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我一定会过去
增进彼此感情,提高好感度。
对於那个恋人礼包,他愈发好奇了。
想儘快积累足够的好感值,把这盲盒打开。还可以藉助味精,顺便装一下,让寧国公主更加崇拜自己,让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更高大。
韩成把这些念头压住,静下心来开始书写。先写射鵰,再写《倚天》……
“韩公子真的是这么说的吗?”
寧国公主看著小荷,再次確认,语气里带著几分惊讶。
小荷用力点头道:“殿下,韩公子確实是这么讲的,他说不让您吃饭,晚上亲自为您做美味佳肴。
公主,他真的很关心您。”
听了这话,寧国公主脸上泛起一抹迷人的红晕。
她没说话,但从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笑容可以看出,她的心情已经被完全展露。
不过心里也有些犹豫,害怕继续这样接触韩公子,会越陷越深,到结婚前可能会做出不该做的事……
过了片刻,寧国公主开口道:“小荷,你去告诉韩公子……”
她停顿了一下,然后用坚定的声音说:“我一定会过去。”
小荷听后,心中稍稍安定。
她其实很担心公主殿下不去。
要是那样的话,事情可就麻烦了。
小荷答应一声,立刻转身去找韩成,將寧国公主的意图传达过去。
小荷离开后,寧国公主轻轻呼出一口气。
毕竟她与韩公子已订下婚约,还是父皇亲自下的旨意……
再说,他们早晚都要结为夫妇。
而且,他们之前已经一起用过餐了。
此刻再一同用餐也没什么特別。
就这样想著,寧国公主陷入了沉思,开始猜测今晚前往与韩公子共进晚餐时会发生些什么。
她既紧张又期待,还隱隱有些急不可耐。
她期待的是能与韩公子共度这段时光,至於具体吃什么,倒没太多考虑。
只要是韩公子提供的,她都觉得美味可口。
用餐的意义不在於食物本身,而在於与谁同桌而食。
能与心爱之人一起享用,哪怕粗茶淡饭也觉甘甜。
当然,她也相信,韩公子既然吩咐小荷来请她,那么他亲手准备的菜餚必然不会差。
若是平庸无奇,韩公子也不会让人邀她前来。
……
“韩公子,您真是才华横溢!”
寧国公主认真翻阅完手中文稿后,不禁讚嘆道。
目光落在韩成身上,仿佛要绽放出光芒。
真美!
实在是太过惊艷!
韩成的新作一出手便惊艷四座,其水准与《射鵰相比毫不逊色,不仅实现了她所有的期待,还在结尾埋下伏笔,勾起无尽遐想。更令人嘆服的是,他在同时撰写两部作品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如此高水准,简直不可思议。这等才华,不愧是他,不愧是他心爱之人。
【寧国公主被深深震撼,认为韩成专为她打造这般佳作,內心满是甜蜜。】
恋人积分瞬间飆升,好感度也有所提升。看著未来妻子崇拜的眼神,韩成心情愉悦,先前写作的疲惫一扫而空。
“也就那样吧。”韩成故作谦逊地摆摆手,可高昂的胸膛却出卖了他的骄傲。
“扑哧……”
韩成故意装出一副滑稽模样,逗得寧国公主笑声连连。房间里满是愉悦的氛围,与韩公子相处总能让人拋开忧愁。
韩成的到来让寧国公主的笑容愈发灿烂。
后来,寧国公主被抬出皇宫,前往秦王朱樉处。其实按原计划,她一个多时辰前就该动身了,但不知为何拖延至今。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这肯定不是因为和韩公子在一起太开心而忘了时间,也不是因此再次忽略了二哥朱樉。
朱樉仍臥病在床,正想著家眷何时能抵达京城。分別这些时日,他確实想念邓氏。想到邓妃看到自己这般模样会有多心疼,朱樉既感伤又欣慰。
在他心中,唯有邓氏重要,秦王妃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
“王爷,寧国公主来了。”有人来报。
朱樉听后立刻喜形於色。这就是自己的亲妹妹啊,二妹始终惦记著他呢!
寿寧宫从不踏出一步的二妹,居然已是第二次来探望自己!
二妹对我这般好!
心中满是感动,正准备起身迎接。
却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寧国公主阻止。
一番话后,寧国公主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了秦王朱樉。
“二哥,你瞧瞧这个。”寧国公主笑著说道。
“这是什么?”朱樉一脸疑惑。
隨即又惊喜地喊道:“这是嫂子派人送来的书信?寄到你那儿去了?”
说著便急不可耐地拆开了信封。
听著朱樉的话,看著二哥的模样,朱有容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多么好的二哥啊!
可为何邓氏那个**,竟如此对待二哥……
“二哥,不对,嫂子的信怎会寄到我这儿?
我担心你无聊,特地给你找来了话本,让你看看解闷。”
寧国公主笑著解释。
这信封里装的,是她抄录的,韩公子专为解决二哥的问题定製的。
至於原本的信件,则被寧国公主好好保存起来了。
哦,原来不是邓妃写的信。
朱樉顿时感到十分失望。
隨后又意识到,二妹说得对!
若邓妃写信寄来,定会第一时间送到自己这里,怎会送到二妹那儿呢?
“二妹啊,你就別担心我会觉得无聊啦,我哪儿会无聊呢。”
“就这么躺著瞅著地发呆,挺有意思的。”
“看累啦就睡,睡醒吃个饭,接著再发呆,这日子可舒坦啦。”
“二哥我不爱看那些话本子,总觉得看著费劲,眼睛疼,脑袋晕,困得很。”
朱樉这一番话让朱有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果然是她那个隨性的二哥啊!
“二哥,你瞧瞧嘛,这是我特意给你挑的,字不多,也算是我一番心意了。”
哦,对了,这是妹妹的一片心意!
那肯定得好好看看!
於是朱樉从信封里取出纸页,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得特別专注,完全沉浸其中。
站在一旁的寧国公主见到这般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
对於韩公子写的话本,寧国公主充满信心。
她亲眼见过,深知其质量上乘,让**罢不能。
哪怕像她这样阅遍无数话本之人,看完后也忍不住讚嘆。
更別说二哥这种平时对这类东西不感兴趣的傢伙了!
正暗自得意之际,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鼾声。
咦?这鼾声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正在疑惑之际,朱樉手里拿的纸页悄然滑落,掉在地上。
寧国公主看到这一幕,顿时目瞪口呆。
这……这是什么状况啊!
韩公子所著的书稿,写得这般精妙,二哥竟然能够酣然入睡?
隨后,寧国公主也陷入了迷茫。
她原打算藉由这个办法改变二哥的態度,可没想到二哥看了一眼便沉沉睡去,这该如何是好!
韩公子的计策,就这么无功而返,败在了二哥的手上吗?
……
江阴侯吴良,凝神端详著手中的字条后,將其点燃,化为灰烬並细细碾碎。
在此地犹豫片刻后,他最终拿定了主意。
他唤来一人低声交代任务……
那人听闻吴良的话,脸上浮现惊愕的表情:“侯爷,这……这样做真的可行吗?会不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吴良说道:“无妨,你只管照我的话去做。”
听到吴良如此篤定,那人不敢多嘴。
应了一声,便立即动身去布置事务了。
待那人离去,吴良站在原地思索一阵,又摇摇头,试图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
李善长確是一位极为聪慧的人,他给出的建议必定不会错!
……
“陛下,依照您的指示打造的火器现已完成,您何时抽空前来查看?”
()
——
“陛下,您提供的材料,如今已可投入使用,您何时有空前来检视?”
武英殿內,朱元璋刚审阅完一堆奏章,处理完政务后,缓缓站起,伸了个懒腰。伴隨著骨骼的脆响,他並未因长时间的劳作而感到疲惫,反而满心热忱。
朱元璋对批阅奏章这件事乐在其中。儘管过程中常遇棘手之事,需绞尽脑汁去化解,有时甚至令人怒火中烧,恨不得拍案而起,但总体来说,他对此甘之如飴。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满足感。那种一言可以决定人生死、一言可以影响一地兴衰的滋味,实在是妙不可言。
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这人世间至高无上的存在。
当初若非罢免胡惟庸並废除丞相与中书省,他还会感受到丞相和中书省官员与他分享权力的微妙感受。
通常情况下,奏章需先经中书省筛选过滤,再挑出重要部分呈报给他。如此一来,他的工作负担自然减轻不少。
换言之,他所见皆为二手信息,至於哪些奏章能够进入他的视线,並非他所能左右,而是由丞相及中书省的官员决定。
这种局面让渴望掌控一切的朱元璋深感不满,总觉皇权被无形束缚。
尤其是胡惟庸等人的暗中对抗,更令他心中鬱结愈发浓烈。
真正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事务,胡惟庸之流倒也不敢在上面耍样,他们所搞的小动作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当然,这些小事相对於那些无法掩盖的大事而言,確实显得微不足道。
送到中书省请朝廷裁定的事情,即便再小,又能小到何种程度?
这类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通常牵涉到成百上千人的利益,影响著千家万户的生活。
它关係著一县的经济与民生。
单看一件事或许並不显眼,但若此类事情积累过多,对大明来说便是巨大的隱患,最终成为不得不解决的大事。
对於那个恋人礼包,他愈发好奇了。
想儘快积累足够的好感值,把这盲盒打开。还可以藉助味精,顺便装一下,让寧国公主更加崇拜自己,让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更高大。
韩成把这些念头压住,静下心来开始书写。先写射鵰,再写《倚天》……
“韩公子真的是这么说的吗?”
寧国公主看著小荷,再次確认,语气里带著几分惊讶。
小荷用力点头道:“殿下,韩公子確实是这么讲的,他说不让您吃饭,晚上亲自为您做美味佳肴。
公主,他真的很关心您。”
听了这话,寧国公主脸上泛起一抹迷人的红晕。
她没说话,但从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笑容可以看出,她的心情已经被完全展露。
不过心里也有些犹豫,害怕继续这样接触韩公子,会越陷越深,到结婚前可能会做出不该做的事……
过了片刻,寧国公主开口道:“小荷,你去告诉韩公子……”
她停顿了一下,然后用坚定的声音说:“我一定会过去。”
小荷听后,心中稍稍安定。
她其实很担心公主殿下不去。
要是那样的话,事情可就麻烦了。
小荷答应一声,立刻转身去找韩成,將寧国公主的意图传达过去。
小荷离开后,寧国公主轻轻呼出一口气。
毕竟她与韩公子已订下婚约,还是父皇亲自下的旨意……
再说,他们早晚都要结为夫妇。
而且,他们之前已经一起用过餐了。
此刻再一同用餐也没什么特別。
就这样想著,寧国公主陷入了沉思,开始猜测今晚前往与韩公子共进晚餐时会发生些什么。
她既紧张又期待,还隱隱有些急不可耐。
她期待的是能与韩公子共度这段时光,至於具体吃什么,倒没太多考虑。
只要是韩公子提供的,她都觉得美味可口。
用餐的意义不在於食物本身,而在於与谁同桌而食。
能与心爱之人一起享用,哪怕粗茶淡饭也觉甘甜。
当然,她也相信,韩公子既然吩咐小荷来请她,那么他亲手准备的菜餚必然不会差。
若是平庸无奇,韩公子也不会让人邀她前来。
……
“韩公子,您真是才华横溢!”
寧国公主认真翻阅完手中文稿后,不禁讚嘆道。
目光落在韩成身上,仿佛要绽放出光芒。
真美!
实在是太过惊艷!
韩成的新作一出手便惊艷四座,其水准与《射鵰相比毫不逊色,不仅实现了她所有的期待,还在结尾埋下伏笔,勾起无尽遐想。更令人嘆服的是,他在同时撰写两部作品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如此高水准,简直不可思议。这等才华,不愧是他,不愧是他心爱之人。
【寧国公主被深深震撼,认为韩成专为她打造这般佳作,內心满是甜蜜。】
恋人积分瞬间飆升,好感度也有所提升。看著未来妻子崇拜的眼神,韩成心情愉悦,先前写作的疲惫一扫而空。
“也就那样吧。”韩成故作谦逊地摆摆手,可高昂的胸膛却出卖了他的骄傲。
“扑哧……”
韩成故意装出一副滑稽模样,逗得寧国公主笑声连连。房间里满是愉悦的氛围,与韩公子相处总能让人拋开忧愁。
韩成的到来让寧国公主的笑容愈发灿烂。
后来,寧国公主被抬出皇宫,前往秦王朱樉处。其实按原计划,她一个多时辰前就该动身了,但不知为何拖延至今。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这肯定不是因为和韩公子在一起太开心而忘了时间,也不是因此再次忽略了二哥朱樉。
朱樉仍臥病在床,正想著家眷何时能抵达京城。分別这些时日,他確实想念邓氏。想到邓妃看到自己这般模样会有多心疼,朱樉既感伤又欣慰。
在他心中,唯有邓氏重要,秦王妃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
“王爷,寧国公主来了。”有人来报。
朱樉听后立刻喜形於色。这就是自己的亲妹妹啊,二妹始终惦记著他呢!
寿寧宫从不踏出一步的二妹,居然已是第二次来探望自己!
二妹对我这般好!
心中满是感动,正准备起身迎接。
却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寧国公主阻止。
一番话后,寧国公主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了秦王朱樉。
“二哥,你瞧瞧这个。”寧国公主笑著说道。
“这是什么?”朱樉一脸疑惑。
隨即又惊喜地喊道:“这是嫂子派人送来的书信?寄到你那儿去了?”
说著便急不可耐地拆开了信封。
听著朱樉的话,看著二哥的模样,朱有容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多么好的二哥啊!
可为何邓氏那个**,竟如此对待二哥……
“二哥,不对,嫂子的信怎会寄到我这儿?
我担心你无聊,特地给你找来了话本,让你看看解闷。”
寧国公主笑著解释。
这信封里装的,是她抄录的,韩公子专为解决二哥的问题定製的。
至於原本的信件,则被寧国公主好好保存起来了。
哦,原来不是邓妃写的信。
朱樉顿时感到十分失望。
隨后又意识到,二妹说得对!
若邓妃写信寄来,定会第一时间送到自己这里,怎会送到二妹那儿呢?
“二妹啊,你就別担心我会觉得无聊啦,我哪儿会无聊呢。”
“就这么躺著瞅著地发呆,挺有意思的。”
“看累啦就睡,睡醒吃个饭,接著再发呆,这日子可舒坦啦。”
“二哥我不爱看那些话本子,总觉得看著费劲,眼睛疼,脑袋晕,困得很。”
朱樉这一番话让朱有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果然是她那个隨性的二哥啊!
“二哥,你瞧瞧嘛,这是我特意给你挑的,字不多,也算是我一番心意了。”
哦,对了,这是妹妹的一片心意!
那肯定得好好看看!
於是朱樉从信封里取出纸页,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得特別专注,完全沉浸其中。
站在一旁的寧国公主见到这般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
对於韩公子写的话本,寧国公主充满信心。
她亲眼见过,深知其质量上乘,让**罢不能。
哪怕像她这样阅遍无数话本之人,看完后也忍不住讚嘆。
更別说二哥这种平时对这类东西不感兴趣的傢伙了!
正暗自得意之际,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鼾声。
咦?这鼾声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正在疑惑之际,朱樉手里拿的纸页悄然滑落,掉在地上。
寧国公主看到这一幕,顿时目瞪口呆。
这……这是什么状况啊!
韩公子所著的书稿,写得这般精妙,二哥竟然能够酣然入睡?
隨后,寧国公主也陷入了迷茫。
她原打算藉由这个办法改变二哥的態度,可没想到二哥看了一眼便沉沉睡去,这该如何是好!
韩公子的计策,就这么无功而返,败在了二哥的手上吗?
……
江阴侯吴良,凝神端详著手中的字条后,將其点燃,化为灰烬並细细碾碎。
在此地犹豫片刻后,他最终拿定了主意。
他唤来一人低声交代任务……
那人听闻吴良的话,脸上浮现惊愕的表情:“侯爷,这……这样做真的可行吗?会不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吴良说道:“无妨,你只管照我的话去做。”
听到吴良如此篤定,那人不敢多嘴。
应了一声,便立即动身去布置事务了。
待那人离去,吴良站在原地思索一阵,又摇摇头,试图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
李善长確是一位极为聪慧的人,他给出的建议必定不会错!
……
“陛下,依照您的指示打造的火器现已完成,您何时抽空前来查看?”
()
——
“陛下,您提供的材料,如今已可投入使用,您何时有空前来检视?”
武英殿內,朱元璋刚审阅完一堆奏章,处理完政务后,缓缓站起,伸了个懒腰。伴隨著骨骼的脆响,他並未因长时间的劳作而感到疲惫,反而满心热忱。
朱元璋对批阅奏章这件事乐在其中。儘管过程中常遇棘手之事,需绞尽脑汁去化解,有时甚至令人怒火中烧,恨不得拍案而起,但总体来说,他对此甘之如飴。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满足感。那种一言可以决定人生死、一言可以影响一地兴衰的滋味,实在是妙不可言。
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这人世间至高无上的存在。
当初若非罢免胡惟庸並废除丞相与中书省,他还会感受到丞相和中书省官员与他分享权力的微妙感受。
通常情况下,奏章需先经中书省筛选过滤,再挑出重要部分呈报给他。如此一来,他的工作负担自然减轻不少。
换言之,他所见皆为二手信息,至於哪些奏章能够进入他的视线,並非他所能左右,而是由丞相及中书省的官员决定。
这种局面让渴望掌控一切的朱元璋深感不满,总觉皇权被无形束缚。
尤其是胡惟庸等人的暗中对抗,更令他心中鬱结愈发浓烈。
真正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事务,胡惟庸之流倒也不敢在上面耍样,他们所搞的小动作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当然,这些小事相对於那些无法掩盖的大事而言,確实显得微不足道。
送到中书省请朝廷裁定的事情,即便再小,又能小到何种程度?
这类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通常牵涉到成百上千人的利益,影响著千家万户的生活。
它关係著一县的经济与民生。
单看一件事或许並不显眼,但若此类事情积累过多,对大明来说便是巨大的隱患,最终成为不得不解决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