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骑自行车卖货
    “光明,快来看看箩筐做的怎么样。”
    陈父拿著两个长方形的箩筐给陈光明看。
    陈光明接过来,来到了自行车旁。
    此时自行车上横著两根长木,他把箩筐固定在长木的两边,隨后推著自行车走了一段路。
    “不错,就是这样。”
    “直接把箩筐和长木固定在一起就行了。”
    陈光明脸上都是满意,这箩筐跟他印象里一样。
    “哈哈,那就好。”陈父听闻也笑起来。
    隨后,他开始將两根长木和箩筐固定死,再把长木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两个箩筐固定在了自行车两边。
    一切都固定好后,陈光明装了些货进去,骑著自行车出去,特意找那种凹凸不平的地面逛了一圈。
    现在的路还是太差了。
    如果收到如鸡蛋这种东西,必须包裹好才行。
    “爹,大哥,就按这种做就行。”
    “好。”
    陈父和陈大哥高兴的点头。
    林雨溪这个时候提著竹篮从外面回来。
    刚刚她去几户老人家那里收了皮质纽扣。
    “光明,你收到废旧布料了?”林雨溪惊喜道。
    只是短短时间,消息已经在村子里传开了。
    “嗯,运气好收到了一些。”
    “布料都已经送去娘那边了。”
    “她们再研究怎么做衣服好,你等会过去看看。”
    陈光明把事情都交代了一遍。
    “好。”
    林雨溪把手里东西放下,又去记了帐。
    別看林雨溪只需要早上去集市卖货,回来后她也一直都没有停下来,一点都不比他轻鬆。
    陈光明就想著,样心村那个摊位是时候盘出去了。
    林雨溪只要管好家里的事情就行了。
    等到晚上夫妻两个在被窝里的时候,陈光明就把事情跟林雨溪说了一遍。
    “都听你的。”林雨溪应下。
    当初她选择在心村的集市摆摊,也是为了帮陈光明分担,同时也是想给自己找点活干。
    现在,心村集市对陈光明的帮助已经越来越小。
    家里的衣服作坊慢慢摊开了,接下去肯定要好好管好作坊这边的事情,心村集市的摊位確实顾不上了。
    “那你明天先问一下姐妹里面谁要接手。”
    “到时候还是按乡里的集市一样,三七分成。”
    陈光明將媳妇楼在怀里。
    有这么一个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媳妇,真是件幸运的事情,这一世两个人一定能携手走的更远。
    第二天。
    盟兄弟们又在陈光明这里集合。
    除了陈明勇、林晓、余平、余安和耗子,其他盟兄弟也在,此时全都满脸羡慕的看著骑著自行车的几人。
    只是短短几天时间没跟在陈光明身边,竟然一下子又被甩开了很远,这让他们迫切的想要跟上几人的步伐。
    他们今天就打算跟著大家一起走街串巷去卖货。
    陈光明就让陈明勇、林晓和耗子继续分別带著两个人组成三人小队一起去卖货。
    这几天確实要把其他人都带出来了,不然他们接下去骑著自行车去更远的地方卖货,
    其他人完全跟不了。
    他把路上需要注意的事情讲了一遍,三个小队就各自找了一条路线出发。
    大家现在都是老挑货郎了,现在也不太需要固定路线了,只要一个个村子卖过去就行。
    陈光明是没打算再管太多了,大家现在都可以自由行动了,甚至想要自己带家人和朋友一起都是可以的。
    在大南乡上。
    没办法离开大南乡的徐平就已经发展了几个下手。
    还有赵上峰。
    这段时间除了本村的野味,也有收其他猎人的野味,然后发展出了一个收货和送货的小团队。
    不止是陈光明知道发展二级挑货郎的好处,他们也都学了去,然后渐渐壮大自己手中的销售网络。
    陈光明今天就去收了一次野味和货。
    然后一起送到了镇上卖,又收了小商品回来。
    其实他接下去把收货和送货的活交给陈父和大哥,这个他都已经对接好了,只要称货和结帐就行了。
    这样,他就能把更多时间放在卖货和开拓市场上。
    隨后的第二天。
    陈光明带著余平和余安去了一趟水头镇进货。
    三个人又是挑回来满满一箩筐的皮货。
    等他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陈明勇几个人也都回来了,正在他的院子里。
    陈父和陈大哥这段时间已经把所有箩筐都做好了。
    陈明勇和林晓在院子里骑著,满脸兴奋。
    这些箩筐挺大的,完全不会比他们挑著的箩筐小,骑著自行车的情况下,比自己挑箩筐要省力太多了。
    “光明,我们明天就骑著自行车去卖货吧?”
    “行啊,我们到时候去远一点的地方。”
    陈光明点头。
    他这次又进了很多皮货,够卖一段时间了。
    大家商量后,就各自回去休息。
    陈光明累了一天了,吃了饭和林雨溪早早去休息。
    在床上的时候,林雨溪把今天做了什么都说了。
    衣服那边,婶子们已经商量出了方案,不过都是商量的结果,一块钱奖励也不好给,
    她就做主给每个人分了一毛钱,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你做的很好。”
    “这种钱没必要省。”
    “只要把积极性都带动起来,很快就能赚回来。”
    陈光明笑道。
    这段时间不时就会教林雨溪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
    全都是他前世的经验。
    有些经验甚至还是林雨溪教过他的。
    现在他把这些经验都教给林雨溪,能让林雨溪少走很多弯路。
    然后是心村集市的摊位。
    林雨溪打算教给林阿圆去做,已经谈好了。
    接下去,她会带林阿圆一段时间,等她熟悉了,就会把心村集市的摊位教给林阿圆做,自己抽三成。
    “行,这个你做主就好。”陈光明笑道。
    竟然选了林阿圆,还真是凑巧了。
    前世的时候,就是林阿圆和陈明勇好过。
    只是后来两个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闹翻了。
    不知道这一次两人会不会还在一起,加上两人现在的命运也已经被改变,在之后不知道会有什么进展。
    不过在能力上,林阿圆是完全没问题的。
    前世的时候,林阿圆后来在东北那边做蛋糕生意,做的也非常不错,这个摊子交给她確实非常不错。
    “光明,你感觉阿圆和陈明勇两个人有没有戏?”
    就在此时,林雨溪忽然问道陈光明意外看了眼媳妇,摇头笑道:“这个我们不用管,顺其自然就好,免得事情不成还要被埋怨。”
    “好,唔————.等等。”
    两夫妻说好事了,自然又到了办正事的时间。
    第二天。
    陈光明早早起来。
    等吃了早饭,他检查起自行车。
    除了箩筐外,他还在自行车的车头上绑上鼓,到时候在骑车的时候,还能不时的敲上两下。
    没一会儿,大家骑著自行车过来集合。
    “走吧。”
    陈光明招呼一声,带队出发了。
    有自行车速度就是快。
    他们很快就到了目標的第一个村子。
    “太爽了,这就到了。”
    “是啊,这速度提升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站在村外,大家都有些激动,
    这个村子还是距离比较远的一个。
    如果不是想著太早会影响村民睡觉,他们早就可以到达第一个村子,开始卖东西了。
    不过,那附近的村子需求已经不多了。
    他们就把这些近的村子都交给了其他盟兄弟卖。
    他们这一次打算走远点,因此在天才刚亮的时候,多骑了一会儿,去更远一点的村子开始卖。
    现在已经日上三竿了,可以开始卖了。
    陈光明率先敲响了绑在自行车上的鼓,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就传来出去,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力。
    “是挑货郎来了。”
    “哎,这次的挑货郎还是骑著自行车来的啊。”
    “我感觉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村民们看著村口的货郎,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
    陈光明几个已经骑著自行车进了村。
    六个人都隔著一段距离。
    这样有人喊的时候,后面的人就能停下卖货。
    反正骑著自行车,他们可以很快在整个村子逛一圈,这优势可不是挑著箩筐靠两条腿走路能比的。
    “皮带、衣服、扣子、小商品,应有尽有,价格公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村里的老人和妇女们被这阵熟悉的叫卖声吸引|,纷纷从自家门口走出来。
    很快,就有人开口喊货郎。
    骑在最前面的陈光明就迎了上去。
    其他人则继续骑著自行车往前走,嘴里吆喝著。
    陈光明把自行车停下后,將自行车一提用大脚剎固定好,隨后把掛篮箩筐的盖子打开箩筐里面的东西就映入大家眼里。
    他拿了皮带和衣服掛在自行车的二八槓上摊开,小商品则放在翻过来的箩筐盖上,开始介绍起来。
    几个小孩好奇地围到了自行车旁,盯著那些顏色鲜艷的小商品眼晴都亮了。
    一个穿著蓝布衫、手里提著篮子的妇女走近,问道:“货郎,这些皮带结实吗?一条多少钱?”
    陈光明笑著回答:“皮带都是自家作坊產的,一条才一块,用料结实耐用,比市场上的皮带便宜的多。”
    妇女下意识还价。
    但被他一句实诚价,所有人都是这个价回绝。
    “婶子,你之后也可以到处问问。”
    “这个价格肯定不会卖你贵,如果你打听到我卖给谁的价比这个低,下次你只管过来,我给你补差价。”
    陈光明道。
    妇女听后点头付了钱,皮带揣进篮子里,又指著箩筐里的衣服问:“这些衣服呢?都是新做的吗?”
    “是啊,这些都是自家人做的,都是用好料子衣服改的,绝对不影响穿!”陈光明笑道。
    妇女就又挑起来。
    不远处,余平和余安也在自己的自行车旁忙碌起来,从箩筐里取出一些农具和日用品,同样吆喝推销。
    村民们围拢得越来越多,有人开始议论起来,“哎呀,现在挑货郎都骑自行车来了。
    》
    “是啊,以前挑货郎一天能卖多少,现在骑车一天能跑几个村,不知道能赚多少。”
    陈光明听见这些议论笑著没有接话。
    自行车不仅节省体力,確实也极大提高了效率。
    没一会儿。
    他们就把村子逛了一遍,直接向下一个村骑去。
    铃铃铃一他们只是刚进了乡,忽然听见一阵铃鐺声。
    “这是其他货郎的响器?”林晓询问。
    他们之前卖货的时候,也遇到过其他的挑货郎。
    这些挑货郎有人用拨浪鼓,有人用铃鐺,都是为了吸引村民们的注意力,提醒有货郎来了。
    “那就先不要敲鼓了,我们进去看看。”
    陈光明道。
    这种情况下,没必要跟对方直接起衝突。
    六个人骑著自行车进了村。
    很快,他们就看到两个货郎挑著箩筐的身影。
    对方这时也发现了他们。
    看见他们都骑著自行车,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年头自行车可不好卖。
    但面前的六个人竟然人手一辆!
    加上对方人多,两个货郎满脸的警惕神色。
    “这里是我们先来的。”对方主动道。
    听到对方嘴里不断带著的警告,陈明勇冷笑一声。
    “怎么?你们是想赶我们走?”
    两个货郎对视一眼,感受到了对方的不好惹。
    毕竟对方不仅仅骑著自行车,还六个人一起行动。
    真对上,他们根本没胜算。
    “这里既然是你们先来的,我们自然会守规矩,这就离开这里。”就在这时,陈光明忽然开口道。
    陈光明对著两人拱了拱手,带著大家快速离开。
    “哥,他们走了。”
    见到陈光明几人离开,一个货郎有些得意道。
    他感觉自己在对峙中获胜了。
    但另外一个货郎却著眉摇了摇头。
    “他们是不想跟我们浪费时间。
    他看的很透彻。
    对方骑著自行车,行进速度太快了。
    而且看样子还跟他们走的是一条路线。
    以自行车的速度,他们到达下一个村的时候,对方肯定都已经买完东西骑走了,他们只能跟著吃口剩的。
    “我们只能换条路了。”他嘆口气。
    真不知道对方从哪里弄来的自行车。
    这自行车稍加改造,確实能够作为挑货郎最好用的交通工具,两种的效率完全不在一个级別上。
    “啊?”先开口的挑货郎一愣。
    等听了理由后,他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自己这边竟然吃了这么大亏,亏他还洋洋得意!
    陈光明带著几个人一个个村卖下去。
    几个村子卖下来,他们竟然就到了隔壁乡里。
    “这就到隔壁乡了啊。”
    “確实有点快了,我们赶赶,感觉都能到隔壁镇。”
    “是啊,现在才中午呢。”
    停在另外一个乡的土路上,大家忍不住议论起来。
    以前没自行车的时候,他们一路都到不了这里。
    “先吃点饼子,我们继续赶路。”陈光明道。
    大家纷纷点头。
    等休息够后,陈光明和兄弟们骑著自行车离开了刚刚卖货的村子,朝著下一个村庄缓缓前行。
    到了下一个村子入口处,陈光明又敲响了绑在车头的鼓,清脆响亮的声音很快吸引不少村民围拢过来。
    “挑货郎来了!挑货郎来了!”
    孩子们欢呼著跑出来,跟著骑车的货郎们叫卖。
    这时,一个满脸笑容、背著竹篓的中年妇女走上前来,將竹篓放在地上,“小伙子,
    我这有些家里自己种的红薯,不知道能不能换点你这边的小商品?”
    陈光明一愣,隨即笑道:“阿姨,我这边正好缺点红薯,我这里可以以物换物!你说说你想换些什么?”
    妇女一边从竹篓里掏出几个干红薯,一边说:“我看那几包纽扣挺好用,我家娃娃衣服破了几个扣子,这个能不能拿两包给我?”
    “没问题。”
    陈光明爽快答应,“纽扣够结实,我给您包两包。”
    他从箩筐里拿出两包皮质纽扣递过去。
    此时还有其他人也凑上来看情况,陈光明同时了一根稍小一点儿但皮质结实的新皮带,介绍道;“要不要再拿根皮带回去,这可是我们自家作坊做的。”
    “这皮带才一块钱,皮纽扣才六分”
    大家或买,或以物换物,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这里已经偏山区了。
    平时来这里的货郎数量並不多。
    陈光明就趁机多卖了一些货,收了波农產品。
    收拾好以物换物的农產品后,他们又骑著自行车又向下一个村庄进发。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个地处较为偏远的小村口。
    陈光明率先敲响了自行车头部的鼓,那清脆响亮的鼓点穿透村庄的寧静,很快吸引了不少村民围拢过来。
    “挑货郎来了!”
    妇女和孩子们纷纷探出头来,小声议论著。
    大家就照常卖起来。
    喊的吆喝声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
    他报的价格低,就算是不接受还价,依旧卖的非常快,很多村民难得见到这么实惠的商品,纷纷购买。
    正当陈光明卖完一波,准备骑著自行车开始叫卖时,一个穿著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忽然快步走了过来。
    他神色精明,眼神里带看几分打量和试探。
    “你们好,你们是挑货郎吧?”男子率先开口,“你们这批皮带、皮套是自家作坊做的?”
    “是啊,全是自己做的。”陈光明笑著点头。
    不清楚对方的来意,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捡著自己能说的说了,来回也就是喝的那几句。
    中年男子也在试探。
    他发现面前的货郎做事確实很到位,
    竟然硬是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不过对方能骑著自行车来卖货,肯定是受了村子委託,一般挑货郎可买不到这么多的自行车。
    “我打算多买点,不知道你这里有多少货?”
    他开口道。
    陈光明听闻眯起眼。
    这人似乎是个二道贩子,这是打算从他这进货?
    “哈哈,都说是自家作坊做的,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了,你说说看要多少,不用担心我拿不出来。”
    对方听闻一证,知道对方猜到自己身份了。
    他也就不偽装了,“我姓刘,是附近镇上的小贩子,我看你的皮货確实不错,想要买一些去卖。”
    挑货郎也是灰產。
    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別,他就直接说了。
    当然,只限於这场谈话,他回头是不会认的。
    陈光明点点头,“你要多少货。”
    刘姓男子眼晴一亮:“我要的货可不少,只是我买的多,你这个价格是不是应该降一降。”
    陈光明皱眉,散户卖价和批发价自然会相差不少。
    刘姓贩子从怀里掏出一本小本子,上面写满了数字,他说道:“我这边按市场行情,
    一般散户卖一条皮带都得一块钱左右,我这边想以七毛钱一条买大量。”
    “其他皮货也都是如此,以七成价格成交。”
    听到价格后,陈光明笑著摇摇头,“七毛钱真的太低了,而且我们的货其实並不多。”
    “那你出多少?”
    “一块,一分钱都不能少。”
    “我买那么多,你也打算一分钱不少?”
    “嗯,没办法少,本身我们作坊就只能生產这么多,我降价给你,反而是亏了。”
    陈光明还是摇头。
    “而且你应该清楚,这皮带拿到市场里去,绝对不止卖一块,卖的好的话,一块二三完全没问题,甚至可能卖到一块五,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我们是自己作坊生產的,所以才定的一块一条。”
    陈光明语气平静。
    刘姓商贩眉头都要夹死蚊子了。
    对方一副平平淡淡的样子,完全不退步。
    但对方说的完全有道理。
    只要点时间就能把货卖出去,对方完全不急。
    现在反而是他想要货拿去卖。
    “东西你管放心,我们的东西绝对好。”
    “而且十里八乡,就只有我的作坊有做皮具。”
    陈光明满脸自信。
    这些皮具可是来自水头镇,自然很难买的到。
    刘姓贩子自然也知道这个理。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妥协,一块就一块吧。
    他自己估算了一下,这些皮带拿到更远的镇上,確实能够卖到一块二三,差价也够他赚的了。
    “那先给我三十条皮带、这些皮纽扣也先来个三百个吧.”

章节目录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冒奶的小键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冒奶的小键盘并收藏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