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岭与袁颂俱是一凛,看向杜衡的目光也更为严肃。
“魏亮隱姓埋名多年,若没有个正经身份,也不可能如此招摇过市。此前刘大人只查了林氏与林家村,在下以为,既然永嘉府衙內有他们的人,那魏亮所借用的身份,必定也在永嘉。”
刘显岭並非初出茅庐的官场之人,杜衡这一番引语,他一听便明白其未言之意。
此前所言“急策”,不过都是无凭无据的权宜之计。人若找得到,自然最好。可若是扑了空,就要提防魏亮狗急跳墙,对容氏与苏萤不利。这才是杜衡强调须暗中监控林氏动向的深意。
而真正要紧的,是证据。
只要能坐实魏亮或林氏的身份造假,官府便有理有据將他们拿下。届时借势施压,自可逼问出容氏与苏萤的下落。
至於该如何著手,是立即抓主簿,还是暂且按兵不动、暗中调出永嘉县所有名叫“魏亮”者的户籍来查。这些,便是刘大人作为永嘉县令当断之事,杜衡自然不能插手,这也正是他方才为何点到即止的缘由。
都是聪明人,寥寥数语便分清主次,三人立即分头行事。
刘显岭回永嘉查户籍造假之证,袁颂则动用人脉,请动乐清府衙,而杜衡则带著书院下人,逕自前往苏府盯梢。
......
然而,再周密的计划,也难保万无一失。
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一点,魏亮既不在自己宅中,也不在苏家大宅。
他与林氏顛鸞倒凤过后,未在苏府留宿,而是趁夜深人静悄然离开,转去了红住处。
今日林氏这么一闹,红虽识趣早早退避,可魏亮却心里清楚,她未必没有怨气。虽说他与红不过逢场作戏,可毕竟多年联手共谋,早有了共事之谊。
不久前他才得知,有同行暗中接触红,却被她一口回绝。
如此情谊,自然难得,他若不早些安抚,红因此有了异心,反倒坏了大局。
於是,安抚过林氏后,他还是决定趁夜去见红一面。
他前脚刚走,杜衡后脚便到,二人堪堪擦肩而过。
自然,袁颂那里也定是扑了个空,他带著衙役,二话不说踹开魏亮私宅大门,却发现宅中除了看门的老头,还有一个粗使的婆子,竟是一点活物也无。
两个老奴看著袁颂和衙役的架势,瑟瑟发抖,袁颂尚未细问,二人便把能说的和不能说的都说了。
只是他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今日確有四名女子与一名小廝被红娘子命人绑了进来,而后因夫人大闹,他们被其中一个打手呵斥“莫要多看”,便统统避开。待打手敲门,让他们守好宅子之时,主子们早就离去,连那被绑之人一併消失。
“袁颂,你要作甚?”
袁颂一怒之下,又带著人来到苏府,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守在暗处的杜衡见状,立刻衝上前去,抓住袁颂的手臂,低声制止。
袁颂急红了眼,反手扣住杜衡,道:“看看这天色,三更过半,那宅子空空如也!萤儿无事也要有事了!”
杜衡自然知晓袁颂何意,他强行克制胸中翻涌,冷静听完袁颂隨从回稟,压低声音,道:“既然魏亮与林氏就在苏府之中,证明萤儿他们现在暂时无虞。可眼下並不是擅闯苏府抓人之机,你已公器私用闯了魏亮私宅。这等手段用一次即可,切勿再用第二次,否则便是给衙门、给袁家难堪!”
袁颂怎能不明杜衡所说,可是一想到萤儿,他便无法控制自己胡思乱想。
二人就这么互相以臂力钳制对方,一个要闯,一个要阻。
眼见要僵持不下,杜衡进一步,道:“你要进苏府抓人,必须要有证据。既然那两个老僕也说,確曾见过有数名女子被绑,你不如让我去那宅子一趟。”
“萤儿向来聪慧,不可能坐以待毙。我相信,只要有机会,她必定留下蛛丝马跡。只要找到,便是证据,你再进去抓人不迟!”
杜衡说得不无道理,可袁颂却不敢再耽搁,思量之下,他盯著杜衡的双眼,恨声道:“我只等你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你若是空手而归,我立刻进苏府抓人!”
“一言为定!不过,”
杜衡话锋一转,道:“若是一个时辰內找不到任何线索,我即刻返还。只是,这进府抓人一事,你不能再领头。我有圣上赐婚,若是出事,自有婚书为凭,可向上分说。”
他说到此,语气一顿,眼神沉了几分,道:“萤儿也不愿你因她惹上官非。”
杜衡只觉臂上一松。他没回头,只吩咐袁颂身旁隨从看好他,隨后让人带路,直奔魏亮私宅而去。
他知道,此刻,袁颂需要的,是片刻的独处。
......
魏亮宅子的那两个老奴,早被袁颂一怒之下给绑著送进牢房。此刻,宅子空无一人,杜衡命人点了火把,独自站在庭院之中,面对著眼前的数间房,认真思索。
他同袁颂承诺,一个时辰必定回返,但他的內心比任何人都焦急。身边包括清泉在內,只有四名人手。一间一间房去搜索太过蹉跎,他必须找到那最有可能关押萤儿她们的那一间。
据书院下人回忆,萤儿她们走得匆忙,只清云一人驾著马车带著眾人。
清云作为唯一男子,未免生乱,那些人必定將他与萤儿她们分开,草草绑走,扔进最远的柴房,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最简单省事。
一旦清云被绑,车內必定会听到声响,那么將萤儿她们一併抓走,关入宅內厢房最为妥帖。
念及此,杜衡沉声道:“清泉,你带上一人隨我去最大的那间客房,其余人各分一间,仔细搜查!”
清泉应是,点了一人同行,其余二人则按吩咐分头查找。
进了房后,清泉不知从哪儿摸出几个烛台,迅速点亮,顿时灯火通明。
三人分別从房內三处角落,逐步向內推进,一步步缓缓挪移,目光一寸寸搜索,生怕错过分毫。
终於,在一柜边上,杜衡脚下一滯,似是踩到什么。他立刻退后一步,俯身探看。
只见一枚再熟悉不过的青灰色流苏球囊掛坠半掩在柜脚下,他弯腰拾起,再將自己腰间那只絳粉色的取下。
一只翠竹,一只粉荷,成双成对。
“魏亮隱姓埋名多年,若没有个正经身份,也不可能如此招摇过市。此前刘大人只查了林氏与林家村,在下以为,既然永嘉府衙內有他们的人,那魏亮所借用的身份,必定也在永嘉。”
刘显岭並非初出茅庐的官场之人,杜衡这一番引语,他一听便明白其未言之意。
此前所言“急策”,不过都是无凭无据的权宜之计。人若找得到,自然最好。可若是扑了空,就要提防魏亮狗急跳墙,对容氏与苏萤不利。这才是杜衡强调须暗中监控林氏动向的深意。
而真正要紧的,是证据。
只要能坐实魏亮或林氏的身份造假,官府便有理有据將他们拿下。届时借势施压,自可逼问出容氏与苏萤的下落。
至於该如何著手,是立即抓主簿,还是暂且按兵不动、暗中调出永嘉县所有名叫“魏亮”者的户籍来查。这些,便是刘大人作为永嘉县令当断之事,杜衡自然不能插手,这也正是他方才为何点到即止的缘由。
都是聪明人,寥寥数语便分清主次,三人立即分头行事。
刘显岭回永嘉查户籍造假之证,袁颂则动用人脉,请动乐清府衙,而杜衡则带著书院下人,逕自前往苏府盯梢。
......
然而,再周密的计划,也难保万无一失。
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一点,魏亮既不在自己宅中,也不在苏家大宅。
他与林氏顛鸞倒凤过后,未在苏府留宿,而是趁夜深人静悄然离开,转去了红住处。
今日林氏这么一闹,红虽识趣早早退避,可魏亮却心里清楚,她未必没有怨气。虽说他与红不过逢场作戏,可毕竟多年联手共谋,早有了共事之谊。
不久前他才得知,有同行暗中接触红,却被她一口回绝。
如此情谊,自然难得,他若不早些安抚,红因此有了异心,反倒坏了大局。
於是,安抚过林氏后,他还是决定趁夜去见红一面。
他前脚刚走,杜衡后脚便到,二人堪堪擦肩而过。
自然,袁颂那里也定是扑了个空,他带著衙役,二话不说踹开魏亮私宅大门,却发现宅中除了看门的老头,还有一个粗使的婆子,竟是一点活物也无。
两个老奴看著袁颂和衙役的架势,瑟瑟发抖,袁颂尚未细问,二人便把能说的和不能说的都说了。
只是他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今日確有四名女子与一名小廝被红娘子命人绑了进来,而后因夫人大闹,他们被其中一个打手呵斥“莫要多看”,便统统避开。待打手敲门,让他们守好宅子之时,主子们早就离去,连那被绑之人一併消失。
“袁颂,你要作甚?”
袁颂一怒之下,又带著人来到苏府,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守在暗处的杜衡见状,立刻衝上前去,抓住袁颂的手臂,低声制止。
袁颂急红了眼,反手扣住杜衡,道:“看看这天色,三更过半,那宅子空空如也!萤儿无事也要有事了!”
杜衡自然知晓袁颂何意,他强行克制胸中翻涌,冷静听完袁颂隨从回稟,压低声音,道:“既然魏亮与林氏就在苏府之中,证明萤儿他们现在暂时无虞。可眼下並不是擅闯苏府抓人之机,你已公器私用闯了魏亮私宅。这等手段用一次即可,切勿再用第二次,否则便是给衙门、给袁家难堪!”
袁颂怎能不明杜衡所说,可是一想到萤儿,他便无法控制自己胡思乱想。
二人就这么互相以臂力钳制对方,一个要闯,一个要阻。
眼见要僵持不下,杜衡进一步,道:“你要进苏府抓人,必须要有证据。既然那两个老僕也说,確曾见过有数名女子被绑,你不如让我去那宅子一趟。”
“萤儿向来聪慧,不可能坐以待毙。我相信,只要有机会,她必定留下蛛丝马跡。只要找到,便是证据,你再进去抓人不迟!”
杜衡说得不无道理,可袁颂却不敢再耽搁,思量之下,他盯著杜衡的双眼,恨声道:“我只等你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你若是空手而归,我立刻进苏府抓人!”
“一言为定!不过,”
杜衡话锋一转,道:“若是一个时辰內找不到任何线索,我即刻返还。只是,这进府抓人一事,你不能再领头。我有圣上赐婚,若是出事,自有婚书为凭,可向上分说。”
他说到此,语气一顿,眼神沉了几分,道:“萤儿也不愿你因她惹上官非。”
杜衡只觉臂上一松。他没回头,只吩咐袁颂身旁隨从看好他,隨后让人带路,直奔魏亮私宅而去。
他知道,此刻,袁颂需要的,是片刻的独处。
......
魏亮宅子的那两个老奴,早被袁颂一怒之下给绑著送进牢房。此刻,宅子空无一人,杜衡命人点了火把,独自站在庭院之中,面对著眼前的数间房,认真思索。
他同袁颂承诺,一个时辰必定回返,但他的內心比任何人都焦急。身边包括清泉在內,只有四名人手。一间一间房去搜索太过蹉跎,他必须找到那最有可能关押萤儿她们的那一间。
据书院下人回忆,萤儿她们走得匆忙,只清云一人驾著马车带著眾人。
清云作为唯一男子,未免生乱,那些人必定將他与萤儿她们分开,草草绑走,扔进最远的柴房,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最简单省事。
一旦清云被绑,车內必定会听到声响,那么將萤儿她们一併抓走,关入宅內厢房最为妥帖。
念及此,杜衡沉声道:“清泉,你带上一人隨我去最大的那间客房,其余人各分一间,仔细搜查!”
清泉应是,点了一人同行,其余二人则按吩咐分头查找。
进了房后,清泉不知从哪儿摸出几个烛台,迅速点亮,顿时灯火通明。
三人分別从房內三处角落,逐步向內推进,一步步缓缓挪移,目光一寸寸搜索,生怕错过分毫。
终於,在一柜边上,杜衡脚下一滯,似是踩到什么。他立刻退后一步,俯身探看。
只见一枚再熟悉不过的青灰色流苏球囊掛坠半掩在柜脚下,他弯腰拾起,再將自己腰间那只絳粉色的取下。
一只翠竹,一只粉荷,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