。”
陈母忽然起来,拿了件残次品出来。
“么儿,你不会被骗了吧?
,
林雨溪和陈大嫂也连忙出来看。
“还真是,这袖子都缝错了。”陈大嫂道。
林雨溪则是疑惑的看看陈光明。
“这本来就是残次品啊。”陈光明摊摊手。
“残次品你还要?”
“几毛一斤,为什么不要。”
听到他的话,所有人都是一。
陈母反应过来,忽然瞪大了眼睛。
衣服还能按斤卖的?
这衣服一斤都不到吧?
“这么好的料子,我改改肯定还能穿啊。”
陈母高兴道。
缝错了拆掉重新缝就是了。
虽然会丑很多,有些地方还要用碎布补一下。
这衣服可是一件都要好几块。
卖不出去都没事,她可以自己穿啊!
“赚了,赚了,还是么儿有本事啊。”
陈母的態度马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这些才是我进的货。”
陈光明把几件衣服和裤子找出来。
“这是灯芯绒背心、劳动布直筒裤、布罩衫和直筒布裤啊,质量看著真不错啊。”陈母眼睛一亮。
她拿起了一件布罩衫和直筒布裤,在身上试了试,感觉肯定合身。
“娘,你喜欢就拿一套走。”陈光明笑著说。
他娘的那套工服缝缝补补全是补丁,该换一套了。
“不用不用。”
“这些都是卖钱的,我拿来做什么?”
陈母连忙拒绝,“那件破布罩衫我改改就行。”
这一套肯定值个好几块,她可捨不得。
那个破衣服她怎么穿都不心疼。
“原来是掺在里面了。”
“我们赶紧把这些布都分类一下。”
陈母兴致勃勃的开始干活。
没一会儿,就把所有成衣都找了出来。
隨后,他们又开始找那些残次品,找了十来件。
有几件还能用,但有些就补也补不起来了。
“这些可以改成小孩子的衣服。”陈母直接道。
大人的衣服改下给孩子穿,在农村太常见了。
“这些碎布要怎么弄?”林雨溪询问。
“嗯,这些碎布可以分一下。”
“大块布可以拿来做儿童开襠裤,太小的做纽扣。”
陈光明直接开口。
他回来的时候就把一切都想好了。
“好好好,你的主意好。”陈母听了忍不住拍手。
这碎布一毛一斤,她们赚翻了。
陈大嫂在一旁有些酸,“跟著说一声光明运气好。”
“这哪里是运气,分明是么儿眼光好。”
陈母反驳道。
么儿能低价买到,別人可没这个机会!
陈大嫂听了汕汕一笑。
就在几人聊著天的时候,院外忽然有人敲门。
他们家为了隱私,砌了高墙。
外面人根本就不知道院子里面都发生了什么。
“娘,你去开门吧。”
“就是收了些碎布,没什么好隱藏的。”
陈光明不以为意道。
隨后,他把好的衣服都收了起来,回了房。
陈母就笑著起开了门。
“光明收了这么多碎布啊。”
“是啊,光明这是打算用这些布做什么啊?”
婶子们进了院子,不断打听著。
陈母不知道怎么答,就一直笑著不开口。
陈光明和林雨溪这时也出来,大家连忙追问道。
“我是打算做些布纽扣。”他道。
子们听了眼睛一亮。
但下一刻,她们全都被泼了一盆凉水。
跟皮纽扣能靠敲不一样,布纽扣必须要用缝纫机。
“婶子们买台缝纫机,就能到我这接货。”
陈光明直截了当道。
子们听闻都张张嘴,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了。
缝纫机她们也想要啊。
但是一台缝纫机一百多,还需要券。
她们都有些捨不得。
“哈哈,买缝纫机是大事,还是要回去商量商量。”
陈光明没有再多说什么。
如果这些婶子们愿意买缝纫机,他可以给货。
本身这也对他想要开个加工作坊有益。
到时候东西直接让这些子们自己拿回去做就行。
不然他要开加工作坊,还要买很多台缝纫机。
买地、建作坊,再加上买缝纫机,三千块都不够。
婶子们弄清楚情况,很快各自离开。
陈光明把好的成衣收好,又整理出了残次品。
这些残次品能改的都改一下。
陈母在吃完午饭后,就兴致勃勃的开始改衣服,
等到下午三点,陈明勇等人也回来了。
他们今天也閒不住的进了山,打算儘早开始赚钱。
每个人负责一个村,他们打算用两天时间,把周围逛一遍,可惜刚刚过年大家的消费意愿都不大。
没办法,刚过完年,手头肯定紧。
就连存著的山珍,也都被换成了各种必需品。
他们卖的又都是小商品为主,各家也都存著了。
如果没办法靠收的货在中间再赚一手,赚到钱肯定又要打个折扣,赚的钱可比卖鰻时差远了。
“接下去我们卖衣服吗?”林晓兴致勃勃道。
这些衣服的利润一件恐怕要比鰻还高。
其他人也全都眼晴一亮,有些激动起来。
“嗯,接下去要卖衣服。”
“灯芯绒背心我给你们两块二,你们可以卖三块。”
“劳动布直筒裤给你们三块,你们可以卖四块。”
“布罩衫和直筒布裤一块八,可以卖两块五。”
陈光明把价格都报了。
衣服行业的利润是一倍多。
他还要做二道贩子,又抽了一半的利润。
不过卖衣服是暴利行业,剩下的利润依旧很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