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开始教导朱標
朱標自是欣然从命。
於是,韩成调整姿態,做好预备动作后,缓缓展开演练。
朱標在一旁凝神注视,只觉韩成的动作虽慢,却蕴含节奏,宛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看著韩成的演示,竟让人心神安定。
然而,这动作並无繁复之处。
每一段皆是一组固定的动作,左右轮换各四次即可。
朱標站了一会儿后,觉得掌握这些並不费时。
韩成演练完毕,收势。
接著开始教导朱標。
从起始动作开始,韩成逐一演示给朱標。
朱標依样模仿,韩成则在一旁指导修正。
朱標看著韩成演练八部金刚功时,觉得这些动作不算繁复,节奏也很舒缓,似乎只需多观察几遍就能掌握。
可真正尝试之后,才发现大错特错!
看似容易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艰难,尤其是要让每一个姿势都精准无误,更是难上加难。
加之朱標本身对习武並无天分,所以儘管韩成耐心指导,耗去近半个时辰,他也仅仅勉强记住了起手式与前两步的动作,且远未达到熟练的地步。
“今日就到这儿吧,余下的內容改日继续。”韩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教人练功实在不易,他独自练习时,连续施展两三遍都不会有太多消耗,但教导朱標却让他累得直冒汗。
至於朱標,状况更糟。
朱標体態偏胖,又因长期协助朱元璋处理国事,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副帝,加上朱元璋本人就是位极为勤奋的君主,导致朱標体质虚弱。
一番操练下来,朱標浑身湿透,仿佛刚从水中捞起一般。
听到韩成宣布训练结束,朱標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此刻,他对韩成完全心服口服。
他万万没想到,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真正操作起来竟然如此耗费体力。
这也侧面说明了韩成所传授的东西的確行之有效。
“大哥,一起用些餐吧?”
韩成向朱標发出了邀请。
小荷刚刚已经为韩成送来了饭菜,得知太子也在场且尚未用餐后,立刻又准备了一份。
朱標確实是飢肠轆轆,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来。
当然,这並非他同意留下的唯一理由。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是寿寧宫,是他二妹的居所,而邀请他的又是韩成。
韩成的地位非同一般,对大明意义重大。
这种人,朱標自然乐於增进与他的交往。
饭前洗漱完毕,两人开始用餐。
就在韩成的偏殿里进行。
此时,殿內已摆好一套新桌椅,看起来相当精致。
只是不知这套桌椅还能在此停留多久。
毕竟有关大明、大明皇家的诸多事情,自己还未曾向朱元璋透露半分。
比如那对关係亲密的父子,朱棣的儿子和他的孙子。
朱允炆年纪轻轻便能压过李景隆这位开国名將,堪称大明第二代战神。
朱祁鈺性情柔弱,喜好依赖奶娘,沉迷於与姨妈修行之事,又因爱好木匠技艺而被称作木匠皇帝。
大明皇帝性格温和,犹如易溶於水。
韩成想到这些軼事或许会引发诸多议论,恐怕他这桌椅又要经歷多次更换。
早餐极为简朴,每人两个白面馒头,一个醃製好的咸鹅蛋,还有一碗青菜蛋汤。
青菜蛋汤盛在汤盆中,附带一把汤匙。
韩成本想自己动手舀汤,却见朱標早已拿起汤匙,先为他盛了一碗,隨后才给自己添。
韩成见状也不再推辞,安然坐下享用。
不远处的小荷却看得目瞪口呆。
韩公子竟能让太子亲自盛汤,这是何等殊荣?
更令她惊讶的是,韩公子对这样的礼遇显得十分从容。
果然,韩公子与眾不同,真让人震撼不已。
韩成敲开咸鹅蛋,发现醃製得极好,蛋黄流出了诱人的红油。
蛋黄入口细腻绵密,香气四溢,口感绝佳。
將一部分蛋黄夹入鬆软的白馒头中食用,滋味堪称完美。
对面的朱標同样如此进食。
韩成咬了几口馒头后,朱標已端起汤碗轻啜一口。
奇怪,今日的汤为何这般美味?如此鲜甜。
朱標露出惊讶之色,开口说道。
韩成將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笑。
其实,这都是因为韩成早早洗漱完后,偷偷在汤里加了些味精。
当然,这些小动作他自然不会让朱標知晓。
他自己也端起碗尝了一口,隨之附和道:“果然美味,御厨的手艺名不虚传,饭菜果然不同凡响。”
朱標接连喝了几口,依旧觉得汤格外可口。
不过,他並未深究,只当是今日厨师发挥超常罢了。
即便他再多思量,也不会联想到这美味与韩成有关,毕竟韩成每日都在教导他八部金刚功。
韩成吃著馒头喝著汤,感觉无比愜意,熟悉的味道让他倍感舒適。
他对朱標的反应十分满意,这种结果正是他所期待的。
韩成之所以抢先一步往汤里添味精,一是想早日品尝这种风味;二是想藉此观察古人对味精的態度。
若他们能够適应这种味道,韩成便打算採取下一步行动,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朱標的反应打消了他的最后一丝顾虑,从此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推行自己的计划了。
朱標在韩成家吃完饭后便匆匆离去,他最近事务繁忙。韩成的到来让他原本就紧张的日程更加紧凑。不过,好消息是他的父皇正打算借鑑韩成提及的內阁与军机处体制,並结合当下的国情,制定一套更適合大明的新制度,以缓解压力。一旦这些制度逐步完善並奏效,他的负担就会减轻不少。
送走朱標后,韩成拿起鹅毛笔开始新的书写。小荷则负责清理餐桌。
“今晚不用再送饭了,也不用去公主那边送餐。我会列出一份清单,你按单子上的东西採购回来,我亲自下厨给公主准备一顿特別的佳肴。”韩成对小荷说。
小荷听后有些惊讶。她没料到公子会在此时提出这样的建议。
今日公子怎么突然想露一手了呢?虽然疑惑,但她並未多问,而是恭敬地接过韩成递给她的清单仔细查看。隨后,她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因为清单上有一项內容颇为敏感——猪肉。
宫中並非完全不吃猪肉,只是由於猪与“朱”谐音,所以皇宫对此有些避讳。
小荷本想提醒韩成一声,但想起前几天公子已经有人送来猪油,皇帝非但没责怪,反而隔日又送来更多猪油让公子製作食物,便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过去,太子与公主常能在皇帝那儿享有特殊待遇。
如今看来,韩公子似乎也在皇帝心中有了这样的地位!
能在皇帝面前有这样的境遇,绝非易事。
在整个明朝,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
小荷当下点头应允,表示会按韩公子吩咐將事情办好。
片刻后,小荷端著碗筷清理完桌面离开。
看著小荷离去的身影,韩成嘴角浮现笑意。
这就是他想要推进的计划。
通过朱標的话確认了这个时代的人不会排斥味精的味道且认为其美味后,韩成立即决定亲自下厨为寧国公主准备几道菜餚。
当然,这也是找个藉口与未来的妻子共进晚餐。
自中秋晚宴之后,韩成还没与朱有容一起吃过饭。
现在正是创造机会,再把未来的妻子叫来一起用餐。
於是,韩成调整姿態,做好预备动作后,缓缓展开演练。
朱標在一旁凝神注视,只觉韩成的动作虽慢,却蕴含节奏,宛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看著韩成的演示,竟让人心神安定。
然而,这动作並无繁复之处。
每一段皆是一组固定的动作,左右轮换各四次即可。
朱標站了一会儿后,觉得掌握这些並不费时。
韩成演练完毕,收势。
接著开始教导朱標。
从起始动作开始,韩成逐一演示给朱標。
朱標依样模仿,韩成则在一旁指导修正。
朱標看著韩成演练八部金刚功时,觉得这些动作不算繁复,节奏也很舒缓,似乎只需多观察几遍就能掌握。
可真正尝试之后,才发现大错特错!
看似容易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艰难,尤其是要让每一个姿势都精准无误,更是难上加难。
加之朱標本身对习武並无天分,所以儘管韩成耐心指导,耗去近半个时辰,他也仅仅勉强记住了起手式与前两步的动作,且远未达到熟练的地步。
“今日就到这儿吧,余下的內容改日继续。”韩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教人练功实在不易,他独自练习时,连续施展两三遍都不会有太多消耗,但教导朱標却让他累得直冒汗。
至於朱標,状况更糟。
朱標体態偏胖,又因长期协助朱元璋处理国事,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副帝,加上朱元璋本人就是位极为勤奋的君主,导致朱標体质虚弱。
一番操练下来,朱標浑身湿透,仿佛刚从水中捞起一般。
听到韩成宣布训练结束,朱標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此刻,他对韩成完全心服口服。
他万万没想到,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真正操作起来竟然如此耗费体力。
这也侧面说明了韩成所传授的东西的確行之有效。
“大哥,一起用些餐吧?”
韩成向朱標发出了邀请。
小荷刚刚已经为韩成送来了饭菜,得知太子也在场且尚未用餐后,立刻又准备了一份。
朱標確实是飢肠轆轆,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来。
当然,这並非他同意留下的唯一理由。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是寿寧宫,是他二妹的居所,而邀请他的又是韩成。
韩成的地位非同一般,对大明意义重大。
这种人,朱標自然乐於增进与他的交往。
饭前洗漱完毕,两人开始用餐。
就在韩成的偏殿里进行。
此时,殿內已摆好一套新桌椅,看起来相当精致。
只是不知这套桌椅还能在此停留多久。
毕竟有关大明、大明皇家的诸多事情,自己还未曾向朱元璋透露半分。
比如那对关係亲密的父子,朱棣的儿子和他的孙子。
朱允炆年纪轻轻便能压过李景隆这位开国名將,堪称大明第二代战神。
朱祁鈺性情柔弱,喜好依赖奶娘,沉迷於与姨妈修行之事,又因爱好木匠技艺而被称作木匠皇帝。
大明皇帝性格温和,犹如易溶於水。
韩成想到这些軼事或许会引发诸多议论,恐怕他这桌椅又要经歷多次更换。
早餐极为简朴,每人两个白面馒头,一个醃製好的咸鹅蛋,还有一碗青菜蛋汤。
青菜蛋汤盛在汤盆中,附带一把汤匙。
韩成本想自己动手舀汤,却见朱標早已拿起汤匙,先为他盛了一碗,隨后才给自己添。
韩成见状也不再推辞,安然坐下享用。
不远处的小荷却看得目瞪口呆。
韩公子竟能让太子亲自盛汤,这是何等殊荣?
更令她惊讶的是,韩公子对这样的礼遇显得十分从容。
果然,韩公子与眾不同,真让人震撼不已。
韩成敲开咸鹅蛋,发现醃製得极好,蛋黄流出了诱人的红油。
蛋黄入口细腻绵密,香气四溢,口感绝佳。
將一部分蛋黄夹入鬆软的白馒头中食用,滋味堪称完美。
对面的朱標同样如此进食。
韩成咬了几口馒头后,朱標已端起汤碗轻啜一口。
奇怪,今日的汤为何这般美味?如此鲜甜。
朱標露出惊讶之色,开口说道。
韩成將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笑。
其实,这都是因为韩成早早洗漱完后,偷偷在汤里加了些味精。
当然,这些小动作他自然不会让朱標知晓。
他自己也端起碗尝了一口,隨之附和道:“果然美味,御厨的手艺名不虚传,饭菜果然不同凡响。”
朱標接连喝了几口,依旧觉得汤格外可口。
不过,他並未深究,只当是今日厨师发挥超常罢了。
即便他再多思量,也不会联想到这美味与韩成有关,毕竟韩成每日都在教导他八部金刚功。
韩成吃著馒头喝著汤,感觉无比愜意,熟悉的味道让他倍感舒適。
他对朱標的反应十分满意,这种结果正是他所期待的。
韩成之所以抢先一步往汤里添味精,一是想早日品尝这种风味;二是想藉此观察古人对味精的態度。
若他们能够適应这种味道,韩成便打算採取下一步行动,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朱標的反应打消了他的最后一丝顾虑,从此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推行自己的计划了。
朱標在韩成家吃完饭后便匆匆离去,他最近事务繁忙。韩成的到来让他原本就紧张的日程更加紧凑。不过,好消息是他的父皇正打算借鑑韩成提及的內阁与军机处体制,並结合当下的国情,制定一套更適合大明的新制度,以缓解压力。一旦这些制度逐步完善並奏效,他的负担就会减轻不少。
送走朱標后,韩成拿起鹅毛笔开始新的书写。小荷则负责清理餐桌。
“今晚不用再送饭了,也不用去公主那边送餐。我会列出一份清单,你按单子上的东西採购回来,我亲自下厨给公主准备一顿特別的佳肴。”韩成对小荷说。
小荷听后有些惊讶。她没料到公子会在此时提出这样的建议。
今日公子怎么突然想露一手了呢?虽然疑惑,但她並未多问,而是恭敬地接过韩成递给她的清单仔细查看。隨后,她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因为清单上有一项內容颇为敏感——猪肉。
宫中並非完全不吃猪肉,只是由於猪与“朱”谐音,所以皇宫对此有些避讳。
小荷本想提醒韩成一声,但想起前几天公子已经有人送来猪油,皇帝非但没责怪,反而隔日又送来更多猪油让公子製作食物,便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过去,太子与公主常能在皇帝那儿享有特殊待遇。
如今看来,韩公子似乎也在皇帝心中有了这样的地位!
能在皇帝面前有这样的境遇,绝非易事。
在整个明朝,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
小荷当下点头应允,表示会按韩公子吩咐將事情办好。
片刻后,小荷端著碗筷清理完桌面离开。
看著小荷离去的身影,韩成嘴角浮现笑意。
这就是他想要推进的计划。
通过朱標的话確认了这个时代的人不会排斥味精的味道且认为其美味后,韩成立即决定亲自下厨为寧国公主准备几道菜餚。
当然,这也是找个藉口与未来的妻子共进晚餐。
自中秋晚宴之后,韩成还没与朱有容一起吃过饭。
现在正是创造机会,再把未来的妻子叫来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