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欢乐气氛下,谁敢对此说三道四?就算心怀不满、嫉妒之人,也不敢提出理由反对。
    於是,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吩咐道:“那么,擬定詔书,此事就定下了。”隨后又看向眾大臣,“眾位爱卿还有何政务需议?若无它事,那就退朝吧。”
    忽然,
    “父皇。”太子朱標笑了,“你还有件事忘说了。”
    “哦?何事?”朱元璋面露疑惑。
    “朱雄刚刚从北平回来,在应天没有自己的府邸,难道要让堂堂功臣住驛馆不成?”朱標打趣道。
    “哎呀,对对对!”朱元璋拍了下脑门,“我差点忘了这茬。”
    当即下令,“標儿,散朝后让人在城里找一处好的府邸赐予朱卿,並拨发婢女二十人,侍从二十人。”
    “儿臣遵命。”朱標答应。
    “臣感谢陛下隆恩。”朱雄立即叩拜谢恩。
    有宅第在京师落脚,这无疑是桩美事,方便日后安置家人——譬如妙锦如想留在都城或回北平,皆能隨意选择。
    朱元璋挥了挥手,“还有什么事么?若无其他议题,那就散朝吧。”
    大事已毕,今日再无其它要务需处置。
    隨即,
    群臣行礼恭送圣驾离开奉天殿,直至身影消失才各自站立恢復常態。
    刚一散会,
    就有几位官员朝朱雄走了过来,尤其是那名先前为朱雄喝彩过的年轻大臣。
    他匆匆走近朱雄,惟恐被人抢了先机。
    “方孝孺拜见朱將军。
    “
    这位年轻的大臣一到达就彬彬有礼地向朱雄行礼。
    “方孝孺,那位在歷史上被连诛十族的强硬人物。
    “
    只听见这名字,朱雄就不由自主地对方孝孺另眼相看。
    这个名字他不可能遗忘。
    后世之人常把方孝孺比作一位坚持自我到极致的人。
    因为他一句话,引来了灭族之祸,想必他的祖先在地府也要对他充满复杂情感。
    “见过方大人。
    “
    但眼前这位方孝孺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印象:面容刚毅,眼里带著蓬勃的斗志,注视著自己的目光热情洋溢,就像遇见了一位真正的知己。
    “朱將军,你刚才那番话真是振奋人心啊。
    “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秉持的一股精气神,不论军人还是文人皆应如此。
    “
    “心中存一股浩然正气,敢於赴死,这样才能尽忠尽义,为国效力。”方孝孺一脸崇敬地说。
    “方大人过誉了,身为大明男儿理当做到如此。
    “朱雄笑著回答。
    “確实,大明男儿自当这样。”方孝孺重重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此时,
    又有几位朝廷同僚围了过来。
    “恭喜朱將军荣宠加身。”
    “贺喜朱將军不但得皇上亲自赐婚获得娇妻,而且更获子爵殊荣,实在可喜可贺。”
    “祝贺朱將军,我是……”诸大臣相继上前,笑容满面的道喜,並主动介绍自己,似有意结识。
    “感谢各位大人美言。
    “
    初次入仕,朱雄不愿意多结仇怨,抱拳微笑还礼。
    他也怕因不懂礼节无意得罪他们而遭受官场上的算计。
    可是,
    隨著前来恭贺的大臣们越来越多,朱雄渐渐感觉有点难以应对了,脸色都有些僵硬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
    朱標迈下台阶,清咳一声,“咳。”
    瞬间,
    人群中的各位朝廷同僚立即纷纷散去。
    “参见太子殿下。”
    眾官员个个带著恭敬之情向朱標行礼。
    “朱將军初回,旅途疲惫,你们便让朱將军安静休息一会儿吧。”朱標语气沉稳。
    “遵命殿下。”
    “告退。”所有人大气不敢喘一下,纷纷退下。
    “多谢殿下替我解了围。”朱雄鬆了一口气,连忙向朱標致谢。
    “这就是朝堂生態,慢慢习惯了就好。”
    “好在你是领兵將领,不需每日上朝,也不用天天面对这些琐事。”朱標语重心长地劝慰。
    “谢谢太子殿下的指点。”朱雄点了点头。
    “好了,我会让人帮你选一座府邸的,你可以稍微游览一下京城,只是別走得太远,很快父皇也可能要召见你的。”朱標留下这句话就离去了。
    “皇上召见我?”朱雄感到一头雾水,刚刚不是才见驾吗?
    “你稍等片刻就知道了。”朱標只留下这一句话。
    此刻,
    又有一位身披鎧甲的將军来到朱雄身边。
    他的神色十分冰冷、严峻,带著几分不屑盯著朱雄:“如果派我出征北疆,我同样可以斩杀敌首级,你就只是运气太好罢了。”
    “等著瞧吧。
    “
    “称战神的大明將军岂是你这样初出茅庐的小子。
    “
    说罢,
    他扬长而去。
    留下来的朱雄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这位武將突然冒出来说了这么一番奇怪的话。
    朱雄没好气地质问他的背影:“哎你说你到底是谁呀?”
    “哼!凉国公蓝玉是也!”蓝玉冷冷丟下这几个字,骄傲地转身离去。
    “妈的,这蓝玉真和史料记载一样,蛮横骄纵,简直脑壳进水,莫名奇妙就挑衅。”
    凝视著那块蓝玉,朱雄的脸上浮现出一副像是面对无知者时才有的神情。
    他从来没见过这號人,於是当场便出言讥誚,朱雄內心对蓝玉的脑迴路实在佩服,称其为粗野武夫一点也不夸张。
    难怪歷史上会惨遭朱元璋满门抄斩,这样的跋扈个性,任谁也难以忍受。
    “东宫伴读黄子澄前来拜见朱將军。”待蓝玉离去后,又一位文官面带笑容登上了舞台。
    “建文三傻之一啊。”
    朱雄一听到眼前的臣属自报家门,立刻联想到歷史里那个被嘲讽为三傻之一的智囊——黄子澄。
    心中想著:方孝孺已经见过,如今黄子澄也来了,就只剩下齐泰了。
    朱雄嘴角掛起微笑,抱拳回应,“见过黄大人。”
    根据歷史记载的轨跡,未来朱允炆將继位成为皇帝,而朱雄自身目前还无法对抗皇权,为了保险起见自然选择低调处理、不招惹事端。
    “久闻朱將军才华横溢,是我大明军中最年轻的名將。
    果然名声不是浪得虚传。”黄子澄带著几分恭维口吻说道。
    朱雄也只能应景打哈哈,並无他法,只是心道,自己今日还真是见识了歷史人物。
    “黄大人过奖了。”
    隨著北平烈酒生意日益兴旺,悦来酒楼已然遍布北平大街小巷,每日收入丰厚,若能到繁华之都——应天去经营,则利润更为可观。
    这些盈利可用来暗地培养属於自己的死士势力,唯有真正握在手中的,才能確保安全;一旦权力是皇室授予,则朝夕之间可能就会失去。
    如同他对心腹所言,死士是真正的守护屏障。
    “应天。”这是大明首都的名字。
    “靖难之变过后,都城將会搬迁至北平。”
    立於宫殿阶前,朱雄默默思考著,脑海中的歷史脉络逐渐交织成形,似有种潜入歷史潮流的感觉油然而生。
    正当朱雄准备离开之际,“朱將军。”一个沙哑的嗓音打破了寂静。
    “皇上有旨宣召。”发出此声的是在朝堂內侍奉朱元璋左右的太监总管。
    “臣遵命。”
    早有朱標事先示警,朱雄並未显得惊讶,立即頷首应允。
    不过对於这次召见具体意图何在,他也同样茫然不解。
    “將军请跟隨老奴前行。”太监以恭顺態度引领路线。
    “敢问公公安姓?”儘管这位年近中年的宦官没有多少特殊之处,但朱雄依然保持著平和语气提问,丝毫不见傲慢。
    听到这个问题,连太监本人都感到错愕。
    毕竟他长期服务於那位性情暴戾、绝不容许身边有人稍露叛意的开国帝王朱元璋,因此根本没有获得如以往那些宦官一般掌控权势的机会,每天都提心弔胆地度过时光,这便是伴隨强君的宿命:即使身为太监也难以掌握权力。
    在眾多官员眼里,像他这样的宦官向来被视为低等人,往往带著一种居高临下且蔑视的目光对待他们。
    不曾料到今日竟有位声势赫赫的大將主动问询他的身份信息。
    “小的名叫王景宏,冒昧告知將军。”他態度极其谨慎地回復。
    一瞬间,朱雄心头掠过一阵涟漪,这个名字……果然是他!
    “歷史书页中,他可曾充当过最为重要的臥底角色呢!要不是由於他持续给朱棣传送重要情报,恐怕即便有朱允炆的存在也很难轻易击败对方呀!”
    听完这个回答,朱雄瞬间明白了此人身份。
    “王景宏,多么好记的一个名字啊。
    我会记住的!”
    “说起来,你的年纪跟我家管家差不多大呢。”朱雄边走边说道。
    “呵呵,这也算是有缘吧。”王景宏微笑著回应。
    “的確是缘分。
    改天若有机会,不如你们俩认识一下。”朱雄顺著话继续道。
    两人就这样一面踱步,一面交谈,从奉天殿往议政殿还有一段距离,路上两人的对话渐渐让彼此关係拉近了不少。
    眼看快到议政殿了。
    “对了王公公,皇上找我有什么事呀?”朱雄带著疑惑问道。
    “老奴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但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王景宏答道,“不过你记得,待会进到议政殿內说话时得小心谨慎,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可不能说。”
    “毕竟龙顏难测,且皇上的性格也比较独特。”王景宏稍微提醒了一下。

章节目录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龙苑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龙苑玲并收藏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