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点火失败?
比赛这天,天刚蒙蒙亮,研究所的中心广场上就已经人山人海。
临时搭起的高台上,两边各拉著一条红布横幅,上面用白漆刷著大字。
一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另一边是“技术革新,为国爭光”,充满了这个年代特有的朴实和激昂。
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头,有穿著军装的干部战士,也有穿著各色袄的军嫂和家属,甚至还有不少半大的孩子,被大人牵著,好奇地踮脚张望。
刘副司令员、钱学东所长等一眾军区领导,都坐在了评委席的第一排,表情严肃。
周怀安作为这场“技术交流公开赛”名义上的总裁判,正站在台中央,手持一个铁皮喇叭,发表著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是为了见证一场具有歷史意义的技术交流!是为了给我们全军区的同志们,选出最好、最暖和、最省煤的炉子!我们既要欢迎京城来的专家同志,不远千里送来宝贵的技术和经验,也要鼓励我们本地的年轻同志,敢於亮剑,敢於比拼……”
他讲得口沫横飞,台下的群眾却有些不耐烦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声压都压不住。
“这周政委咋恁多话,快开始吧,俺们都等著看苏组长的炉子呢!”
“就是,我可听说了,是这个周政委看不起苏组长,非要搞这么一出,这不是明摆著欺负人嘛!”
“嘘……小点声!领导在上面呢!”
李秀梅站在人群前排,紧张地攥著手,嘴里不停地念叨:“苏妹子可千万要贏啊,一定要爭这口气!”
周怀安显然也听到了台下的议论,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
“好!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我宣布,技术交流公开赛,现在开始!首先,有请京城专家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话音刚落,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四个年轻力壮的工人,嘿哟嘿哟地喊著號子,將一个庞然大物抬上了高台。
那是一个高达两米的大傢伙,炉身用崭新的钢板包裹,打磨得鋥光瓦亮,在高原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巨大的炉膛,粗壮的烟囱,每一个部件都透著一股子重工业的力量感,看起来就威力十足。
“嚯!这傢伙可真够大的!”
“看著就带劲!跟个小炮弹似的!肯定暖和!”
一些不懂行的战士们发出了阵阵惊呼。
高栋樑背著手,慢悠悠地走上台,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他拿起铁皮喇叭,用一种教导的口吻说道:
“同志们,我们这个炉子,是严格按照最新的热力学原理设计的。你们看,这个加大的炉膛,可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还有这几圈散热片,我们称之为『矩阵式增压散热系统』,可以最大化地提升热交换效率!这才是科学!这才是技术!”
他一番话说得台下许多人云里雾里,但都觉得高深厉害。
隨著他一声令下,助手立刻点火。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只听“呼”的一声,熊熊的火焰从炉膛里窜了出来,滚滚的热浪瞬间扑面而来,让前排的观眾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
高栋樑看著台下眾人敬畏的表情,满意地笑了,目光若有若无地瞥向了苏棠团队的方向,充满了轻蔑。
“好!感谢专家组的精彩展示!”周怀安带头鼓掌,然后高声喊道,“接下来,有请我们军区的项目组,展示他们的聚热循环炉!”
掌声明显比刚才更热烈了。
在万眾瞩目中,耿向东和林凡两个人,轻轻鬆鬆地就把他们的炉子抬上了台。
和专家组那个庞然大物比起来,苏棠的炉子简直像个不起眼的丑小鸭。
只有半人高,通体漆黑,外形朴实无华,甚至因为紧凑的设计显得有些矮小。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这……这也太小了吧?能行吗?”
“跟人家的一比,跟个铁疙瘩似的,看著就没劲儿啊。”
高栋樑和他身后的专家团队更是直接发出了毫不掩饰的嗤笑声。
“呵呵,我就说吧,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一个年轻专家撇著嘴,低声对高栋樑说。
高栋樑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那神情仿佛在看一场註定失败的闹剧。
林凡的脸涨得通红,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炉子前,划著名了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伸进了炉膛。
然而,预想中的火焰没有燃起,只有一股呛人的黑烟“噗”地一下冒了出来,熏得林凡连连后退,咳嗽不止。
一次点火,失败。
现场顿时一片譁然。
“怎么回事?点不著?”
“哎呀,这可咋办啊!”支持苏棠的军嫂们一下子就急了,李秀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凡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看了一眼台下脸色已经沉下去的耿向东,又看了一眼不远处始终平静的苏棠,咬了咬牙,再次划著名一根火柴。
这一次,他把引火的木柴堆得更用心了。
可结果还是一样。
“噗!”
更浓、更呛人的黑烟冒了出来,隨风飘散,一股子潮湿发霉的怪味瀰漫在空气中。
“哈哈哈哈!”专家组那边,有人已经忍不住大笑出声。
高栋樑抱著胳膊,脸上满是讥讽:“连火都点不著,这就是你们废寢忘食搞出来的成果?简直是胡闹!”
林凡的脸已经白了,手都开始发抖。
他不敢相信,明明在车间里测试得好好的,怎么一到这关键时候就掉链子?他慌乱地又试了第三次。
结果,依旧是失败。
这一下,全场都炸开了锅。质疑声,嘆息声,嘲笑声,混成一片。
“完了完了,这下可丟人丟大了!”
“我就说嘛,人家京城来的专家,还能比不过一个年轻女同志?”
“唉,白替她担心了……”
耿向东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已经成了猪肝色,他死死地盯著那个不断冒黑烟的炉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陈雪更是急得眼圈都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就在这时,周怀安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猛地站起身,从评委席走到台前,脸上带著痛心疾首的表情,对著铁皮喇叭大声说道:“同志们!静一静!静一静!”
他环视全场,用一种沉痛的语气说:
“比赛的结果,我想大家已经看到了。我理解我们年轻同志想要为军区做贡献的热情,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是要有科学严谨的態度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年轻同志,確实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锻炼!为了不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我宣布,本次技术……”
他想直接宣布比赛结果,把“失败”这顶帽子,死死地扣在苏棠的头上。
“等一下。”
临时搭起的高台上,两边各拉著一条红布横幅,上面用白漆刷著大字。
一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另一边是“技术革新,为国爭光”,充满了这个年代特有的朴实和激昂。
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头,有穿著军装的干部战士,也有穿著各色袄的军嫂和家属,甚至还有不少半大的孩子,被大人牵著,好奇地踮脚张望。
刘副司令员、钱学东所长等一眾军区领导,都坐在了评委席的第一排,表情严肃。
周怀安作为这场“技术交流公开赛”名义上的总裁判,正站在台中央,手持一个铁皮喇叭,发表著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是为了见证一场具有歷史意义的技术交流!是为了给我们全军区的同志们,选出最好、最暖和、最省煤的炉子!我们既要欢迎京城来的专家同志,不远千里送来宝贵的技术和经验,也要鼓励我们本地的年轻同志,敢於亮剑,敢於比拼……”
他讲得口沫横飞,台下的群眾却有些不耐烦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声压都压不住。
“这周政委咋恁多话,快开始吧,俺们都等著看苏组长的炉子呢!”
“就是,我可听说了,是这个周政委看不起苏组长,非要搞这么一出,这不是明摆著欺负人嘛!”
“嘘……小点声!领导在上面呢!”
李秀梅站在人群前排,紧张地攥著手,嘴里不停地念叨:“苏妹子可千万要贏啊,一定要爭这口气!”
周怀安显然也听到了台下的议论,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
“好!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我宣布,技术交流公开赛,现在开始!首先,有请京城专家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话音刚落,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四个年轻力壮的工人,嘿哟嘿哟地喊著號子,將一个庞然大物抬上了高台。
那是一个高达两米的大傢伙,炉身用崭新的钢板包裹,打磨得鋥光瓦亮,在高原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巨大的炉膛,粗壮的烟囱,每一个部件都透著一股子重工业的力量感,看起来就威力十足。
“嚯!这傢伙可真够大的!”
“看著就带劲!跟个小炮弹似的!肯定暖和!”
一些不懂行的战士们发出了阵阵惊呼。
高栋樑背著手,慢悠悠地走上台,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他拿起铁皮喇叭,用一种教导的口吻说道:
“同志们,我们这个炉子,是严格按照最新的热力学原理设计的。你们看,这个加大的炉膛,可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还有这几圈散热片,我们称之为『矩阵式增压散热系统』,可以最大化地提升热交换效率!这才是科学!这才是技术!”
他一番话说得台下许多人云里雾里,但都觉得高深厉害。
隨著他一声令下,助手立刻点火。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只听“呼”的一声,熊熊的火焰从炉膛里窜了出来,滚滚的热浪瞬间扑面而来,让前排的观眾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
高栋樑看著台下眾人敬畏的表情,满意地笑了,目光若有若无地瞥向了苏棠团队的方向,充满了轻蔑。
“好!感谢专家组的精彩展示!”周怀安带头鼓掌,然后高声喊道,“接下来,有请我们军区的项目组,展示他们的聚热循环炉!”
掌声明显比刚才更热烈了。
在万眾瞩目中,耿向东和林凡两个人,轻轻鬆鬆地就把他们的炉子抬上了台。
和专家组那个庞然大物比起来,苏棠的炉子简直像个不起眼的丑小鸭。
只有半人高,通体漆黑,外形朴实无华,甚至因为紧凑的设计显得有些矮小。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这……这也太小了吧?能行吗?”
“跟人家的一比,跟个铁疙瘩似的,看著就没劲儿啊。”
高栋樑和他身后的专家团队更是直接发出了毫不掩饰的嗤笑声。
“呵呵,我就说吧,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一个年轻专家撇著嘴,低声对高栋樑说。
高栋樑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那神情仿佛在看一场註定失败的闹剧。
林凡的脸涨得通红,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炉子前,划著名了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伸进了炉膛。
然而,预想中的火焰没有燃起,只有一股呛人的黑烟“噗”地一下冒了出来,熏得林凡连连后退,咳嗽不止。
一次点火,失败。
现场顿时一片譁然。
“怎么回事?点不著?”
“哎呀,这可咋办啊!”支持苏棠的军嫂们一下子就急了,李秀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凡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看了一眼台下脸色已经沉下去的耿向东,又看了一眼不远处始终平静的苏棠,咬了咬牙,再次划著名一根火柴。
这一次,他把引火的木柴堆得更用心了。
可结果还是一样。
“噗!”
更浓、更呛人的黑烟冒了出来,隨风飘散,一股子潮湿发霉的怪味瀰漫在空气中。
“哈哈哈哈!”专家组那边,有人已经忍不住大笑出声。
高栋樑抱著胳膊,脸上满是讥讽:“连火都点不著,这就是你们废寢忘食搞出来的成果?简直是胡闹!”
林凡的脸已经白了,手都开始发抖。
他不敢相信,明明在车间里测试得好好的,怎么一到这关键时候就掉链子?他慌乱地又试了第三次。
结果,依旧是失败。
这一下,全场都炸开了锅。质疑声,嘆息声,嘲笑声,混成一片。
“完了完了,这下可丟人丟大了!”
“我就说嘛,人家京城来的专家,还能比不过一个年轻女同志?”
“唉,白替她担心了……”
耿向东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已经成了猪肝色,他死死地盯著那个不断冒黑烟的炉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陈雪更是急得眼圈都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就在这时,周怀安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猛地站起身,从评委席走到台前,脸上带著痛心疾首的表情,对著铁皮喇叭大声说道:“同志们!静一静!静一静!”
他环视全场,用一种沉痛的语气说:
“比赛的结果,我想大家已经看到了。我理解我们年轻同志想要为军区做贡献的热情,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是要有科学严谨的態度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年轻同志,確实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锻炼!为了不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我宣布,本次技术……”
他想直接宣布比赛结果,把“失败”这顶帽子,死死地扣在苏棠的头上。
“等一下。”