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心中震动。
    他修炼文气才有突破,却不料陛下法眼如炬,一眼就看出来了。
    “陛下谬讚。“
    魏徵拱手道,
    “非是臣有天资,实乃国师所授修行之法精妙绝伦。那捲《文道聚气法》字字珠璣,句句玄机。臣每读一句,便觉文气自生,流转於经脉之间。“
    李世民转身,看著他:
    “朕今日留你,正是为此事。见你修行有成,朕思忖良久...“
    他顿了顿,缓缓道:
    “此法既然精妙如斯,可否让其他人也修炼试试?“
    魏徵面色微变,下意识的说道:
    “陛下,此事恐怕...那国师那边...“
    “国师处朕已派人前往通报。“
    李世民打断他的话,
    “再者,国师当日传授此法时,也並未明言不可外传。我们大可先於宰相重臣中试行。“
    “陛下圣明。“
    魏徵轻嘆一声,
    “只是文气修炼非同小可,需有足够的文学根基与心性修为。若是心术不正之人修炼,恐生祸端。“
    李世民点头:
    “朕亦有此虑。故打算先让无忌、玄龄、克明他们试试。他们皆是文学大家,心性纯正,当无大碍。“
    魏徵沉思片刻,忽然想起什么:
    “陛下可知,修炼文气需以自身文学修养为基?臣之所以进境迅速,或因自幼熟读圣贤书,胸中早有文气积淀。若是文学根基不足者,恐怕事倍功半。“
    “此言甚是有理。“
    李世民眼中闪过讚许之色,
    “不过朕观无忌他们,皆是当世文学大家,经史子集无不精通,应当不是问题。“
    告退之前,魏徵將那份亲手抄录的《文道聚气法》恭敬地置於御案之上,深深一揖:
    “陛下,修炼要诀皆在其中。若长孙司徒、房杜二相修行中有疑,可隨时与臣一起探討交流。”
    李世民隨意挥了挥手:
    “有劳玄成了。去吧。”
    魏徵躬身退至殿门,心中却有一念按捺不住。
    这几日修炼小成,灵台清明,“灵视”观气初开。
    他对陛下修为深浅实在好奇难耐——究竟是何等境界,
    方能那般轻易看破自己苦修所得的文气?
    在即將退出殿门的剎那,魏徵借著转身的间隙,眼中微不可察地掠过一丝清光。
    灵视乍开,世界顿异。
    只见李世民周身竟被磅礴无比的紫金之气笼罩!
    那气息醇厚如实质,煌煌如日。
    更令他震骇的是,那紫金之气並非静止,
    而是化作一条威严无比的巨龙,龙身盘绕御座,將天子护卫其中。
    就在魏徵窥看的瞬间,那原本闭目盘旋的紫金龙猛地一动,
    威严的龙首骤然迴转,一双洞彻虚空的龙睛径直“看”向了他!
    “——!”
    一股纯粹到极致的、不容置疑的至尊威压穿透虚空,直抵神魂!
    魏徵只觉得周身文气瞬间凝固,灵台剧震,仿佛下一瞬就要跪伏於地。
    那是凌驾於万物之上的天子龙威,是统御四海、主宰苍生的天命显化!
    这时他额头的神印自动浮现,为他挡下了这股天子威压。
    就算这样,魏徵也骇然失色,灵视瞬间溃散,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他慌忙深深低下头,不敢再有丝毫迟疑,快速退出了紫宸殿,直至走到殿外广台,
    被清凉的晚风一吹,那令人窒息的压力才缓缓消退,狂跳的心神逐渐平復。
    他站在殿外,回望那灯火通明的殿宇,心中波澜万丈,
    再不敢有半分揣测天子深浅的念头。
    殿內,李世民依旧批阅著奏章,轻笑一声。
    他自然感知到了那一闪而逝的窥探。
    “这魏徵,胆子倒是不小……”
    翌日,朝会后,李世民单独召见了长孙无忌、房玄龄与杜如晦。
    並將文道聚气法,给了他们,並说明这法门的厉害和注意事项。
    三人各自回府后,虽对这卷法门中所载半信半疑,但仍依言尝试修炼。
    长孙无忌当夜便在书房中闭门不出。
    他按照法门所示,凝神静气,引导文气运转。
    初时並无异状,直至子时过半,忽觉胸中一股暖流自发涌动,与法门所载隱隱相合。
    他心中一动,取来平日最爱读的《左传》,以文气感应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
    不知不觉间,周身文气渐浓,如烟似雾般繚绕书房。
    房玄龄则更为谨慎。
    他先细细研读法门,將其中內容与平生所学相互印证。
    直到第二日深夜,他忽有所悟,取来珍藏的王羲之真跡,以文气感应其中神韵。
    剎那间,仿佛与千年前的书圣神交,文气自生,在经脉中流转不息。
    杜如晦因体弱,修炼最为艰难。
    起初两日,他连文气都难以感应,直至第三日清晨,他取来《黄帝內经》,
    以养生之道引导文气,忽然豁然开朗。
    文气如涓涓细流,滋润著他乾涸的经脉,多年沉疴竟有鬆动之象。
    然而,三人沉迷修炼,却忘了时日流逝。
    早朝,三位重臣齐齐缺席,朝堂顿时譁然。
    一些大臣窃窃私语,猜测是否朝中出了什么变故。
    第五日、第六日,三人依旧不见踪影,甚至连府上亲隨都说不清主人去向。
    御史大夫王珪忍不住出列奏报:
    “陛下,房杜二位相公与司徒大人连日不朝,臣恐有变故,请陛下明察。”
    李世民却淡然一笑:
    “诸位爱卿多虑了。朕派他们办理一桩机密要务,需些时日。朝中政务,暂由中书侍郎代理即可。”
    话虽如此,私下里却有不少大臣心生疑虑。
    在下朝后先后前往三人府邸探望,却都被管家以“主人闭关,不见外客”为由婉拒。
    魏徵则心下明了,却也不便说破。
    第七日清晨,当朝阳初升时。
    书房內,长孙无忌缓缓睁眼,眸中精光流转。
    他周身文气已然凝如实质,在体外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晕。
    七日苦修,他不仅將毕生所学融会贯通,更借文气洗经伐髓,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
    他推开房门,对焦急等候的管家笑道:
    “备朝服,今日该上朝了。”
    当长孙无忌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承天门外时,等候上朝的群臣无不震惊。
    但见他步履生风,目光如电,往日略显白的鬢髮竟重现乌黑光泽。
    “司徒大人这是...”
    户部尚书戴胄惊讶地打量著他,
    “莫非得了什么灵丹妙药?”
    长孙无忌但笑不语,径直走向朝班。
    当他经过魏徵身边时,两人相视一笑。

章节目录

地煞七十二变我在大唐装神弄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地煞七十二变我在大唐装神弄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