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收货颇丰
第139章 收货颇丰
第二天。
陈光明带著陈父和大哥出门。
等到山上的时候,赵上峰带了三个人等著。
四个猎人的背上都背著猎枪,看上去还是很唬人的。
“走吧。”
匯合到一起后,七人向看水头镇去。
用了三个多小时,他们到了岭根山脚下。
陈光明让大家先等著,警惕的观察著周围的情况。
等到十点的时候,一辆拖拉机准时从远处行驶过来,停在了石亭边上。
谢老板肥硕的身体从拖拉机上下来,小眼睛警惕的看著周围。
虽然已经打好关係了,但这是他第一次运货,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看到谢老板,陈光明鬆了口气,先独自从山上下来。
“原来你已经来了啊。”谢老板鬆口气。
“说好十点,我肯定准时到。”
“赶紧交接一下,我总感觉有些胆战惊心的。”
“別著急,我验一下货。”
谢老板带著陈光明去了拖拉机前,掀开上面盖著的布,露出了皮带。
整整一千根皮带堆在一起,看上去还是很壮观的。
陈光明拿了条皮带检查,隨后估摸了一下数量,去把大家都喊了出来。
“装货吧。”
陈父等人听闻,连忙行动起来。
看著大家把皮带快速的装进箩筐里,谢老板鬆口气。
他还以为陈光明会检查一下数量,没想到竟然直接就装货了。
不过这样也好,能省不少功夫。
同时,他能感受到陈光明的信任,脸上绽放出笑容。
没多久,所有的皮带都被装进了箩筐里。
陈光明挨个提了下箩筐估算了一下重量,脸上露出满意。
干这一行的,速战速决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前世也练了一手估货重量的本事。
虽然没办法估的那么准,但估个大概的重量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真的少了几根的话,那他也认了。
估了重量之后,陈光明拿出了一个麻袋,里面是整整五百块。
谢老板接过麻袋后直接收了起来,没有当场数。
只是估摸了一下厚度,他其实也能知道大概的数,同时也为了表达对陈光明的信任。
双方交接完后,陈光明让大家挑了箩筐,很快没入到山里。
谢老板也美滋滋的坐上了拖拉机,拖拉机噠噠噠的拉著空车往镇上开。
陈光明站在山上看著拖拉机远去,有些羡慕。
他现在手头已经有买二手拖拉机的钱了,可惜还没有遇到出售的二手拖拉机,还是要等机会。
特別是下半年农机站解散的时候,对他来说就是难得的机会,只要跟农机站打好关係,很可能获得一辆。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多买两辆。
所以在农机站解散前,他必须儘可能多的赚钱,
收回目光,他带著眾人上了山,按照制定好的路线翻山越岭前往大南乡。
这些猎人们都是常年穿梭在山野间的,就算挑著这么多货,都完全不影响行动。
等到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他们到了大南乡山脚下。
隨后,陈父把藏好的板车推了出来,將这些皮带全都转移到板车上。
“辛苦你们了。”
陈光明给了每个人四块钱。
拿到钱后,这些猎人们的脸上全都露出了笑容。
平时就算是去打猎,一年都难得有赚到四块钱的时候。
赵上锋收了钱,带著同伴们离开。
陈光明、陈父和陈光年则继续推著板车往村里去。
这一路上,他们都走的小路。
总算是在半个小时后到了村里,他们终於鬆了口气。
板车上的可是足足价值五百元的货,真的运到家前,大家心都是提著的。
林雨溪早早就等在村口了。
昨晚的时候,陈光明就跟他说了这件事。
虽然她当时表达了支持,但陈光明没回来,她心就一直提著。
直到看到陈光明的身影,她才放心下来。
此时村里也有不少村民,看到陈光明拉著板车进了村。
不过前几次陈光明经常拉著碎布回来,他们也都已经习惯了。
陈光明一路把板车拉到了新家。
“这一路顺利吧?”
林雨溪连忙端了烧好的茶水过来。
“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没问题。”
“你去拿五块钱给爹和大哥吧,他们也辛苦了。”
陈光明接过茶水一口喝了个乾净。
林雨溪点点头,先去拿钱给陈父和陈大哥。
陈父拿到钱后满脸都是笑容。
一天五块钱,可比当初熬一天红赚得还多。
陈大哥也很高兴。
这段时间他跟著陈光明確实赚了不少。
林雨溪把钱付了后,又回到屋里整理那些皮带。
她要数数是不是刚好一千条。
陈光明在一旁看看,满脸都是笑容。
“还真的是一千条皮带,这个谢老板还挺实诚的。”
林雨溪把所有皮带都点了一遍,有些惊喜道。
这里有一千条皮带,接下去只要全都卖出去,就能赚两百块,虽然垫出去的多,但赚的也会更多!
陈光明笑著頜首。
前世的时候谢老板就是个守信的性子。
等数好了货后。
陈光明就把这些皮带全都搬到了空出来的穀仓里。
新房虽然只有一间,但也分了前屋和后屋。
前屋是厨房和餐厅。
而后屋则有一个睡觉的房间,还有一个穀仓。
等到陈明勇几个回来,陈光明就把皮带交给他们。
皮带在仓库里可赚不了钱,必须靠货郎们卖出去。
“拿到货了?”林晓惊喜道。
对接商贩后,他们每天都能平均卖出五十条皮带,收入十二块五,加上纽扣和儿童开襠裤,日收十八块。
“嗯,拿到了一些。”
“你们只管拿出去卖,先把这波赚到手再说。”
陈光明笑道。
“行,那我们就放开干了。”陈明勇摩拳擦掌道。
除了余平、余安、陈明勇、林晓和耗子外,其他盟兄弟也都要了不少的皮带,转眼被拿走了两百条皮带。
如此一千条皮带也就够卖五天。
而他靠著皮带的差价,差不多能日赚四十块!
陈光明美滋滋的让媳妇把钱收起来,隨后又准备了六百块,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次去水头镇进货。
转眼间,五天时间过去。
陈光明已经垫了两千五百块进去,进了五千条皮带,把穀仓都给填满,只能拿些放到陈父那边的穀仓。
“臥天,这么多皮带。”
“全部卖掉的话,该赚多少钱啊?”
陈母惊讶不已。
最近这段时间,皮带也在一批批的卖。
陈光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陈明勇和林晓等人最近一直骑自行车去推销皮带。
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去上百条皮带。
同时还能带动纽扣和儿童开襠裤的销量。
只靠著推销三种商品,他们每天都能赚三十多块。
几乎是短短时间。
他们从开始到十来块涨到了二十块。
然后又从二十块涨到了三十多块,翻了三倍!
而且只要能够寻找到稳定的货源,接下去就能源源不断的出货,如果运力能跟上的话,甚至能赚更多!
“唉,太可惜了,根本运不过来。”
“是啊是啊,这几个位置的商贩都太远了。”
余平和余安晚上回来的时候还一直都在抱怨。
他们基本已经把箩筐塞满了,骑自行车都要蹬断腿了,但每天就只能运这么多的货,
他们也没办法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眼睁睁看著钱跑掉一样。
两个人都要难受坏了。
“如果有辆拖拉机就好了。”
就在此时,林晓忽然来了一句,让大家都一。
是啊。
如果有辆拖拉机就好了。
那么多货,只要一趟就能拉过去。
哪里还需要他们骑著自行车跑那么远的路啊!
不过他们也就想想。
现在拖拉机可不多,谁肯帮他们拉货啊。
而且就算有拖拉机拉货,他们也不敢让其他人拉。
除非他们能自己买一辆拖拉机。
陈光明听闻也是心中动了一下,笑道:“確实,如果有人卖拖拉机的话,我是打算买一辆拖拉机的。”
几人听闻都是一脸震惊的看著陈光明。
一直以来,他们其实都感觉拖拉机离自已挺远的,但是现在陈光明竟然说想要买一辆1
但转念一想。
他们都能凑够一千块,陈光明买拖拉机也不奇怪。
甚至,他们如果凑一下的话,也能买一辆。
当然,如果有人卖的话。
这个念头出现,顿时就让他们心里也火热起来。
“大家先努力赚钱吧。”
“没准机会就来了呢?”陈光明笑道。
他没有说下半年农机站就会解散的事情。
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会帮兄弟们爭取一辆拖拉机。
大家纷纷点头,开始幻想开上拖拉机的一天了。
等到盟兄弟们都离开,陈光明回了家。
林雨溪正坐在床头算钱,小脸上满是凝重神色。
前段时间,钱箱里已经有六千块了。
但转眼间就压了两千五百块,而且接下去每天还要垫五百块进去,让她忽然就多了一股危机感。
原本六千块对她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但是现在,六千块竟然就够陈光明十二天。
这股紧迫感让林雨溪忽然感觉自己的胸口闷闷的。
“光明,皮带还要收吗?”她低声询问道。
“嗯,有多少先收多少。”
陈光明点点头,对见过大风大浪的他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现在可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好货不愁卖。
不过他也知道媳妇的担心,將人楼在怀里安抚,“放心吧,一切有我,这些钱很快就能收回来了。”
“嗯。”
林雨溪认真的点点头。
“来,数数今天赚到的钱。”陈光明把钱递过去。
足足两百块零钱,让林雨溪心情一下子变好了。
第二天。
陈光明照常带著人去收货。
“光明,今天也太早了吧?”
陈父打著哈欠。
陈光明让大家每天都提早一点时间。
现在天还没有黑,他们就已经出发去大南乡了。
“小心点准没错的。”陈光明道。
他知道做这一行,时间越久就越要警惕才行。
往往这种时候是最危险的。
他前世见多了半路遇到危险的时候。
“行,再坚持坚持。”陈父点点头。
陈光明定下的目標是十天,还剩下五天时间。
除此之外,他还让赵上峰先去那里等看。
从上头村去水头镇,用不了两个小时。
他们六点多出发,八点多的时候就能到达地点。
陈光明他们则会在九点多的时候到那里。
等到十点的时候,拖拉机准时出现在了石亭处谢老板还是亲自送货。
“陈二,我们这次交易先到这里。”
“上头有人警告我了,我也要稍微收敛点。”
谢老板在收完货后,小声提醒道。
陈光明早有了预料,点头道:“行,確实要收敛点,这些货够卖一段时间了,先过了这段风头。”
谢老板高兴的点点头。
虽然只是短短六天时间,他已经赚了一千五百块。
有了这些钱,足够让他把作坊的设备升级一番了。
他对这一次的交易还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冒了一点险,但收穫完全值得。
同时,他对陈光明刮目相看。
从提出这次交易到现在完全把数千块的货都吞下了,陈光明的能力完全的得到了他的认可。
他还是很期待接下去能和陈光明继续进行合作的。
陈光明把最后一批货挑上。
六千条皮带,已经足够他卖上一段时间了。
等到把皮带拉回了家,他狠狠呼出口气。
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精神也一直紧绷著。
毕竟他这个行为已经踩线了。
虽然一直都是在山区行动,但还是提著颗心。
现在先暂时结束运送,终於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了。
林雨溪也鬆口气。
垫进去三千块,家里也还有三千块。
而且这六天时间,每天都能赚两百块,回款很快。
再过十来天时间,皮带就能全部卖完。
到时候这批货能让他们赚到一千两百块!
满打满算半个月时间都不到,这赚钱速度很快了!
如果被村里人知道,非得惊掉下巴不可。
余平、余安、陈明勇、林晓和耗子也都能赚好几百块,这也能让他们多一些买拖拉机的信心。
“光明,皮带就这么多了?”林晓惋惜道这段时间靠皮带赚了大钱,现在停了可太可惜了。
“嗯,皮带暂时没了。”
“不过我们还有纽扣和儿童开襠裤。”
“那些关係你们可以维持著,这些可都是资源。”
陈光明开口。
那些商贩已经相当於几人的下一级挑货郎。
如果能把关係维持住,以后可以让这些商贩继续代卖其他东西,用处可不会比一个集市摊位差。
“好,我们会和这些商贩谈的。”林晓点点头。
目前市面上,应该没有跟他们一样用碎布和皮边角料做皮质纽扣和儿童开襠裤的,而且价格还能这么低。
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陈光明露出讚赏的表情。
他的这几个兄弟,前世可都是做过老板的。
確实一点就通。
第二天的时候。
陈光明也跟看出去了一趟。
这两天时间,都是余平和余安帮他送货。
今天刚好是约好的时间,他把货送到了刘姓贩子的手里,然后又去把一部分家里积赞的杂货处理了。
隨后两天时间,他都跟著一起骑著自行车去卖货。
每一趟就算没有商贩收货,他们自己也能赚个十来块,收穫还是非常可观的,他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以后货郎多起来,可没这么好赚了。
等他回到家时,发现大姨、大舅和二舅竟然来了。
三个长辈已经很久没来陈家了。
他们刚到这里,看到陈家的变化都吃了一惊。
虽然余平和余安说过很多遍了,但眼前陈家的变化,还是大大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以前的时候,陈家都挤在破旧的平房里面,而现在则搬进了新房里面,家里连三转一响都是齐的!
而老宅那边一台台缝纫机和做衣服的妇人们,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陈家的变化,真的已经发家致富了!
陈家所有人真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特別是提到陈光明的时候,所有人的语气之中全都是讚赏,说著整个村子都是靠著陈光明才能越来越好。
原本那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村子的支柱,带著整个村子发家致富。
等到傍晚的时候,挑货出去卖的村里人陆续回来。
林雨溪就开始收货和算帐。
货不断被堆积在一起,一张张钱幣交到货郎手里。
然后这些村里人又要进货,场面並然有序。
看见那么多钱不断被流转著,三个人就满脸震撼不止是陈家,连他们的儿女变化都非常大。
余大姨见到女儿已经能够熟练製作衣服,每天都能赚三块,满脸的欣慰,感慨自己当初的决定太正確了。
她感觉家里的儿女都能让他们下山来帮忙。
两个舅舅就更不用说,余平和余安都已经赚了很多钱了,现在都能自己出去卖货了。
陈母在一旁也是满脸自豪,跟姐姐弟弟说著家常。
“这次下山来,一定要多住几天。”陈父笑著邀请。
“好,这次就打扰你们了。”余大舅点点头。
这次下山来,主要就是为了抓小鸡仔回果园里养殖。
第二天。
陈光明带著陈父和大哥出门。
等到山上的时候,赵上峰带了三个人等著。
四个猎人的背上都背著猎枪,看上去还是很唬人的。
“走吧。”
匯合到一起后,七人向看水头镇去。
用了三个多小时,他们到了岭根山脚下。
陈光明让大家先等著,警惕的观察著周围的情况。
等到十点的时候,一辆拖拉机准时从远处行驶过来,停在了石亭边上。
谢老板肥硕的身体从拖拉机上下来,小眼睛警惕的看著周围。
虽然已经打好关係了,但这是他第一次运货,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看到谢老板,陈光明鬆了口气,先独自从山上下来。
“原来你已经来了啊。”谢老板鬆口气。
“说好十点,我肯定准时到。”
“赶紧交接一下,我总感觉有些胆战惊心的。”
“別著急,我验一下货。”
谢老板带著陈光明去了拖拉机前,掀开上面盖著的布,露出了皮带。
整整一千根皮带堆在一起,看上去还是很壮观的。
陈光明拿了条皮带检查,隨后估摸了一下数量,去把大家都喊了出来。
“装货吧。”
陈父等人听闻,连忙行动起来。
看著大家把皮带快速的装进箩筐里,谢老板鬆口气。
他还以为陈光明会检查一下数量,没想到竟然直接就装货了。
不过这样也好,能省不少功夫。
同时,他能感受到陈光明的信任,脸上绽放出笑容。
没多久,所有的皮带都被装进了箩筐里。
陈光明挨个提了下箩筐估算了一下重量,脸上露出满意。
干这一行的,速战速决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前世也练了一手估货重量的本事。
虽然没办法估的那么准,但估个大概的重量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真的少了几根的话,那他也认了。
估了重量之后,陈光明拿出了一个麻袋,里面是整整五百块。
谢老板接过麻袋后直接收了起来,没有当场数。
只是估摸了一下厚度,他其实也能知道大概的数,同时也为了表达对陈光明的信任。
双方交接完后,陈光明让大家挑了箩筐,很快没入到山里。
谢老板也美滋滋的坐上了拖拉机,拖拉机噠噠噠的拉著空车往镇上开。
陈光明站在山上看著拖拉机远去,有些羡慕。
他现在手头已经有买二手拖拉机的钱了,可惜还没有遇到出售的二手拖拉机,还是要等机会。
特別是下半年农机站解散的时候,对他来说就是难得的机会,只要跟农机站打好关係,很可能获得一辆。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多买两辆。
所以在农机站解散前,他必须儘可能多的赚钱,
收回目光,他带著眾人上了山,按照制定好的路线翻山越岭前往大南乡。
这些猎人们都是常年穿梭在山野间的,就算挑著这么多货,都完全不影响行动。
等到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他们到了大南乡山脚下。
隨后,陈父把藏好的板车推了出来,將这些皮带全都转移到板车上。
“辛苦你们了。”
陈光明给了每个人四块钱。
拿到钱后,这些猎人们的脸上全都露出了笑容。
平时就算是去打猎,一年都难得有赚到四块钱的时候。
赵上锋收了钱,带著同伴们离开。
陈光明、陈父和陈光年则继续推著板车往村里去。
这一路上,他们都走的小路。
总算是在半个小时后到了村里,他们终於鬆了口气。
板车上的可是足足价值五百元的货,真的运到家前,大家心都是提著的。
林雨溪早早就等在村口了。
昨晚的时候,陈光明就跟他说了这件事。
虽然她当时表达了支持,但陈光明没回来,她心就一直提著。
直到看到陈光明的身影,她才放心下来。
此时村里也有不少村民,看到陈光明拉著板车进了村。
不过前几次陈光明经常拉著碎布回来,他们也都已经习惯了。
陈光明一路把板车拉到了新家。
“这一路顺利吧?”
林雨溪连忙端了烧好的茶水过来。
“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没问题。”
“你去拿五块钱给爹和大哥吧,他们也辛苦了。”
陈光明接过茶水一口喝了个乾净。
林雨溪点点头,先去拿钱给陈父和陈大哥。
陈父拿到钱后满脸都是笑容。
一天五块钱,可比当初熬一天红赚得还多。
陈大哥也很高兴。
这段时间他跟著陈光明確实赚了不少。
林雨溪把钱付了后,又回到屋里整理那些皮带。
她要数数是不是刚好一千条。
陈光明在一旁看看,满脸都是笑容。
“还真的是一千条皮带,这个谢老板还挺实诚的。”
林雨溪把所有皮带都点了一遍,有些惊喜道。
这里有一千条皮带,接下去只要全都卖出去,就能赚两百块,虽然垫出去的多,但赚的也会更多!
陈光明笑著頜首。
前世的时候谢老板就是个守信的性子。
等数好了货后。
陈光明就把这些皮带全都搬到了空出来的穀仓里。
新房虽然只有一间,但也分了前屋和后屋。
前屋是厨房和餐厅。
而后屋则有一个睡觉的房间,还有一个穀仓。
等到陈明勇几个回来,陈光明就把皮带交给他们。
皮带在仓库里可赚不了钱,必须靠货郎们卖出去。
“拿到货了?”林晓惊喜道。
对接商贩后,他们每天都能平均卖出五十条皮带,收入十二块五,加上纽扣和儿童开襠裤,日收十八块。
“嗯,拿到了一些。”
“你们只管拿出去卖,先把这波赚到手再说。”
陈光明笑道。
“行,那我们就放开干了。”陈明勇摩拳擦掌道。
除了余平、余安、陈明勇、林晓和耗子外,其他盟兄弟也都要了不少的皮带,转眼被拿走了两百条皮带。
如此一千条皮带也就够卖五天。
而他靠著皮带的差价,差不多能日赚四十块!
陈光明美滋滋的让媳妇把钱收起来,隨后又准备了六百块,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次去水头镇进货。
转眼间,五天时间过去。
陈光明已经垫了两千五百块进去,进了五千条皮带,把穀仓都给填满,只能拿些放到陈父那边的穀仓。
“臥天,这么多皮带。”
“全部卖掉的话,该赚多少钱啊?”
陈母惊讶不已。
最近这段时间,皮带也在一批批的卖。
陈光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陈明勇和林晓等人最近一直骑自行车去推销皮带。
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去上百条皮带。
同时还能带动纽扣和儿童开襠裤的销量。
只靠著推销三种商品,他们每天都能赚三十多块。
几乎是短短时间。
他们从开始到十来块涨到了二十块。
然后又从二十块涨到了三十多块,翻了三倍!
而且只要能够寻找到稳定的货源,接下去就能源源不断的出货,如果运力能跟上的话,甚至能赚更多!
“唉,太可惜了,根本运不过来。”
“是啊是啊,这几个位置的商贩都太远了。”
余平和余安晚上回来的时候还一直都在抱怨。
他们基本已经把箩筐塞满了,骑自行车都要蹬断腿了,但每天就只能运这么多的货,
他们也没办法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眼睁睁看著钱跑掉一样。
两个人都要难受坏了。
“如果有辆拖拉机就好了。”
就在此时,林晓忽然来了一句,让大家都一。
是啊。
如果有辆拖拉机就好了。
那么多货,只要一趟就能拉过去。
哪里还需要他们骑著自行车跑那么远的路啊!
不过他们也就想想。
现在拖拉机可不多,谁肯帮他们拉货啊。
而且就算有拖拉机拉货,他们也不敢让其他人拉。
除非他们能自己买一辆拖拉机。
陈光明听闻也是心中动了一下,笑道:“確实,如果有人卖拖拉机的话,我是打算买一辆拖拉机的。”
几人听闻都是一脸震惊的看著陈光明。
一直以来,他们其实都感觉拖拉机离自已挺远的,但是现在陈光明竟然说想要买一辆1
但转念一想。
他们都能凑够一千块,陈光明买拖拉机也不奇怪。
甚至,他们如果凑一下的话,也能买一辆。
当然,如果有人卖的话。
这个念头出现,顿时就让他们心里也火热起来。
“大家先努力赚钱吧。”
“没准机会就来了呢?”陈光明笑道。
他没有说下半年农机站就会解散的事情。
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会帮兄弟们爭取一辆拖拉机。
大家纷纷点头,开始幻想开上拖拉机的一天了。
等到盟兄弟们都离开,陈光明回了家。
林雨溪正坐在床头算钱,小脸上满是凝重神色。
前段时间,钱箱里已经有六千块了。
但转眼间就压了两千五百块,而且接下去每天还要垫五百块进去,让她忽然就多了一股危机感。
原本六千块对她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但是现在,六千块竟然就够陈光明十二天。
这股紧迫感让林雨溪忽然感觉自己的胸口闷闷的。
“光明,皮带还要收吗?”她低声询问道。
“嗯,有多少先收多少。”
陈光明点点头,对见过大风大浪的他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现在可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好货不愁卖。
不过他也知道媳妇的担心,將人楼在怀里安抚,“放心吧,一切有我,这些钱很快就能收回来了。”
“嗯。”
林雨溪认真的点点头。
“来,数数今天赚到的钱。”陈光明把钱递过去。
足足两百块零钱,让林雨溪心情一下子变好了。
第二天。
陈光明照常带著人去收货。
“光明,今天也太早了吧?”
陈父打著哈欠。
陈光明让大家每天都提早一点时间。
现在天还没有黑,他们就已经出发去大南乡了。
“小心点准没错的。”陈光明道。
他知道做这一行,时间越久就越要警惕才行。
往往这种时候是最危险的。
他前世见多了半路遇到危险的时候。
“行,再坚持坚持。”陈父点点头。
陈光明定下的目標是十天,还剩下五天时间。
除此之外,他还让赵上峰先去那里等看。
从上头村去水头镇,用不了两个小时。
他们六点多出发,八点多的时候就能到达地点。
陈光明他们则会在九点多的时候到那里。
等到十点的时候,拖拉机准时出现在了石亭处谢老板还是亲自送货。
“陈二,我们这次交易先到这里。”
“上头有人警告我了,我也要稍微收敛点。”
谢老板在收完货后,小声提醒道。
陈光明早有了预料,点头道:“行,確实要收敛点,这些货够卖一段时间了,先过了这段风头。”
谢老板高兴的点点头。
虽然只是短短六天时间,他已经赚了一千五百块。
有了这些钱,足够让他把作坊的设备升级一番了。
他对这一次的交易还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冒了一点险,但收穫完全值得。
同时,他对陈光明刮目相看。
从提出这次交易到现在完全把数千块的货都吞下了,陈光明的能力完全的得到了他的认可。
他还是很期待接下去能和陈光明继续进行合作的。
陈光明把最后一批货挑上。
六千条皮带,已经足够他卖上一段时间了。
等到把皮带拉回了家,他狠狠呼出口气。
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精神也一直紧绷著。
毕竟他这个行为已经踩线了。
虽然一直都是在山区行动,但还是提著颗心。
现在先暂时结束运送,终於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了。
林雨溪也鬆口气。
垫进去三千块,家里也还有三千块。
而且这六天时间,每天都能赚两百块,回款很快。
再过十来天时间,皮带就能全部卖完。
到时候这批货能让他们赚到一千两百块!
满打满算半个月时间都不到,这赚钱速度很快了!
如果被村里人知道,非得惊掉下巴不可。
余平、余安、陈明勇、林晓和耗子也都能赚好几百块,这也能让他们多一些买拖拉机的信心。
“光明,皮带就这么多了?”林晓惋惜道这段时间靠皮带赚了大钱,现在停了可太可惜了。
“嗯,皮带暂时没了。”
“不过我们还有纽扣和儿童开襠裤。”
“那些关係你们可以维持著,这些可都是资源。”
陈光明开口。
那些商贩已经相当於几人的下一级挑货郎。
如果能把关係维持住,以后可以让这些商贩继续代卖其他东西,用处可不会比一个集市摊位差。
“好,我们会和这些商贩谈的。”林晓点点头。
目前市面上,应该没有跟他们一样用碎布和皮边角料做皮质纽扣和儿童开襠裤的,而且价格还能这么低。
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陈光明露出讚赏的表情。
他的这几个兄弟,前世可都是做过老板的。
確实一点就通。
第二天的时候。
陈光明也跟看出去了一趟。
这两天时间,都是余平和余安帮他送货。
今天刚好是约好的时间,他把货送到了刘姓贩子的手里,然后又去把一部分家里积赞的杂货处理了。
隨后两天时间,他都跟著一起骑著自行车去卖货。
每一趟就算没有商贩收货,他们自己也能赚个十来块,收穫还是非常可观的,他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以后货郎多起来,可没这么好赚了。
等他回到家时,发现大姨、大舅和二舅竟然来了。
三个长辈已经很久没来陈家了。
他们刚到这里,看到陈家的变化都吃了一惊。
虽然余平和余安说过很多遍了,但眼前陈家的变化,还是大大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以前的时候,陈家都挤在破旧的平房里面,而现在则搬进了新房里面,家里连三转一响都是齐的!
而老宅那边一台台缝纫机和做衣服的妇人们,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陈家的变化,真的已经发家致富了!
陈家所有人真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特別是提到陈光明的时候,所有人的语气之中全都是讚赏,说著整个村子都是靠著陈光明才能越来越好。
原本那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村子的支柱,带著整个村子发家致富。
等到傍晚的时候,挑货出去卖的村里人陆续回来。
林雨溪就开始收货和算帐。
货不断被堆积在一起,一张张钱幣交到货郎手里。
然后这些村里人又要进货,场面並然有序。
看见那么多钱不断被流转著,三个人就满脸震撼不止是陈家,连他们的儿女变化都非常大。
余大姨见到女儿已经能够熟练製作衣服,每天都能赚三块,满脸的欣慰,感慨自己当初的决定太正確了。
她感觉家里的儿女都能让他们下山来帮忙。
两个舅舅就更不用说,余平和余安都已经赚了很多钱了,现在都能自己出去卖货了。
陈母在一旁也是满脸自豪,跟姐姐弟弟说著家常。
“这次下山来,一定要多住几天。”陈父笑著邀请。
“好,这次就打扰你们了。”余大舅点点头。
这次下山来,主要就是为了抓小鸡仔回果园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